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模式之革新性研究——以《三维动画制作》火箭发射场景动画模块为例

2011-06-16 11:01李晓峰
科技视界 2011年26期
关键词:三维动画革新动画

李晓峰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 江苏 南京 211168)

1 研究的意义

纵观高职教育,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之中动画制作类课程开设的并不在少数。它作为一类要求知识点灵活运用,创造性很强的系列课程,旧的教学方法是:顺序教学,逐步串接,课程最后才向学生推出综合应用实例。这种教学方法不生动,实践性较弱,学生学习了新知识却忘了旧知识,极易造成“狗熊掰棒子”式的教学结果。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没有很好的被调动,更不要说体现出职业岗位需求了。因此,这里我所要探讨与研究的是:对于这类实施实践性教学要求较高的课程,以“项目”承载着教学的核心内容,“驱动”学生通过用 “做、学、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完成每一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群的教学互动,从而最终实现教学模式的革新。通过运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弥补了动画制作类课程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充分的激发,变“被动”为“主动”,于此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也必定会对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

1.1 “项目驱动”是教学模式革新的根本

“项目驱动”教学就是按照软件工程思想把某一工程项目展开并贯穿于整个教学,教学过程为师生互动过程,学生在项目研发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这样就使学生明白使用所学知识“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和“怎样做”。

表1 课程学习单元整体设计

项目驱动的实践,在下面对三维动画制作课程改革的研究中,就进行了实施。每一个知识点都与一个典型项目任务相对应。

1.2 革新是“做、学、教”的教学方法实现的保证

让学生先通过项目来实践,即“做”;个体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共性的知识点与个性的思考,然后带着问题,去自我解决,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学”,而且是个体的“自学”;问题通过自学途径解决,可能不彻底,或不系统,最后,师者的角色出现,对新的共性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教授,对个性的问题进行答疑,即“教”。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把启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放到首位,给学生以“无限的学习空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做、学、教”的教学方法的成功实施,根本的关键性问题是项目。

而对于动画制作类课程,每一个确立的“项目”就是来自于企业相应岗位的职能需求的量化。所以,教师选好课程的每一个项目,学生认真实践课程的每一个项目,都能够为逼真感受企业环境与氛围,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做稳固的保障。

2 革新思想

课程教学设计,在以“项目驱动”的实例中,以最为典型的项目任务为载体设置主题学习单元,每个主题学习单元的项目任务相互独立,都包含了完整的工作过程,但项目任务所突出的知识点难度是逐个递增的,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也逐级递进,这样能够逐步完成对整个课程核心内容的导入,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次培养学生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能力和“举一反三”的创造能力。在项目的设置上,实行“双线制”即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个规定项目,课外学生模仿课堂项目再完成一个自选项目。课余时间,学生也可以分组互评,逐步提高。

3 以三维动画制作课程中火箭发射场景动画模块为例的具体研究

遵循着“项目驱动性强”、“做、学、教一体化”的革新理念,对三维动画制作课程中火箭发射场景动画模块进行整体开发设计如表1。

总之,社会在发展中革新,高职教育在革新中发展,而其中要求知识灵活运用、创造性很强的动画制作课程也要实践着不断求创新,在创新中谋求新发展。

[1]创建国家骨干示范高职学院改革文件[S].

猜你喜欢
三维动画革新动画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中国水墨画在三维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继续努力,不断革新
我是动画迷
伝統の極みを吸収し大胆に革新 篆刻家 駱芃芃 氏
让三维动画走进幼儿语言教学
浅谈三维动画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