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治疗体会

2011-06-20 02:31张焰平汪胡根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6期
关键词:胆管炎梗阻性化脓性

汪 祺 张焰平 汪胡根 李 敏

(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消化内科 安徽 安庆 246003)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胆管疾病中最凶险的一种,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治疗不及时易发生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是胆管疾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治疗的首要问题是解除梗阻和减压引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以探讨最佳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AOSC诊断标准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住院患者共95例,其中男30例,女65例,年龄26~89岁,平均59岁。通过MRCP、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腹部超声等检查,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胆管扩张,其中胆管结石81例、胆管蛔虫1例、胆管恶性肿瘤及胰头癌累及胆总管下段13例。AOSC诊断标准[2]:发病急骤,病情严重,多需进行紧急减压引流;梗阻在肝外胆管、左或右肝管;出现休克,动脉收缩压<9.3kPa或有下列两项以上症状:①精神症状;②脉搏>120次/min;③体温>39℃或<36℃;④白细胞计数>20×109/L;⑤胆汁呈脓性伴胆管内压明显增高;⑥血培养阳性。

1.2 治疗方法 ①内镜治疗组:内镜治疗包括以下几种方法:鼻导管引流术(ENBD),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胆管塑料支架置入术(ERBD)和内镜下乳头开窗术。55例AOSC患者均成功进行ERCP。81例胆管结石患者中有17例发生结石嵌顿,采用针刀预切开后再行常规EST取石;38例采用导管导丝技术,胆管选择性造影后,行常规EST取石,其中19例留置鼻胆引流管;11例病情较重者则先行ENBD,其中6例病情稳定后行常规EST取石术,另5例高龄患者先行ERBD,分别于3个月、6个月后成功行EST取石。3例恶性肿瘤者行胆管支架置入术,1例胆管蛔虫即时取出。②手术治疗组:对于内镜治疗不成功、基础情况较好、梗阻原因为恶性疾病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包括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本组中11例为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17例为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7例为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加胆囊造口,胆总管空肠吻合10例。术后给予止血、补液、抗感染治疗和对症处理。药物治疗以控制感染、抗炎为主,并辅以改善微循环,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全身支持,对症等治疗。、抗生素强调联合应用(头孢三代、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及替硝唑等),必要时选用炭青酶烯类。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全部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P <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5例急性胆管炎患者完成内镜治疗,治疗成功率为87.27%,死亡2例,病死率为3.64%。死因为难治性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如心功能不全、ARDS、肾功能衰竭等。40例患者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72.50%,死亡7例,病死率17.50%,死因为严重腹腔感染、败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见表1、表2。

表1 AOSC患者各治疗组的转归(%)

表2 AOSC患者各观察组的治疗情况()

表2 AOSC患者各观察组的治疗情况()

分组 例数 黄疸消退时间(d) 白细胞正常时间(d) 体温正常时间(h) 腹痛缓解时间(d) 住院时间(d)内镜组 55 7.57 ±3.15 3.64 ±1.82 36.87 ±11.57 3.14 ±1.75>0.05 <0.01 <0.01 <0.01 <0.0115.32 ±4.75手术组 40 8.13 ±3.42 6.53 ±3.28 47.25 ±16.31 6.21 ±3.15 25.45 ±6.15 t 0.83 5.48 3.63 6.06 9.06 P

3 讨论

AOSC是由于胆管梗阻、胆汁淤滞产生细菌感染,胆管内压力增高导致胆管静脉返流而产生脓毒血症和休克,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极差,手术解除梗阻,通畅引流胆道是治疗AOSC的关键[3]。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剖腹行胆管减压术,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对于合并有其他器官障碍和老年患者有一定风险。内镜治疗能迅速有效地解除胆管梗阻,起到减压引流作用,符合AOSC治疗原则,随着内镜技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上的逐步完善,其创伤小、见效快、疗效好的优点逐渐体现,使AOSC的病死率明显下降,减少了患者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符合现代医学治疗发展方向[4]。本研究对各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发现,两组治疗的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内镜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而且在缓解腹痛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白细胞正常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手术治疗组。本研究认为内镜在AOSC中应用的优点有:①因结石嵌顿导致的化脓性胆管炎,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和鼻胆管引流可达到有效的减压效果,相对于外科手术减压有利于患者全身状况恢复及凝血功能、肝功能、电解质的恢复,减低MODS的发生率。鼻导管可留置几天或几周,用于胆管引流、灌洗、测压及择期胆管照影,并可做胆汁培养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5]。②对腹腔及肠功能屏障的干扰小,最大程度的降低因手术对全身状况较差患者的影响,无论是T管留置还是Ⅰ期缝合与开腹手术相比因对腹腔干扰小,组织水肿相对不容易出现,胆漏的发生率较低,术后患者恢复进食早,肠功能恢复快,易于多脏器功能的恢复[6]。③患者住院周期短、禁食时间短、肝肾功能、电解质恢复较快,创伤应激小、手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不仅能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治疗效果,而且可减少住院费用。

总之,内镜治疗AOSC有效、安全、操作时间短、无需麻醉、可靠。正确的选择内镜治疗方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尤其适用于老年或伴发病多者,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内镜在AOSC的治疗中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WADA K,TAKADA T,KAWARDA Y,et al.Diagnostic criteria and severity assessment of acute cholangitis:Tokyo Guidelines[J].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Surg,2007,14(3):52

[2]黄洁夫.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80-1389

[3]陈积圣,巴明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研究近况[J].新医学,2005,36(12):686

[4]LEE SK,KIM MH.Updates in the treatment of gallstones[J].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9,3(6):649

[5]黄黎纯,黄年根,王英,等.鼻胆管引流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16

[6]HUANG LC,HUANG NG,WANG Y,et al.Discussion of endoscopic nose biliary drainage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J].China Journal of Endoscopy,2007,13(1):16

猜你喜欢
胆管炎梗阻性化脓性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唐映梅:带你认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聊聊猩红热与化脓性扁桃体炎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梗阻性黄疸实施64排螺旋CT诊断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2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胆管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