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能否成为解决生猪问题的治本之策

2011-07-11 03:15田兆龙解启宝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
中国畜牧业 2011年17期
关键词:期货市场期货生猪

文│田兆龙 解启宝(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

我国期货市场还处于不断完善拓展的过程中,而生猪期货则属于“小荷刚露尖尖角”,仍处于不断孕育的过程中,但市场的呼声已经相当高。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可见生猪地位之重要;每年我国猪肉消费量占肉类总消费量的60%以上,人均消费半头猪,年产值超万亿,可见生猪市场之巨大;生猪产业链涉及面广,曾经有说法称“九个部委管不好一头猪”,可见生猪问题之突出。针对市场价格之波动,国家出台政策来调控,措施难说很成功,治标治本需并重。本文就此对生猪期货进一步追踪,回顾我国生猪期货之历程,研判未来生猪期货市场之前景。

一、价格之波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7月13日,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出场价格与主要批发市场玉米价格分别为19.88元/千克和2.34元/千克,猪粮比价为8.5∶1,较2010年7月14日同口径数据分别上涨70%、16%和47%,生猪价格振幅惊人。回顾近十几年生猪市场周期变化,从深亏损到高盈利,从高盈利到深亏损,市场总是在这种超乎异常的大幅波动中游荡。高盈利时“一窝蜂上”,深亏损时“一窝蜂抛”,供需矛盾表现的异常突出,似乎总摆脱不了“猪贱伤农、肉贵伤民”的尴尬局面。如何才能走出“猪周期”怪圈,从根本上破除“蛛网现象”呢,国家这几年围绕生猪着实出台了不少政策加以应对。

二、政策之调控

从2007年开始,连续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在提“生猪规模养殖”,2008年全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超过50%,首次超过散养比重。规模化养殖的提高对市场调节将更加趋于理性和稳定,想必这也是国家不断加大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原因;除此之外,近几年国家对生猪生产的调控政策还主要有能繁母猪补贴政策、生猪良种补贴政策、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猪政策性保险、储备冻猪肉、信贷支持以及建立健全生猪生产预警监测体系和信息报送发布机制等。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如增加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投资资金、增加补贴补助标准、扩大奖励范围、加强公共防疫体系建设、强化信贷和保险支持、加强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统计监测分析等。在上述生猪调控政策中,明显可以感觉到行政计划色彩比较浓,而市场自身调节机制比较弱。怎样才能提高市场调控机制呢?在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了“采取市场预警、储备调节、增加险种、期货交易等措施稳定发展生猪产业”,这其中只有期货交易还没有具体落实,何时推出这项措施,市场充满了期待。

三、期货之追踪

生猪期货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其价格发现功能帮助生猪养殖者通过期货交易行情及时了解未来生猪市场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从而降低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帮助加工和销售企业通过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生猪期货使得从种猪培育、繁育猪仔、饲养、加工到销售的各个环节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进行调整。

鉴于生猪期货的种种积极优势,美国于1966年推出了生猪期货合约,对稳定生猪生产和市场发展均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美国是仅次于我国的第二大生猪生产大国,因此了解美国生猪期货对生猪产业的影响,可对我国起到借鉴作用。根据美国农业部相关数据显示,生猪期货推出后,美国生猪产业市场价格波动小于生猪期货推出前;其次,生猪期货加速了行业内规模经营和行业间纵向整合的形成。大规模生产者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金实力,通过签订长期合同和纵向整合的方式将同业中的小规模生产者和上、下游企业纳入自己的生产体系。而规模的扩大又反过来促进了技术的进步,使整个产业链的演进进入了一个规模化发展、螺旋式上升的阶段。

另外,必须要提到的是韩国在2008年7月推出亚洲首个生猪期货合约,这为我国推出生猪期货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动力。

四、发展之历程

回顾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期货的表述,2004年提出“完善粮食现货和期货市场”,2005年提出“注重发挥期货市场的引导作用”,2006年提出“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2007年提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2008年提出“积极稳妥发展农产品期货品种”,2009年提出“采取市场预警、储备调节、增加险种、期货交易等措施,稳定发展生猪产业”,2010年提出“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逐步拓展交易品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期货市场还处于不断完善拓展的过程中,而生猪期货则属于“小荷刚露尖尖角”,仍处于不断孕育的过程中,但市场的呼声已经相当高。从2004年开始就不断有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关于生猪期货的议案,相关生猪养殖大省的农业畜牧部门和大型现货企业对上市生猪期货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大连商品交易所从2001年起就开始了生猪期货的研发工作,并组织有关研究人员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系统学习生猪期货合约与相关制度,从2005年开始进行了4轮近20次大规模市场调研,为生猪期货合约及规则的制订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政府、企业、产业三个层面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即尽快上市生猪期货,早日发挥期货市场功能作用。政府层面希望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为决策提供参考,避免产业的大起大落,保持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企业层面希望生猪期货能够为生产经营提供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市场层面希望通过发挥期货市场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生猪现货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促进产业的发展。

五、市场之前景

据农业部畜牧业司数据显示,我国2009年末生猪存栏469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4910万头;另美国农业部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末生猪存栏头数为6580万头,种母猪存栏为585万头。我国生猪存栏(静态数据)大致为美国的7~8倍,出栏(动态数据)大致为美国的5~6倍,虽然目前我国生猪生产水平或规模化程度较美国还有一定差距,但由于我国生猪市场更为庞大,占全球半数以上,因此生猪期货的上市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综合情况看生猪期货在我国上市的条件已经相当成熟,但受宏观经济条件的制约、资本市场的波动、生猪期货自身操作上的缺点以及操纵投机风险频发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生猪期货上市的时机还不成熟。但这是行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行业主管方面、资本市场方面、产业经济方面等多个层面都形成了这种共识。作为生猪生产者或生猪期货的参与者而言,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多方面关注学习,在期货上市来临时,才能更熟练地利用好这个避险工具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猜你喜欢
期货市场期货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纸浆期货市场相关数据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美棉出口良好 ICE期货收高
国内尿素期货小幅上涨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肥料企业该如何面对尿素期货市场?
当下与未来:对离岸人民币期货市场发展的思考
尿素期货上市又近一步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