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原音乐文化与河南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相结合的优势

2011-06-08 07:13王风雷
青年文学家 2011年2期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结合河南省

王风雷

摘 要:随之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地域音乐文化的相关内容也逐渐走进高校课堂。河南省拥有丰富的中原音乐文化资源,我们是否可以将这一内容贯穿到河南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去呢?本文就将重点探讨二者结合的优势。

关键词:中原音乐文化 河南省 高校音乐教育 结合 优势

一、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简述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重视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以来,我们普遍采用的是以艺术与美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艺术欣赏为主要手段,以艺术创造力为最高形态这一系列方式方法进行艺术教学。但一些高校在普及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较多的强调了单纯的“音乐”教育,而没有重视了这门课程开设的真正文化意义与价值;一些高校较多的是在进行中国外国一锅端式的教学,而没有重视对我们本民族音乐文化血脉传统的发展与传习;有一些高校更多的是简单的音乐技巧、技能的训练,而没有重视大学生这个学习群体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及其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能力。

二、论点的提出

美国文化学家克鲁伯曾经说过:“文化是一种架构,包括各种内隐或外显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系统习得或传递,文化的核心信息来自历史传统,文化具有清晰的、内在的结构或层面,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必须承认,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在某一历史时段是具有同步性的,但今天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却并不单纯的意味着人类文化发展同样要“趋同化”和“一体化”。相反,在日益变化的世界里,人类更需要拥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取向的自主性,这正是不同民族之间文明协调发展和各种文化相互之间对话、交流、融合的基础。作为中原音乐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的河南省,是否可以在坚持上述原则或者理念的基础上,把更多的地域文化成分融入音乐教育之中,把中原音乐文化的广博内涵与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以音乐教育为点,向各个学科领域发散开来,同时利用河南省丰富的非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完成一种不同于单纯艺术创造的跨学科创造与学科交叉的碰撞,以期寻求一条独特的音乐教学之路呢?

三、中原音乐文化与河南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相结合的优势所在

1.地理位置

我们知道,“中原”与河南省、黄河中下游地区具有几乎统一的地源关系,是同一地域在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不同概念下的不同体现。中原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遗产,研究和开发这一文化资源,对于丰富中华文化宝库,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强化华夏文明的感召和纽带作用,形成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相结合的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的伦理道德体系,推进我们国家所提倡的“以德治国”的口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在黄河文化基础上把中原与河南省的地源性等同起来,并将这种地源优势发挥到极致用。例如,安阳濮阳地区高校可以进行“殷墟出土乐器”及其相关音乐文化的研究、南阳地区高校可以对汉画像石中的音乐内涵进行研究等等。这种地理优势也将转化为多种优势的综合作用——历史资源、人才资源、文物资源、文本资料以及各种隐形资源都将同时形成合力,使教学在深度、广度、精确度和后续实施等方面拥有很大动力,以保证教学效果。

独有的地理优势将使我们的音乐文化教学以及后续外延性活动的开展变得非常便利,为中原音乐文化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前提。

2.中华民族文化的广泛认同感

中华民族是以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为主体发展分布开来的,海外华人的祖根在中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华夏儿女从中原出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河南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也是华人姓氏的主要发祥地。史载太昊伏羲氏的居住中心在今河南淮阳一带,距今已有四五千年。中外华人公认炎黄二帝为始祖,自称为炎黄子孙,而炎黄二帝就长期在中原地区活动,黄帝所居住的轩辕丘就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北。据有关专家考证,中国人古今使用的姓氏有8155个,其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500個,占五分之一。按人口多少排出的全国100个大姓中,有73姓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

文化是人的精神家园,是民族之根。有位学者曾经深刻的指出,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生活的依靠,是中国人生活的方式、观念和主张。如果失去,我们在精神上将无所依靠。中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一支,而黄河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文化,这就使中原音乐文化在所有中国人心目中具有了广泛的认同感,民族意识的归属。现在,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侨华人回到祖国寻根祭祖,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把河南作为了自己寻根历程的第一站,这充分说明了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在海外华人心目中的地位。音乐教育要发生在学校教育的语境之中,通过现代教学来实现,中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相比,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随着国家教育政策向高校教育的倾斜,大学生入学数量的年年增长,招生范围的不断扩大,大学教育也正在由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由“博雅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型。占多数的河南籍学生和相对占少数的外省籍学生由于共同的民族心理,对中原音乐文化的认同与接受是自然而然的。同时,在这种对民族文化广泛认同的基础上,各地学生学习、了解、认识中原音乐文化,同时用另外一种相关的地域文化的视角来理解中原音乐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框架之下形成各个分支文化的横向学习和比较,从而追寻其纵向的关系。

这种中华民族广泛具有的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向往与追求,为我们在河南省普通高校中顺利实施中原音乐文化教学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强大保证。

3、实现中原崛起的历史发展大环境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经济已经得到了极大发展,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水平已经基本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但1978年至今,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远远落后于东部,近年来甚至落后于西部,这种中部塌陷已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经过了20多年的寂寞和近几年的酝酿,国家将“中部崛起”列入了十一五规划。2003年7月召开的中共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议》,第一次以省委全会的名义和全会决议的形式,正式提出“实现中原崛起”,这是对国家“中部崛起”思想在河南省的具体体现。而从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来说,我们应该体味到今天的经济来源于昨天文化的弘扬,今天的文化又孕育着明天的经济。在以经济为龙头的全面崛起中,河南省在文化资源方面有巨大优势,如何整合河南省的文化资源并使其在中原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与实现突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也为河南省普通高校教育开拓了新的思路,指引了新的方向。

实现中原崛起的历史发展大环境为我们在河南省普通高校中进行中原音乐文化教育提供了契机,也是一种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

四、综述

综上所述,将中原音乐文化与河南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工作做一结合并开展是切实可行的。可以说,这既是对本民族本地域音乐文化的一种普及、研习与传扬,也是对高校音乐教育新方式、新方法、新内容、新思路的一种探索。应该强调的是,将中原音乐文化作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是对其他地域音乐文化以及西方音乐文化的抛弃,它需要通过其他音乐文化的教学工作作为辅助。二者不是对立的,是辩证统一的。

参考文献:

[1]杨力、宋尽贤主编:《学校艺术教育史》[M],海南出版社, 2002年1月版,第131页

[2]维和:《高校课程的变化与特点》[J],《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第68页

猜你喜欢
高校音乐教育结合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探索
基于MOOC的高校音乐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析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高校音乐教育与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