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水都江堰

2011-07-03 02:53彭忠富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1年8期
关键词:竹笼桥身索桥

□ 彭忠富

水是岷江水,从遥远的雪山峡谷奔来,一路风尘仆仆,演绎着摧枯拉朽的凌厉气势。在这样奔放的岷江面前,聆听着排山倒海似的波涛声,注视着那乱石穿空的豪放劲儿,你会对自然的力量产生一种莫名的膜拜。

安澜索桥很高,桥索由麻绳、铁链和竹篾编成,桥身由木板铺就。走上去,晃晃悠悠,桥身随着一些人的步履猛烈摆动,越裹足不前,摆动似乎越大,内心越加恐惧。我根本不敢看下面的江水,那卷起千堆雪的波涛,让我倍感惶恐、惊叹。我好担心,那颠簸的索桥不稳当,会把我在瞬间抛入岷江中。我只能手扶着右手边的桥索,战战兢兢地迈过去。

都江堰是秦代建造的水利枢纽,水利设施自然是这里的主角。竹笼和杩槎,这就是都江堰的特色。竹笼以当地产慈竹、白甲竹编织而成,内装卵石,用以护岸、做堰。李冰主持创建都江堰时就采用了笼石之法,工程简易,费省效宏,至今仍在防洪中广泛使用。杩槎也称“闭水三脚”,常用于截留、防洪,调剂水量,围堤抢险等。用原木作成三脚架,架间用檐梁连接,再向水面插签子,置竹芭,加培粘土即成。使用灵活,拆卸方便,杩槎属于功效极高的治水工程之一。

竹笼和杩槎,都是李冰治水经验的总结,在一年一度的都江堰放水节上,我们还可以看到竹笼和杩槎的现场运用。李冰作为秦国的蜀郡郡守,没见到留下什么诗文,什么文治武功,但是他留下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一代代传下来,至今仍然灌溉着川西的土地。秦代的东西,除了长城,就是都江堰了。长城在历史的演变中,早就淡化了防御外族的功效,成为了单纯的历史遗迹。而都江堰水利工程,却历久弥新,随着岁月的流逝,越加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天府之国,如果离开了都江堰的润泽,很难想像会是什么样儿。反正作为都江堰灌区的受益者,我是满怀感激的,感谢李冰父子,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为川西大地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深淘滩,低作堰。”我似乎看见,李冰父子在野外的实践中,如何由一介儒生,成长为卓越的水利专家。我似乎看见,面对蜀中的洪水泛滥,在神灵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李冰父子毅然组织蜀中父老,兴修水利,分岷水,筑离堆,分九河,造七桥,造筑都江堰,灌溉川西平原,泽被世代蜀人。李冰成功了,李冰成就了都江堰,都江堰也成就了李冰。鱼嘴、金刚堤、飞沙堤、人字堤、伏龙观、斗犀台和二王庙,都江堰景区的角角落落,都充盈着李冰的音容笑貌。人们觉得这还不够,于是又尊奉李冰为“川主”,至今四川各地还尚存有许多规模不一的川主寺。你仔细去看,他们供奉的实际上都是李冰,李冰已经永远活在了四川人民的心中,并且以神灵的形式定格在他们的脑海中。

上善若水,高山仰止。让我们记住都江堰,记住李冰,记住这位驯服岷江的伟人。

猜你喜欢
竹笼桥身索桥
重读《昆虫记》4 竹笼中的“歌唱者”——蝈蝈儿
家乡的九峰索桥
某人行玻璃索桥静动载试验研究
用心编织的爱
搭建拱桥
航拍316米广东最长玻璃桥
山区旅游大跨人行索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体验
观画眉
广西壮族竹笼织机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