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薄壳田螺的引种试验

2011-07-12 08:18陆红法方美娟张晓锋
关键词:仁和水稻田薄壳

陆红法,方美娟,张晓锋

(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浙江萧山 311200)

田螺隶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田螺科,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可供食用的淡水螺。其肉质丰腴细腻,味道鲜美,清淡爽口,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田螺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A、B1、B2、D和多种微量元素,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和组合优于鸡、鸭、鹅肉等。田螺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其体内本酶的变化还可以作为环境监测的分子标志物[1]。浙江省庆元县合湖乡坐落在庆元县崇山峻岭中,地势高,温度低。全乡海拔在1 000 m以上。在当地的水稻田里生长着一种野生田螺,当地人称为高山薄壳田螺,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家刘月英通过外形鉴别,初步认为合湖高山薄壳田螺绝大多数由似瓶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lecythis,少量由河圆田螺C.fluminealis组成,有待于进一步通过DNA对比确认。目前高山薄壳田螺只存在于丽水市高山地区,其他地方未发现,因此对这个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也显得十分必要[2-4]。与普通田螺相比,高山薄壳田螺壳质非常薄,食用时用牙轻轻一咬就能破壳,其肉质更加细腻,更加鲜美。在温州、丽水等地,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市场欢迎程度远远高于普通田螺,价格也比普通田螺高出很多,最高价格达到50元/kg以上。但高山薄壳田螺怀卵量低,生长速度较慢,产量低,适应范围窄,制约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另外,由于大批劳动力向外转移,田地抛荒严重,荒芜干枯的田里不再有田螺,再加上价格高,到田里拾田螺的人非常多,使得年产量越来越少,甚至有绝迹的可能,高山薄壳田螺是一个被忽略的优良淡水养殖品种。

合湖乡位于庆元县境东北部,27°46′N,119°17′E,平均海拔1 040 m。境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类型,四季分明,冬寒夏凉,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3.3℃,最高气温为7月,平均为22.7℃,最低气温为1月,平均为3.1℃,年日照时数1 132 h,年降水量为2 169 mm。仁和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西部,30°26′N,120°05′E,平均海拔3.2 m。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为16.48℃,最高为7月,平均为28.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2℃,平均年日照总时数为1 970.6 h,年平均降雨量1 890 mm。本实验是把合湖的薄壳田螺引种放养到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葛墩村,经18个月的养殖后,观察并测量其生物学性状,进而评价其引种效果,以期为薄壳田螺的引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条件

试验设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某田螺养殖基地,面积约100 m2,原为水稻田。池塘中种植再力花Thalia dealbata替代水稻,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放养之前用生石灰全面消毒,用量2 000~2 500 kg/hm2。

1.2 放养

2010年3月下旬,从合湖乡采集野生高山薄壳田螺15 kg,放养到田螺养殖基地内,放养密度为1 500 kg/hm2(约相当于10个/m2)[5]。

1.3 施肥

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浮游生物和水草等,为田螺提供优质饵料和创造良好的栖息场所,同时,田螺也直接取食有机肥中的腐殖质。肥料主要为发酵腐熟后的羊粪,不散开,堆在一处就行,不再另行投饵,模拟野生环境[6-7]。

1.4 水体管理

生长繁殖季节养殖田水深控制在25~30 cm。如发现水质变差,则多换水。在夏天也可以起到降低水温的作用。

1.6 水质测定

分别取两地水样,分析其常规理化指标。

2 结果与讨论

2.1 繁殖区别

合湖乡薄壳田螺一年繁殖2次,4-9月,水温在15~25℃左右,田螺是卵胎生的,分批产卵型,成熟的种螺一年繁殖2次,每次产仔螺7~15个。一年产仔在15~30个左右。而相同的田螺养到仁和以后,产仔时间在3-10月,一次产仔30个以上,平均每个母螺一年产仔超过100个。这充分说明,田螺的产仔次数与数量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温度越高,产仔周期长,数量越多。

