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种衣剂的优良配方研究

2011-06-21 10:25王瑞祥郑晓东
山西林业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萘乙酸衣剂吲哚

张 猛,王瑞祥,郑晓东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葫芦种衣剂的优良配方研究

张 猛,王瑞祥,郑晓东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以不同浓度外源激素为主要成分,辅之以微肥和微量元素对种衣剂配方进行了研究,以葫芦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为检测指标,探究葫芦种衣剂的优良配方。结果表明,以吲哚乙酸为激素的葫芦种衣剂更能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对该种衣剂进一步优化,发现pH值达到6.0,吲哚乙酸的浓度为55 mg/L时,种衣剂对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种衣剂;吲哚乙酸;萘乙酸;pH值

种衣剂,即良种包衣制剂,是现在常用的一项处理种子的新技术。其可以在种子表面固化成膜,为种子提供保护屏障及发芽肥料,从而达到节省药肥、减少施肥次数、提高种子发芽率的目的。研究发现,脱绒棉种包衣后,能促进苗期生长发育,增加叶面积,提高成铃率;处理后的玉米种子萌发好,发芽势、发芽率、产量均有提高。但目前种衣剂的应用重点还只是农作物,在经济作物上的运用很少。

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葫芦科葫芦属,1年生藤本植物,其果实也被称为葫芦。葫芦的果实在未成熟时即可作为蔬菜食用,也可在成熟后加工为瓶、瓢、匙羹、鸟巢、小装饰品、灯具及乐器等。葫芦味甘,性平滑无毒,其蔓、须、叶、花、子、壳均可入药,能医治多种疾病。葫芦还可作为吉祥物和观赏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与象征,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笔者根据环保、价廉、优质的原则,通过测定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研制既无公害又能促进葫芦种子发芽的种衣剂配方,以期达到提高种子质量、增加产量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材料为甜葫芦种子,购于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

1.2 方法

1.2.1 葫芦种衣剂的配制

试验用的葫芦种衣剂配方为萘乙酸种衣剂和吲哚乙酸种衣剂。萘乙酸种衣剂:萘乙酸2 mg,复合肥1 mg,聚乙烯醇50 mg,加少许水溶解后加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00 mL混匀,再加自来水补充至1 000 mL,得2 mg/L的萘乙酸种衣剂;吲哚乙酸种衣剂:吲哚乙酸 60 mg,复合肥 1 mg,聚乙烯醇50 mg,加少许水溶解后加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00 mL,再加自来水至1 000 mL,得60 mg/L的吲哚乙酸种衣剂。葫芦种子和种衣剂按重量比为1∶20,1∶30,1∶40,1∶50,1∶60 进行搅拌后,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以判断两种种衣剂的优劣。

1.2.2 优势种衣剂配方的调整

调整其主要成分的浓度,分别获得10 mg/L,20 mg/L,30 mg/L,40 mg/L,50 mg/L,60 mg/L,70 mg/L,80 mg/L和90 mg/L的优势种衣剂。通过加入适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调整优势种衣剂的pH 值,分别为4.0,4.5,5.0,5.5,6.0,6.5,7.0,7.5,8.0.

1.2.3 葫芦种子的培养

把葫芦种子用40℃温水浸种12 h~24 h后捞出,用纱布包好甩干,并嗑开,用70%酒精消毒2 min,去离子水冲洗数次,再用相应的种衣剂包衣,室温下晾干。20 min后将其整齐、均匀地排列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每皿10粒,然后覆盖两层纱布,每份做3个重复,以自来水处理为对照。

将培养皿置于温度26℃,湿度6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进行种子发芽培养。每24 h观查1次发芽情况,共观查7 d,分别于第3天计算种子发芽势,第7天计算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发芽势(%)=发芽初期正常发芽数/供检种子数×100% ,

发芽率(%)=发芽终期全部正常发芽数/供检种子数×100% .

2 结果分析

2.1 包衣比例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图1为不同比例的萘乙酸种衣剂和吲哚乙酸种衣剂对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由图中可以看出,包衣比例为1∶20至1∶30时,萘乙酸种衣剂、吲哚乙酸种衣剂与对照相比,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提高均不明显;当包衣比例为1∶30至1∶40时,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逐渐提高,且吲哚乙酸种衣剂的包衣效果始终优于萘乙酸种衣剂的包衣效果。萘乙酸种衣剂的包衣比例为1∶50时,葫芦种子的发芽势为52.33%,发芽率为77.8%;吲哚乙酸种衣剂的包衣比例为1∶50时,葫芦种子的发芽势为66.9%,发芽率为87.33%;当萘乙酸种衣剂、吲哚乙酸种衣剂与葫芦种子包衣比例为1∶60时,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不再提高。

2.2 吲哚乙酸的浓度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种衣剂中吲哚乙酸的浓度大小对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明显影响,见图2.

