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进东征”逐麦浪——诸城“麦客”的故事

2011-06-15 10:36徐春光
河北农机 2011年4期
关键词:高安跨区赵家

●徐春光

“西进东征”逐麦浪
——诸城“麦客”的故事

●徐春光

麦浪翻滚,麦香袭人,又到了小麦收获的季节。在享有龙乡美誉的山东省诸城市农村,依靠党的惠农政策富裕起来的麦客气顺、劲足、精神好,“夫妻车”、“父子车”、“家庭车”格外惹眼,已成为跨区作业农机手追捧的时尚,构成了“三夏”跨区麦收一道靓丽的新景观。

并肩作战——“夫妻车”

在今年诸城的农机跨区作业队伍中,有一个非常熟悉的车组,他们就是连续多年参加“南征北战”、“西进东征”跨区作业的高安清和他的妻子。这夫妻俩,被农机手称为“跨区作业夫妻车”。

说起高安清当上麦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2004年,高安清跟着本村一位机手到安徽省颖上县给农户收割麦子。因为机器好,收割速度快,还不浪费粮食,周边的不少农户抢着来预约。高安清负责量地、收工钱。那时候是40块钱一亩,高安清3天就帮着收了上万块钱。

看着机主乐呵呵的样子,高安清眼馋了。他琢磨着:这个机器厉害呀!赚钱快!照这个速度,两年挣回本钱来不成问题。这样的话,还不如来年自己也买一台,没准儿比他赚得还多。

说干就干,第二年春天高安清就申请农机补贴买下了自己的小麦联合收割机。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对机械的操作水平和熟悉程度不断提高,收割的小麦损失小,脱粒净,在农户中口碑不错,渐渐地高安清有了一些固定的客户。两年后,他和妻子一核算,不但本钱挣回来了,还大赚了一笔。精明的妻子看到这几年联合收割机逐年增多,驾驶员的价位也在不断攀升,原先雇一个驾驶员一天也就百十元,现在涨到200多元,还不算抽烟、食宿等开支。为了节省费用,妻子跟他商量说:“哎,你看,你要是雇人,还得给别人工钱。要不以后俺跟着你一块儿干,你开车,俺收钱,挣多少都是咱自己的。”从那以后,妻子陪着他转战南北。

“俺每年都跟着老公来河南跨区作业,今年已经是第六年了,别看俺是女的,一样能吃苦,干活一点也不比男的差,量地、收钱、打油、买配件全是俺的事,老公和另外雇的司机只管开车,俺都成了后勤部长啦!”妻子快人快语。

高安清靠农机赚了钱,但他没有忘记自己在困难时帮助他的众乡亲,他总毫不保留地把自己致富的经验介绍给别人,在他的鼓励和引导的带动下,周围一大批村民走上了农机致富路。“等麦收结束后,俺打算去农机部门申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走“集团作战’的路子。”谈起未来,高安清一脸的希望。

高安清很中意用“缘分”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跨区机收经历。在他眼里,一台收割机将他变成了一名机手,也揭开了他夫妻俩与机收的不解之缘。七年时间过去了,每到“三夏”时节,他都会驾驶“夫妻车”加入跨区作业大军,这既让他感受到了风餐宿露的辛苦与劳累,也为他带了财富和小小的“名气”,从中他体会到了别人很难体会到的快乐与成就感。

南征北战——“父子兵”

这里说的“父子兵”是诸城市贾悦镇的农机手马兆星和他的儿子马金伟。

父亲马兆星是当地有名的跨区作业能手,曾创造过当年购机当年赚回成本的纪录。在马兆星的影响下,儿子马金伟早早地就喜欢上了农机这一行当,虽然年龄小,通过几年来跟随父亲走南闯北,风里来、雨里去的锤炼,对跨区作业也非常在行。“父子兵”分工协作、配合默契,明显比单机户效率高、收割质量好,这不仅让被服务的粮农高兴,也令许多单机作业农机户羡慕不已。

马兆星机组的机具都是大型先进的农业机械,作业质量高。同时,马家父子给自己规定了收割小麦损失率不超过3%、破碎率不超过3%、含杂率不超过3%的标准。在跨区作业过程中,每到一地,父子俩都服从领队和当地农机部门的安排,偶尔由于机械故障出现作业质量问题时,他都主动提出赔偿。因此,他们的机组享有很高的声誉。

民间有“同行是冤家”的说法,马兆星却不以为然,他依靠农机跨区作业富裕了,但他不忘邻村的农机户。每年都有不少农机手跟着马家父子走南闯北进行跨区作业,父子俩都热心帮乡亲们检修机具,排除机具故障,解决纠纷,还自带一台跨区作业维修服务车专门为他的作业队服务。今年,他仿效“摩托化行军”机动方式,18台收割机全部采用物流托运,在最短时间内直达河南新野县参加机收会战,预计将实现创收超过60余万元。由于他的带动作用,贾悦镇联合收割机发展到350余台,成了该镇农机产业化创收的一大亮点,有120个农机户走上了致富路。