2.2 壳质厚薄区别

经过18个月养殖,从两地各取30个中等大小的田螺测量其大小(即壳宽)和壳的厚度(壳口背部中央约2 mm处)进行对比,见表1。

表1 合湖田螺与仁和试验田螺的壳质厚度Tab.1 The field snail shell′s thickness of Hehu and Renhe

从表1中看出,仁和试养田螺在大小与合湖田螺类似的情况下,平均要厚0.03 mm。从外观上看,壳的透明度明显下降。合湖田螺大多用指甲能轻易磕破,而在仁和养殖18个月后能用指甲磕破的田螺相当少。壳厚/大小的数据合湖田螺在0.040~0.113,大部分集中在0.05~0.09之间,而仁和田螺数据在0.006 7~0.014 8,大部分集中在0.07~0.10之间,壳质变厚非常明显。

2.3 生长速度区别

合湖乡由于相对气温水温较低,一般长成商品螺需要2年。而在仁和只需8个月左右,生长优势非常明显。但生长速度过快,其品质就会下降。

2.4 两地水质区别

2011年7月从合湖乡水稻田取水测量常规理化指标,其结果为,合湖水稻田水中,pH值为6.0,氨氮为0.01 mg/L,亚硝酸盐几乎没有,总硬度为0.08 mmol/L。而同期仁和田螺养殖田中pH为7.1,氨氮为0.05 mg/L,亚硝酸盐为 0.01 mg/L,总硬度为 0.5 mmol/L。

从结果中看,两地水质理化指标亚硝酸盐与氨氮相差不大,都在正常值范围,但酸碱度和总硬度指标相差较大。合湖水稻田中的水呈酸性,总硬度很低,说明水中的矿物质包括钙的含量非常少,这是造成田螺壳较薄的重要原因。

3 结论

合湖薄壳田螺不是一个新的品种,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水质条件所形成的。由于合湖乡海拔高气温低,雨水多,再加上当地田螺不喂任何饲料,是一种粗放型养殖,因此田螺繁殖量低,生长速度慢,使田螺的品质大幅度提高。合湖乡的水虽然呈酸性,但pH 6.0也是比较适合田螺的生长的[8]。总体来说,这个品种不适合引种到平原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农民开展养殖,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1]刘缠民,冯照军,李宗芸.圆田螺保护酶分子在大运河污染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9):12 864-12866.

[2]PHARMAWATI M,YAN G J,PATRICK M,et al.Molecular variation and fingerprinting of Leucadendron Cultivars(Proteaceae)by ISSR Markers[J].Annals of Botany,2005,95:1 163-1 170.

[3]GE X J,YU Y,YUAN Y M,et al.Genetic diversity and geographic differentiation in endangered Ammopiptanthus(Leguminosae)populations in desert regions of Northwest China as revealed by ISSR analysis[J].Annals of Botany,2005,95:843-851.

[4]张 媛,胡则辉,周志刚,等.利用RAPD-PCR与ISSR-PCR标记技术分析长江口刀鲚的群体遗传结构[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6,15(4):390-397.

[5]张晓锋,王兴平,吴继淼.稻田套养薄壳田螺技术[J].科学养鱼,2007(7):30-31.

[6]敖鑫如,周发林,艾为明.大瓶螺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研究[J].水利渔业,2001,21(2):9-10.

[7]张志恒,范友德,吴孝安,等.高山有机中华圆田螺人工养殖技术示范试验[J].水利渔业,2008,28(3):76-77.

[8]杨东辉,冯世龙.pH值对田螺生存和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 554-4 561.

猜你喜欢
仁和水稻田薄壳
家乡的白鹭
美国薄壳山核桃家庭原味炒制试验
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与发展策略
小学之花春浪漫 仁和文化育桃李
再议仁和拒付退单案
薄壳山核桃培育与栽植技术
鸡蛋与薄壳建筑
水稻田杂草防除技术要点
水稻田运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