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村庄几家荒废几家旺

2011-07-18 02:32郭西山蒋丰樊夏等
决策与信息 2011年11期
关键词:城市化人口印度

文/郭西山 蒋丰 樊夏等

大量农村人口拥向城市对农村意味着什么?会减轻农村的生态压力,还是会导致农村发展的停滞?这个问题在半个多世纪里,在世界不同地方以不同的方式上演。如何让这些变化都朝正方向发展,而避免负效应,一些国家走过的路或许能对中国农村的发展有启迪。

美国:农村机械化程度高

美国农村人口密度低,机械化程度高,常常是一大片田地里只有一个人驾驶着拖拉机劳作。而且有很好的基础设施,马车成了常用交通工具。实际上,美国农村也经历过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过各种探索。据美国农业部网站提供的数据,1870年,美国有70%到80%的农业人口,但到2008年,直接农业人口的比例只有2%到3%,原因同样是城市化带来的农村人口大迁移。农村人口减少,但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补贴始终是农村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使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培训等方面与城市基本同步。

英国:建立农村科研教育体系,避免农村衰败

据统计,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7%,但这部分劳动力每年能满足英国55%的粮食需求,原因之一是英国农业人口人均拥有70公顷土地。二战结束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大批农村人口拥向城市也给英国农村的发展带来过冲击。英格兰西南部康沃尔地区的乡村依山傍海,曾被英国人称为“伊甸园”,现在却成了“老人国”,因为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据英国皇家农业学院经济学家维尔·曼里介绍,除面临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英国农村还要面对口蹄疫、英镑贬值等“天灾人祸”。为保持农村特色,避免农村衰败,英国政府采取不少对策,建立了完整的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体系,对农村道路、地界围栏、排水设施等予以补贴。

印度:城乡差别是一大难题

印度的情况有所不同。由于制造业规模较小,印度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规模并 不大。在印度政府提出的“七大发展战略”中,农业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水资源、教育、医疗、就业、城市改建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的重视,使印度基本上能够保证粮食自给,但城乡差别仍是印度面临的一大难题。印度拉贾斯坦邦的一个农村,那里距离该邦第二大城市、有“蓝色之城”称号的旅游城市焦特布尔只有40公里,但村里全是土墙草顶的屋子,没有自来水,只能在地上挖水窖,农户家里看不到有什么存粮和家具,因为没有电,也没有电视等电器。

为改变这样的“原始状况”,印度政府提出要建立10万个公共服务中心,覆盖60万个村庄,为最偏远地区的农村人口提供基础服务。印度媒体年年都大声疾呼改变农村衰败状况,政府也急在心上,但改进甚微。印度农村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不是农村人口拥向城市。印度农民一直保持传统耕种习惯,大部分地区依靠南亚季风带来的雨水播种,“靠天吃饭”程度很大。印度产粮区丰收后,因为没有足够的储藏条件,大量粮食长期露天存放,变质霉烂现象严重。

日本:农村发展遭遇“老龄化”尴尬

“日本没有城乡差别”、“日本的农民都是地主”、“日本的农民工早已消失,现在农村最需要城市工”。在日本,人们常这样议论日本农村的质变。但也有人提到,日本农村也出现了衰败迹象,日本的农业可以称为“爷爷、奶奶、姐姐的农业”,即只有爷爷、奶奶这样岁数的老人和没有嫁出去的姐姐是主要农业劳动力。日本各地农协是日本农业制度中很有特点的一个产物,它既能指点农民种什么,也和农民签约收购,不管市场、天气、收成有什么变化,都能保证农民“旱涝保收”。

韩国:城市化不一定就让农村衰败

近邻韩国,城市化发展并没有带来农村的衰败。韩国地狭人多,耕地少,但韩国信奉“农者天下之大本”理念,视农业为事关国家安全和根基的战略产业。从21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农村人口超过80%的落后农业国,发展到现在人均收入超过2万美元的新兴工业国,经历了迅猛的城市化过程。对韩国农村命运的悲观言论集中在上世纪70年代工业化初期,韩国当时出现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韩国政府实施“新村运动”,一方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带草屋顶的房子、使乡村道路“柏油化”。同时改善供水设施,在农村推广良种和先进的农业技术。目前韩国农村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5%,但农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

加拿大:农村社区不断扩大

和许多国家的农村受城市化影响趋于萎缩、衰败不同,加拿大近年来农村社区反倒有所扩大。上世纪90年代中,加拿大农牧业人口只占总就业人数的4.3%,而2006年这一比率上升到13%。在加拿大,农民可以随意搬家进城,转变成“城里人”,但由于农民地位很高,收入普遍好于城里人,这样做的人很少。

匈牙利:农村人口锐减

农村人口拥向城市,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在东欧,有“欧洲厨房”之称的匈牙利本是传统的农业国,二战结束时,匈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3.8%,但随着农村人口流向首都布达佩斯甚至移民欧美国家,到1990年时已减少到14.9%,最新统计连5%都不到。过去20年,匈一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停顿,农业生产也严重下滑,种植业产出减少30%,养殖业减少40%。

中国:还会有三四亿农村人口流动

《纽约时报》近日发表题为“亚洲巨人面对城市化危机”的文章称,当前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潜在的困境。文章说,“中国那些闪耀的城市都是农民工建的,中国农民工群体2009年已达到2.11亿人”。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发展学院教授周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去20~30年间,中国已经有2亿~3亿人口从乡村移到城市,2050年前,恐怕还要再移3亿~4亿农村人口到城市。但中国没有发生巴西、菲律宾等国在乡村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贫民窟现象。周立认为,中国有很大的特殊性,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即使到了2050年,中国农村人口数量也会超过美国人口总和。中国农村之大,人口之多,问题之复杂,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与之相比。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认为,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人才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等方面都存在不平衡。他认为,搞好新农村建设,必须先要解决这些制约农村发展的问题。

猜你喜欢
城市化人口印度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如果可以去印度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山哈·印度摄影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