马金伟告诉笔者:“跨区作业虽然辛苦,但它是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和父亲靠着跨区作业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目前俺们家已经拥有农机资产70多万元。”。在马家“父子兵”的带动下,去年联合本村的农机手成立了“兆星农机专业合作社跨区作业队”,农机跨区作业实现了收益最大化、服务优良化、转移快速化。

今年4月,马兆星带领的兆星跨区作业队被山东省农机管理办公室命名为“明星农机跨区作业队”。马兆星说:“明星”二字给俺爷俩压力很大。既然是“明星服务队”,所作所为就要对得起这块牌子,不能给咱“明星作业队”抹黑。

马家父子是全国几十万“麦客”的代表,他们付出汗水,享受好政策,收获喜悦,也大大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程度。

收获自古多快乐,辛苦劳作最寻常。在阳光的照耀下,马兆星黝黑的脸庞上带着一丝狡黠和喜悦,眼睛里闪耀着对美好明天的企盼。

集团作战——“赵家军”

又到麦香沁脾的季节,赵佃相率领由他兄弟四人组成的“赵家军”机组,千里挺进鄂豫交界的大别山腹地,拉开了又一轮“南征北战、西进东征”跨区机收作业的序幕。

伴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领头雁”赵佃相在出征前接受了笔者采访。这个身材魁梧、做事干脆、声音洪亮的山东汉子骄傲地说:“你们来得正巧,我们马上就要启程奔赴南阳跨区作业了!”

赵佃相和“赵家军”机组数次被评为全国、省跨区作业先进个人、先进明星作业队,他的事迹多次被新闻媒体报道并写进《农机跨区作业指南》一书。多年来,在老大赵佃相的带领下,“赵家军”兄弟四人立足当地,辐射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开展跨区作业。据赵佃相介绍,他们不但拓展了跨区作业地区,从收获种类上从单一的小麦机收向玉米、大豆、水稻、薏米等作物延伸,同时还在跨区耕种和农田开发方面拿到了订单,形成了环形作业链,一年跨地区作业时间在5个月左右,年农机作业总收入达到70多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几年前赵佃相首次“驾机”走出家门,开始了跨区域作业。河南驻马店,安徽的临泉、肖县和省内的枣庄、临沂一带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当年收入近3万元,赚到了他跨区机收的第一桶金。首次出征,老赵就积累了不少跨区作业的经验,熟悉了安徽、江苏及鲁西南地区的小麦机收情况。

初战告捷,尝到甜头的赵佃相更坚定了做大跨区机收这块“蛋糕”的信心。随后的几年里,他联合家里的几个弟兄一起走上了跨区作业之路,并发展成为远近闻名以从事小麦跨区机收为主的“赵家军”。由于赵家兄弟能吃苦、脑子活、懂技术,收割的小麦损失小、脱粒净,因此“赵家军”很快就被评为了山东明星服务队。老赵家的“回头”客户也逐渐多了起来,河南、安徽的许多农民都愿意找他的队伍收割小麦。随着跨区作业市场格局的变化,赵佃相敏锐地觉察到,跨区作业急需提供全方位作业信息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经纪人”提供的配套服务。2004年省市农机部门根据农业部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出台了跨区作业中介组织管理办法,对中介组织进行了规范。赵佃相抓住时机,报名参加了诸城市组织的跨区作业中介组织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有关法律法规,组建了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组织,并取得了省市农机管理部门的资格认证。

“赵家军”连续5年到江苏、辽宁等地跨区机收水稻和大豆。去年麦收期间,赵佃相组织36台联合收割机先后到河南、安徽、苏北、鲁西南和胶东地区跨区机收小麦。“三秋”期间,又组织了23台联合收割机北上辽宁跨区机收大豆和水稻。今年“赵家军”小麦跨区作业机械达40余台,预计将实现收入150万元。

谈起以后的发展。老赵感慨地对笔者说:“今年政府加大了对大型机械的补助力度,我们的作业队又新购置了8台福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准备开拓东北跨区作业玉米机收这个大市场,不断拓宽跨区作业领域。”

山东省诸城市农业机械管理局 262200)

猜你喜欢
高安跨区赵家
卢诺冰剪纸作品选
高速公路工程计量与合同管理研究
赵家祥教授
Airport gate assignment problem wit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①
跨区取件的困扰
跨区基地化演习中医疗保障组的任务探讨
麦收时如何进行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
凤凰涅槃 再续辉煌——高安城乡广播“响起来”的做法与思考
出版名家:赵家壁
石家庄市提前做好跨区作业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