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以人为本 保障防治安全

2011-06-22 07:53严东海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
中国畜牧业 2011年22期
关键词:测报生物防治虫害

文│严东海 周 俗(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

四川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长江、黄河上游和源头,是长江、黄河重要的生态屏障。四川共有草原面积3.13亿亩,其中有2.45亿亩集中连片分布在甘孜、阿坝、凉山三个民族自治州,占全省草原总面积的78.3%。保护和建设好四川草原直接关系到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一、草原虫害危害情况

四川省草原虫害分布广泛,危害严重。主要有西藏飞蝗、青海痂蝗、轮纹痂蝗、跃度蝗、中华雏蝗、意大利蝗、小翅雏蝗、草原毛虫、粘虫、金龟子和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等10余种。 2011年全省草原虫害危害面积1240.5万亩,较上年增加2.1%,严重危害面积386.8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甘孜州草原虫害危害面积630万亩,占全省虫害面积的50.8%,阿坝州草原虫害危害面积439.1万亩,占全省虫害面积的35.4%,凉山州草原虫害危害面积171.4万亩,占全省虫害面积的13.8%。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1.防治任务全面完成。2011年,全省共完成草原虫害防治601.8万亩,是计划任务的105.6%,平均灭效90%以上;其中生物防治面积407.7万亩次,占防治总面积的67.7%。2011年,省、州、县三级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共计培训技术人员、干部和群众2185人次,群众投劳45965人次,使用大型喷雾机具1640台次、中小型喷雾器34513台次,出动车辆1605辆次,喷洒农药152.8吨。通过草原蝗虫防治全年共挽回牧草损失约1.81亿千克,直接经济效益3620万元,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2.监测预警扎实推进。一是监测预警网络逐渐完善。注重测报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行农牧民测报员制度,加强村级植保员配置,建立健全测报工作机制。全省农牧民测报员达到615人,强化实用技术培训,逐渐形成了省州县三级测报网络体系,监测能力进一步提高。二是加强石渠、理塘草原虫害固定监测点和生物防治示范县建设,开展固定监测工作,研究发生规律。三是制定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定位监测和路线调查,积累数据资料。四是加强草原虫害发生趋势分析,召开趋势分析会议,编制发布草原虫害趋势分析报告。五是贯彻执行值班制度、周报告制度。

3.生物防治成为主体措施。近年来,大力推广类产碱、多角体病毒、杀蝗绿僵菌、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应用,进行牧鸡灭蝗、牧鸭灭蝗等生物防治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已成为该省草原虫害防治采取的主要措施。生物防治占总防治面积的比例保持在65%以上。

4.应急防治能力明显提高。四川省成立了省、州、县草原虫灾防治指挥部,各级制定草原蝗虫防治预案,提高应急防治能力。一是各级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制定科学的防治预案和防控方案。二是加强物资储备,及时开展农药、器械的采购、调运,车辆、器械、设备的检修等工作。三是注重安全。统一供货,确保产品质量;强化物资管理,加强防治物资库维护,杜绝一切安全隐患;加强群众组织,强化操作培训,保障防治工作安全。四是完善应急防治机制。在石渠、甘孜、德格、理塘县及其他草原蝗虫重点区域,组建应急防治专业服务队,加强应急防治演练与培训工作。加强高效率大型喷洒设备配置力度和防治农药的储备工作,进一步提升应急防治能力。2011年已累计配置大型喷药机43台,防治作业达到1640台次。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防控到位。草原虫害防治是四川省草原生物灾害治理中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技术性很强的防灾减灾工作。四川省着力抓好各项防控工作,及时传达和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草原蝗虫、草原鼠害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对各项防治工作进行周密部署。成立并完善以党政领导挂帅的草原虫害防治指挥机构,落实领导责任人,明确各个部门、主管领导、工作人员的职责。层层签订防治责任书,将防治任务全面落实到单位、岗位、人员,切实做到“组织指挥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物质准备到位、信息传递到位、技术服务到位和督察指导到位”六个到位要求。防治工作期间,省、州派出工作组和督导员进县驻点,深入一线对防治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2.加大宣传力度,实现群防群治。认真贯彻落实《草原法》《农药管理条例》《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鼠虫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各项目县在防治期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通讯、网络等媒体,深入基层大力宣传鼠虫危害性和防治基本知识,破除“不杀生”等迷信思想,增强群众参与意识,调动广大农牧民防治的积极性,实现草原虫害的群防群治。

◎牧鸡治蝗

3.立足以人为本,保障防治安全。各防治区在坚决保证完成防治任务的同时,始终坚持将人员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严格措施,确保人员、牲畜和环境安全。一是严格实行物资统筹。各级防治工作所需物资均按政府采购规定进行统一采购。按照“统防统治,统一采购”和“技术、物资和经费三到位”原则,控制药源,统一供药,严把质量关,避免假冒伪劣农药坑农害农和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发生。二是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在防治工作开展期间,该省要求当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各实施乡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落实安全防治措施,在防治作业区严格禁牧,保证人畜安全。三是严格防治物资安全管理。编印省级标准《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农药安全使用规范》,印发《关于加强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安全管理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加强防治物资库的建设和维护,强化防治物资的科学使用和管理。四是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普及农药使用基本知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和技术人员的安全操作能力,杜绝因农药管理不善或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人畜中毒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4.规范资金使用,严格项目管理。依据部省下达的资金计划和工作任务,三个州结合虫害的趋势分析做好项目申报,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省级加强项目实施的检查验收,严格项目管理。加强大宗物资统筹,规范物资采购。农药、劳保、器械等物资全部实行省级统筹,按照政府采购要求全部实行招投标采购,并建立项目专账和物资台账,做到专款专用,主动接受主管部门和上级部门的审计检查,加强基层财务人员的培训,规范资金使用,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猜你喜欢
测报生物防治虫害
综合流量法在金沙江下段水文测报中的应用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与防治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分析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