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合作学习

2011-06-08 07:13郁俊利黄汝怀
青年文学家 2011年2期
关键词:分组同学英语

郁俊利 黄汝怀

摘 要:本文对合作学习进行了理论阐述,进而结合了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合作学习

作者简介:

郁俊利(1986-),女,山东临沂人,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

黄汝怀(1983-),男,山东成武人,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

1.合作学习及其应用

合作学习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合作学习是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小组的形式完成共同的任务,以小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为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了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中来,积累了教学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不光在中小学甚至于很多高校英语课堂中都采用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通常要求学生2-6人一组,围绕学习任务进行语言活动:对话,角色扮演,操练语言知识,发表个人见解,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虽然,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课堂气氛热烈,但是,很多时候热热闹闹一节课之后,学生却一无所获。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呢?笔者通过对理论的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合作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就如何解决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2.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分组不合理

很多大学英语的课堂上,老师会根据就近原则把座位临近的同学分为一个小组。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与自己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学在一起进行练习。 虽然这种分组形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活动时不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长时间的合作,不利于学生灵感的迸发。时间一长,学生积极性就会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来讲,从“建立小组”开始,有些学生就会自觉地把影响小组成绩的同学排斥在外,防止差生影响自己小组的成绩。

(2)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掌控不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对其了解还不够全面,对其实质缺乏深刻的认识,因而在合作学习中没有正确有力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使之在实践中走了样,造成了表面看是“合作”,实质只是“合组”的现象。例如,在一节精读课上,老师让大家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并回答问题。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上看似是在激烈的讨论,实则有个别同学开小差,没有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再如,为了节约时间,合作学习课堂中,有的老师给出了详细的步骤方便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每一步都帮助同学们设计好了,相当于教师指导着学生照着剧本演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上都是老师在合作学习中掌控不力的例子。

(3)合作学习过程中缺乏合作意识

小组活动应该是各成员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完成任务和分享讨论成果。但在实际教学中,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参与的机会明显比基础差的同学要多。小组讨论时,一些学习好的同学成为了小组的“权威”,只关注自己的发言机会,不善于倾听,瞧不起学习差的同学;而差生也因为怕丢面子而不愿意参与合作,习惯当听众,很少甚至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很少以至于课堂上出现了“优生表现,众人旁观”的现象。

(4)评价机制不合理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竞争意识,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改变传统英语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从而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但就操作层面来讲,课堂上,教师会要求大家进行讨论是用英语,但由于词汇量及表达能力的限制,会有学生趁老师不注意时干脆用中文进行讨论,最后请组内英语水平最好的学生进行汇报。课堂气氛虽然热热闹闹,但效果是不理想的。教师只注重讨论结果,不注重讨论进程及对个体的关注,使得讨论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

3.解决问题的策略

(1)首先,分组应遵循“以优带差,以优促差,组际竞争”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其次,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在分组时要考虑小组成员的动态性,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2)教师要深入研究与探索合作学习的实质。要把合作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师生交往的教学方式,还是一种资源共享,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合作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文化修养决定了他能否及时挖掘学生潜能,成为一名聪明的“合作者”。教师要使自己对教学充满激情,在相关领域有所涉足,成为一个博学者;对工作认真负责,工作细致入微成为一名“好管家”;同时还要把握好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共同学习的合作者。

(3)合作学习中,要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课堂上的学生只有个性差异之分,没有优劣高下之分。不能仅仅对小组集体的成绩进行评价,而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共同运用的机制,利用组内成员自评和互评、组间互评、师生合作评价等多种评价角度来对合作学习活动进行评估,这样的评价制度可以促进学生更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调动每位组员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依赖别人的思想和霸权主义,引导合作学习向深广的方向发展。

正如布鲁纳所说,“教师需要具备一系列的策略才能满足课程、教学和评价对其的要求,因为没有一种策略在任何时候都适应于所有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实践中总结经验,反思教学,有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成为聪明的“合作者”。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人民教育,2004.1。

[2]温建兰:合作学习在综合英语课程的应用[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4)。

[3]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

猜你喜欢
分组同学英语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分组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