传统杂技节目的生命在于发展创新

2011-06-08 07:13蔡欣
青年文学家 2011年2期
关键词:杂技创新

蔡欣

摘 要:借鉴、创新、发展是中幡节目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应该既保持民族特点,进一步改革道具,不断提高技巧难度,切实做到与时俱进。

关键词:杂技,创新,齐齐哈尔马戏团

“中幡”是我国“百戏”中的一个传统项目。解放前在北京天桥以及各地盛大庙会上;都有“幡会”、“幡行”所组织的中幡表演。清代的《走会图》生动地记录了表演舞中幡的热闹场面:“一位威武有力的练家手托二丈五尺长的大竹竿,直挂一幅巨大的旗帜,上面写“万寿无疆”大字,作为整个行列队伍的标志。“舞中幡”的主要动作是把“幡”高高抛起,长竿总是垂直落下,艺人以头额、鼻梁、后脑、手肘、膝盖等部位去承接,竿顶上装有响铃,发出声响。每当走会大队经过街心牌坊时,因“幡”比牌坊门洞高,有素养的持幡力士多数不肯横幡穿过,而是将“幡”有力抛起,使其从牌坊上面越过,自己从门下快速穿过,然后稳稳接住,这一万人争睹的动作雄健豪放,令人赞叹,故有“中幡不怕过牌楼”的谚语。

据记载 ;1928年北平白云观的中幡上有8个“挂幡旗”,幡旗的三周边有火沿,幡顶插着三角旗。1936年,河南安阳观台镇演出的“山东济宁州孔氏中幡”,动作有“左右盘肘”、“左右担肩”、“上膝盖”、“上头顶”、“孙膑下山”等。“孙膑下山”的表演是,将“中幡”由头部逐次颠落至后背,直至尾椎骨上停住,“中幡”竖在那里,艺人躬腰张背向前扭着行走,“中幡”摇晃而不倒,江湖人称“老虎大绞尾”。

北平天桥的撂地场中,民国初年既有河北保定人来此“耍中幡”。这人便是王小辫,他是天桥耍中幡的鼻祖。后来传艺给宝善林,师徒二人久占天桥。道具是一根长毛竹竿,竿端有幡伞,伞端有两串三角小旗,伞四周挂着一些小铃铛,伞下挂着一条上写“晃动乾坤”4个大字的长幡旗,旗周边镶着火沿。表演的技巧有“朝天一炷香”、“霸王举鼎”、“浪子踢球”及“老虎大绞尾”等,以稳、准、脆、帅而明噪天桥。

二战前的“吴桥兴旺马戏团”、“长胜刀山班”都有“舞中幡”的表演。

解放后,由于诸多原因,这个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节目逐渐失传。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来临,“舞中幡”这个节目在国内众多老艺术家们的努力挖掘下,才得以重现光明,并被移植于现代的杂技舞台上。其中的先行者就是享誉国内外的齐齐哈尔马戏团,他们表演的“舞中幡”始创于1978年,经过近10年的刻苦探索,终于使该节目参加了1987年第二届全国杂技比赛。这也是此项节目第一次参加国家级大赛,也应该说是“舞中幡”的一次质的飞跃。之后;齐齐哈尔马戏团表演的“舞中幡”又相继参加了“首届中国艺术节”、“首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第三届全国杂技大赛东北區赛”、“第三届全国杂技比赛首场开幕”、“文化部南开杯广场艺术大赛”、“第19届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杂技大赛”。

齐齐哈尔马戏团的“舞中幡”节目也由传统的二人一幡,二人双幡,四人四幡,发展到八人八幡以上的群幡表演。表演形式的变化促进了技巧的滚动提升。在“滚龙幡”、“踢幡过顶落后腰”等动作的基础上有发展了“带幡前抱”、“带幡后提”、“后传脑件儿”、“脑件儿砸脖反脑件儿”、“勾脖上顶、转肩云里翻”、“6人罗汉造型”等比较高难的动作,使原本古色古香的节目由单纯的力量型;转化为“力、技、美“合一的新形式。

纵观齐齐哈尔马戏团马戏团“舞中幡“的发展过程,所以能一跃再跃,因为他们有一种探索、求实、创新的精神。首先;他们大胆地改革了表演形式,将大量的静止动作变化为动静合一。把大量的”毯子功“和”翻跳“融合于幡的抛接之中,使单纯的力量型节目在技巧上有了层次的突破。

其次;在道具的改革上下功夫,中幡高7米,重达50余斤,这阻碍了新技巧的突破。他们经过反复研制,在道具的材质和制作方法上下功夫,在保证中幡外形不变的情况下,还能减低中幡的重量,因此“带幡前抱“、”脑件砸脖“等一些高难动作才能练成。

实践证明,传统杂技节目的生命在于创新。自第二届全国杂技比赛齐齐哈尔马戏团的“舞中幡“首次亮相后,全国众多兄弟剧团都恢复了此项节目的训练。到第三、四、五届的全国杂技比赛时;长春、沧州、北京等一些杂技团体都有此类节目参赛。一个沉睡于艺术宝库数百年的传统节目,一经挖掘就迅速突起,这个根本变化就在于“舞中幡”不再是一个纯力量型的“大星活”了!

实践证明,由于表演由于表演形式的变化产生了许多新的技巧。例如“带幡前抱”这个动作是借鉴于京剧武行的出场,但京剧武行出场翻上手持的刀枪,长不过2米、重不过5斤。空翻是对演员的影响不大,而在“中幡”表演时空翻过程中既要保持“幡”的平衡,又要随着身体转动3600,完成这个动作不仅需要力量,而且更需要技巧。

“中幡”作为一个传统杂技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只单纯完成技术的改造是不够的。怎样使它在技术不断地精益求精的基础上赋予时代感,这又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技巧的提高能使一个节目发生质的变化,但是,它是否能够取得社会不同层次观众的认同,这要取决于这个节目是否能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我们认为今用就是指传统的东西要生存,要发展就要适应当前这个改革开放的形势。就要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反映时代精神。传统节目中幡的发展如果只注重技巧的提高而忽略了同时代精神这个大问题,将会落伍于社会的发展,将会再次被淘汰。

借鉴、创新、发展是中幡节目发展的必然规律。在当今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怎样使中幡这一具有民族特色,古老传统节目发展更有后劲?结合我们多年来的实践,我们感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既保持民族特点,进一步改革道具,不断提高技巧难度,切实做到与时俱进。谁掌握上述这方面并有所提高,谁就会有所突破。一个传统节目既要保持民族特点,又要在技巧上有重大突破,而且能跟上形势,反映时代精神。这是中幡节目发展所面临的抉择。这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一个有生命的节目才会不断的发展,这是我们在实践中深有体会的一点。我们希望中幡节目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更加红火,有一个更大的飞跃。

猜你喜欢
杂技创新
高空杂技
海上杂技大师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老鼠演杂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