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料试验研究

2011-06-12 09:22王怡平
水力发电 2011年11期
关键词:极限值包络线渗透系数

蔡 楠,王怡平

(1.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0;2.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0)

积石峡水电站工程坝体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1 861.00 m,防浪墙顶高程1 862.20 m,坝顶长度为322 m,最大坝高101 m。根据工程需要,对坝料进行了试验研究,以确定其垫层料、过渡料的渗透系数,验证垫层料、过渡料之间的过渡关系;实测垫层料、过渡料在试验条件下不发生破坏的渗透比降极限值。

1 试 验

1.1 方法

试验采用自主研发的粗粒料大型高压渗透仪进行试验,仪器设计最大水头100 m(经协商依约定本次试验最大水头按80 m进行),试验流量0~2 000 cm3/s,试验料最大粒径200 mm,采用高压水泵加压,压力恒定设备稳定压力,保证试验压力类似水库运行压力变化。试验模拟水库运行时坝料中水流方向,采用逐级加压方法,垫层料、过渡料单独试验时,坝料水流出口保护采用粒径90~110 mm卵石作为保护料,垫层料与过渡料层间关系试验自上而下依次为垫层料→过渡料→过渡料出口保护料(粒径 90~110 mm 卵石)。

1.2 试验料制备

(1)垫层料、过渡料在料场现场制备送至实验室,凉晒、颗粒分析后直接进行试验,不需制样。

(2)垫层料、过渡料层间关系试验料采用工程料场试验资料中颗粒分析包络线 (见图1)级配,制备时将试验料按不同粒径等级筛分后单独存放,由包络线上查出各自的粒径含量百分率,根据每次试验用料量反算出各级料重,逐级称量参配后进行试验。

图1 垫层料、过渡料包络线颗粒分析曲线

1.3 渗透试验

垫层料设计干密度2.33 g/cm3,过渡料设计干密度2.31 g/cm3,包络线级配料层间关系按要求垫层料采用上包线,设计干密度2.33 g/cm3;过渡料采用下包线,设计干密度2.31 g/cm3。依据试验装料直径和试样高度求得装料体积,乘以设计干密度,称取试验所需料总量,洒水搅拌,洒水量为2%~5%,分层装入试验仪器并击实至设计高度。饱和完成后进行加压试验,压力一般分10、20、40、60、80 m水头进行。试验成果中比降为水头与试验料厚度的比值j=p/h,渗透系数为单位比降下水流流速k=v/j。

2 成果分析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料的试验成果见表1~3。

表1 垫层料渗透试验成果汇总

表2 过渡料渗透试验成果汇总

表3 包络线料渗透试验成果汇总

依据上述成果,结合试验过程依次分析如下:

垫层料ⅡA2。在水压由60 m加至80 m的试验过程中,除渗透流量增大外,流量波动较大,渗流水严重浑浊,试验料自身内部结构调整,产生明显渗透变形。因此,应以低一级试验压力时的比降作为渗透比降极限值,工程应用中不考虑安全系数时的比降极限值不应大于140。

垫层料ⅡA3。试验过程一切正常,试验料未见破坏。

过渡料ⅢA1。在水压从40 m加至60 m的试验过程中,渗透流量波动较大,渗流水浑浊,试验料产生渗透变形,自身内部结构调整。试验结束后,在坝料表面发现4处直径2~3 cm的漏斗状渗透破坏点,表明该料在试验条件下已产生渗透破坏。因而,应以产生渗透变形低一级试验压力时的比降作为渗透比降极限值,工程应用中不考虑安全系数时的比降极限值应不大于75。

过渡料ⅢA2。试验过程一切正常,试验料未见破坏。

过渡料ⅢA3。大部分试验过程一切正常,试验临近结束、水压加至最大压力时,渗透系数明显下降,同样显示试验料自身结构产生调整,透水性下降。为此,应以低一级试验压力时的比降作为渗透比降极限值,工程应用中不考虑安全系数时的比降极限值应不大于110。

包络线层间关系试验1。垫层料承受最大水头83.3 m,试验过程一切正常,试验料未见破坏。过渡料承受最大水头0.5 m。

包络线层间关系试验2。垫层料承受最大水头80.6 m,过渡料承受最大水头0.7 m。在水压从20 m加至40 m的试验过程中,渗透流量波动较大,渗流水浑浊,测压表指示震荡,说明试验料产生渗透变形,自身内部结构调整,应以低一级试验压力时的比降作为渗透比降极限值,工程应用中不考虑安全系数时的比降极限值应不大于140。

包络线层间关系试验3。垫层料承受最大水头81.7 m,试验过程一切正常,试验料未见破坏,过渡料承受最大水头0.5 m。

3 结论

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试验垫层料渗透系数在 1.2×10-4~3.2×10-5之间。过渡料渗透系数为 1.7×10-3~1.5×10-4,垫层料上包络线级配料渗透系数在 1.7×10-4~2.7×10-5之间。过渡料下包络线级配料未专门进行渗透试验,层间关系试验中过渡料承受水压极低,渗透系数仅供参考,过渡料下包络线级配料渗透系数在 1.9×10-2~7.7×10-3之间。在试验条件下,试验垫层料比降极限值应不大于140,过渡料比降极限应不大于75。

猜你喜欢
极限值包络线渗透系数
基于ISO 14692 标准的玻璃钢管道应力分析
基于Origin的渗透系数衰减方程在地热水回灌中的应用
由椭圆张角为直角的弦所在直线形成的“包络”
抛体的包络线方程的推导
多元函数微分学中的一个注记
一种用于故障隔离的参数区间包络线计算方法
多孔材料水渗透系数预测的随机行走法
输水渠防渗墙及基岩渗透系数敏感性分析
一种速解方法
对称空间中满足弱压缩条件及公共极限值域性质的4个非自映射不动点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