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繁殖力小尾寒羊核心群后代羔羊早期生长发育研究

2011-06-14 02:14杨宇泽薛振华魏荣贵刑九明张进涛王以君孟丹娜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小尾寒羊体长B型

杨宇泽,肖 炜,薛振华,魏荣贵,刑九明,张进涛,王以君,孟丹娜,云 鹏

(1.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北京 100107;2.北京盛世富民清真有限责任公司)

小尾寒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绵羊品种,以高繁殖力而著称,平均产活羔数为2.61只[1]。北京郊区主要母本品种为小尾寒羊,2007—2010年,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有关研究人员检测了京郊地区小尾寒羊BMPR-IB基因多态性,并根据BMPR-IB基因编码区Q249R的突变对小尾寒羊个体进行了分型,同时选择BB型、B+型和++型公母羊组建了小尾寒羊高繁殖力核心群,为了解核心群后代不同BMPR-IB基因型羔羊的生长发育情况,本研究重点开展了小尾寒羊高繁殖力核心群后代个体不同BMPR-IB基因型羔羊生长性能测定工作,以研究小尾寒羊高繁殖力核心群的选育效果及不同BMPR-IB基因型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为BMPR-IB基因在小尾寒羊纯繁选育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羊群 本试验于2009年10月—2010年4月在北京盛世富民清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试验羔羊均来自小尾寒羊高繁殖力核心群后代,在该核心群中(n=227)检测到BMPR-IB基因有3种基因型,其中随机抽取了具有测定记录的BB、B+和++三种基因型个体数分别为17、39和16只。

1.2 饲养管理 羔羊从出生到6月龄为全舍饲,羊舍为暖棚对列开放式。羔羊分组分栏管理,因母乳较充足,10 d左右进行隔栏补饲。精料采取分阶段补饲法:第1阶段为出生到断奶(75日龄),饲喂开食料;第2阶段为75日龄到180日龄,饲喂育肥料。详见表1。精料每天分2次定时(6:30和14:30)饲喂,粗饲料为混合优质青干草,均为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表1 羔羊精料配方及营养水平%

1.3 生长性能测定指标与方法 羔羊分别在出生、75、90、120、150和180日龄进行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的测定。

1.4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用SPSS 16.0软件和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显著用LSD法做多重比较,表中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BMPR-IB基因型羔羊早期体重相对生长分析 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核心群后代不同BMPR-IB基因型羔羊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初生、断奶(75日龄)、90、120、150、180 日龄时的体重,计算不同时期内日增重。由表2可知:3种基因型羔羊初生重无显著差异(P>0.05);断奶期3种基因型羔羊的日增重均在190 g以上,BB 型略高,但三者均差异不显著(P>0.05);180日龄日增重均在140 g以上,和断奶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但3个群体间无差异。从图1可以明显看出,断奶~180日龄,3种基因型羔羊的日增重无差异,但是群体内相对生长速度明显下降,日增重降幅达26.32%。

图1 不同基因型羔羊不同日龄日增重比较

表2 羔羊初生重及不同阶段各群体日增重比较

表3 小尾寒羊不同基因型群体体高比较cm

2.2 不同BMPR-IB基因型羔羊群体体高比较 由表3可知,BB和B+型公羊在断奶~120日龄期间的体高均明显高于++型,且差异极显著(P<0.01),150日龄后这种差异消失;断奶时B+型母羊体高最高,达到60cm以上,与BB、++型母羊相比高3cm左右,且差异极显著(P<0.01),此后差异消失。综合表明,从断奶~180日龄,B+型公母羊体高绝对生长相对最快,BB型次之,++型最慢。

2.3 不同BMPR-IB基因型羔羊群体体长比较 由表4可知,断奶时B+型公羊的体长为56.60cm,比BB型长4.93cm,比++型长 6.00cm,且差异极显著(P<0.01);90日龄以后,B+和BB型体长差异消失,但直到180日龄时B+型公羊体长仍比++型长3.05cm,且差异显著(P<0.05)。3种基因型母羊体长相比,断奶~90日龄,B+型体长明显高于 BB与++型,且差异极显著(P<0.01);BB型与++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90日龄后差异消失。综合表明,3种基因型公母羊的早期体长生长发育,以B+型最快。