图1-a 不同比例种衣剂对葫芦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图1-b 不同比例种衣剂对葫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图2 吲哚乙酸对葫芦种子发芽的影响

吲哚乙酸浓度在10 mg/L~60 mg/L时,对葫芦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随吲哚乙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吲哚乙酸的浓度为55 mg/L左右时达到最大值,大于55 mg/L时,种衣剂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减小。当浓度超过80 mg/L时,种衣剂对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起到抑制作用。

2.3 吲哚乙酸的pH值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种衣剂中吲哚乙酸的pH值对葫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见第34页图3.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pH值的增加,种衣剂的发芽势、发芽率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pH值达到6.0时,发芽势和发芽率均达到最大值。因此,该种衣剂的最佳pH值为6.0.

图3 吲哚乙酸pH值对葫芦种子发芽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生长素是促进种子发芽的主要成分,该试验选择萘乙酸和吲哚乙酸作为葫芦种衣剂的主要成分,探讨葫芦种衣剂的优良配方。结果显示,吲哚乙酸和萘乙酸均能提高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吲哚乙酸对葫芦种子的发芽影响效果显著;当吲哚乙酸包衣比例为1∶50时,葫芦种子发芽效果最佳;当吲哚乙酸的浓度在55 mg/L时,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达到最大值。这可能是因为吲哚乙酸作为一种生长激素,浓度低时可以明显促进植物生长,而浓度高时会产生可逆性红光抑制并造成顶端优势现象,从而抑制幼苗中胚根伸长,所以,出现了发芽势和发芽率先升后降的现象。pH值的大小与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也有极大关系,曲线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种衣剂的pH值调到6.0时效果最佳,发芽势、发芽率均达到最高值。pH值大于6.0时发芽势和发芽率开始下降,这是由于碱液能抑制种子发芽,pH值越高,抑制能力越强,且随着pH值的升高,异形芽会随之增加。

通过试验,初步确定葫芦的种衣剂为吲哚乙酸种衣剂,包衣比例为1∶50,浓度为55 mg/L,pH值为6.0.这与曾德芳等确定的小麦包衣剂基本相同。此外,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及田间试验中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检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吴学宏,张文华,刘鹏飞.中国种衣剂的研究应用及其发展趋势[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10(25):37.

[2]达忠杰.种衣剂的研发与应用[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6(25):31.

[3]谢宗万.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4]李金玉,刘桂英.种衣剂系列产品配方及其生产工艺:中国,86100095[P].1987.

[5]刘鹏飞,刘西莉,李健强.种衣剂配方中分散剂的筛选[J].农药学学报,2001,3(3):93-96.

[6]米青荣,林海萍,单文荣.18%克百福种衣剂包衣处理玉米药效试验[J].植物医生,2000,13(4):37-38.

[7]郑铁军.玉米种衣剂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J].玉米科学,1997,5(2):50-52.

[8]姜 辉.不同pH碱液浸种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6):21-23.

[9]曾德芳,王振娥.一种新型高效环保型小麦种衣剂的研制[J].云南化工,2007,3(5):10-14.

Research on the Seed Coating Agent of Lagenaria siceraria

Zhang Meng,Wang Ruixiang,Zheng Xiaodong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030006 Taiyuan,China)

This experiment mainly study the formula of seed coating agent of Lagenaria siceraria by studying the seed germination and germination rate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exogenous hormones,different weigh and trace elements.The result shows that seed coating agent of IAA can promote germination energy and rate of L.siceraria seed.To further experiment,we found that it is better to make pumpkin seed formula when pH value is 6.0 and concentration of IAA is 55 mg/L.

seed coatings;naphthalene acid;IAA;pH

S482.92

A

1007-726X(2011)04-0032-03

2011-10-19

张 猛(1978— ),男,山西太原人,201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萘乙酸衣剂吲哚
不同生根促进剂对玉树水培诱导的影响
吲哚美辛肠溶Eudragit L 100-55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
不同种衣剂在鲜食玉米“申科糯601”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HPV16E6与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乙酸溶液浓度对提高迎春硬枝扦插生根规律的影响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青瓜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化胆碱·萘乙酸可湿性粉剂中萘乙酸含量
氧代吲哚啉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不同种衣剂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