2.4 不同BMPR-IB基因型羔羊群体胸围比较分析 由表5可知,小尾寒羊公羊3种基因型在断奶时胸围大小顺序为 B+>BB>++,B+型与 BB、++型相比分别长 2.33cm 和5.19cm,B+型与++型间差异极显著(P<0.01);断奶后到120日龄,差异消失,但120日龄以后,B+型公羊的胸围始终最大。母羊也是B+型最大,在断奶时和BB型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BB型和++型差异不显著(P>0.05)。

表4 小尾寒羊不同基因型早期体长比较cm

表5 小尾寒羊不同基因型胸围比较cm

2.5 不同BMPR-IB基因型羔羊群体管围比较 由表6可知,断奶到180日龄,BB、B+、++型公羊的管围分别增长了0.64、0.18和0.79cm;180日龄时 BB型公羊管围最大;B+型母羊的管围始终最大,且在断奶时,B+型与BB和++型相比差异显著(P<0.05),断奶到 180日龄,BB 、B+、++型母羊管围分别增长了0.65、0.48和0.80cm。综合表明,以++型小尾寒羊管围增长幅度最大。

表6 小尾寒羊不同基因型管围比较cm

3 讨论

国外有研究表明,FecB基因影响胚胎的重量和发育过程,BMPR-IB基因BB基因型对羔羊早期的生长有不利影响,在妊娠的大多数时期,携带B等位基因(BB和B+型)的胚胎比不携带B等位基因(++)型胚胎重量较轻且体长相对较短[2]。国内崔绪奎等[3]对杜×寒杂交肉羊的不同基因型测定发现,B+基因型母羔初生体重、体尺和3月龄断奶体重均极显著小于++基因型母羔(P<0.01),B+基因型公羔初生及3月龄断奶体重、体尺都小于++基因型公羔(P>0.05);管峰等(2005)对中国美利奴羊的研究发现,BB/B+基因型绵羊比++基因型绵羊在90日龄生长快。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不同绵羊品种、不同年龄发育阶段、体内外环境及饲养管理有关。

本研究中,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小尾寒羊3种基因型的初生重无显著差异(P>0.05);180日龄前,不同基因型之间羔羊的生长速度也无差异。另外在对不同BMPR-IB基因型小尾寒羊分性别分析各体尺指标时发现:小尾寒羊++型公羊管围指标的增长幅度最大,BB型母羊的体高、体长、胸围增幅最大;但从断奶~180日龄,B+型小尾寒羊后代公母羊体高、体长、胸围的绝对生长相对最快。

4 结论

在小尾寒羊高繁殖力后代核心群中,B+型小尾寒羊生长发育最快。建议在北京地区小尾寒羊选育中,优先考虑B+型作为留种群体,并在早期快速生长阶段加强饲养管理。

[1]《中国羊品种志》编写组.中国羊品种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0-52.

[2]McNatty K P,Smith P,Hudson N L,et al.Development of the sheep ovary during fetal and early neonatal life and the effect of fecundity genes[J].J Reprod Fertil Suppl,1995,49:123-135.

[3]崔绪奎,王金文,王德芹,等.FecB基因对杜×寒杂交肉羊产羔数及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8:98-100.

[4]储明星,张宝云,王凭青,等.绵羊微卫星OarJL36和FecB基因的多态及连锁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6):2133-2141.

[5]柳淑芳,姜运良,杜立新.BMPR-IB和BMP15基因作为小尾寒羊多胎性能候选基因的研究[J].遗传学报,2003,30(8):755-760.

[6]魏云霞,姚军,王宝全,等.甘肃高山细毛羊血红蛋白多态性及其与主要经济性状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0,20(3):18-19.

[7]Souza C J,MacDougall C,Campbell B K,et al.The Booroola(FecB)phenotype is associated with a mutation in the bone morphogenetic receptor type 1B (BMPR-IB)gene[J].Journal of Endocrinology,2001,169(2):R1-R6.

[8]师守堃.动物育种学总论[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33-59.

[9]李玉阁.小尾寒羊羔羊最佳育肥期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1994(3):20.

猜你喜欢
小尾寒羊体长B型
脖子占体长一半的巨龙——新疆巨龙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小尾寒羊什么季节配种最好
验 血
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繁育生产性能分析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大白、长白达100 kg体重时体长校正公式的研究
小尾寒羊脑膜炎的分析与防治
海州湾及邻近海域大泷六线鱼的生长、死亡和最适开捕体长研究
《潜伏》等48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