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益肾化痰通络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50例临床观察

2011-07-19 05:21李小娟魏葆琳
河北中医 2011年7期
关键词:稳定期通络阻塞性

廉 富 李小娟 魏葆琳 刘 伟 关 鹏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天津 300150)

补肺益肾化痰通络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50例临床观察

廉 富 李小娟 魏葆琳 刘 伟 关 鹏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天津 300150)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中药疗法;急性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iseases,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是世界目前占致死原因的第4位疾病[1]。COPD的病程分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2009-01—2010-12,我们运用补肺益肾化痰通络汤治疗COPD稳定期5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依据

1.1.1 诊断标准 疾病诊断及严重程度分级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02年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①有慢性咳嗽、咯痰、劳力性气短等临床表现;②桶状胸,肺部叩诊为过清音、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等肺气肿体征;③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严重程度分级:Ⅰ级,FEV1/FVC<70%、FEV1≥80%预计值;Ⅱ级,FEV1/FVC<70%,50%≤FEV1<80%预计值;Ⅲ级FEV1/FVC<70%,30% ≤FEV1<50%预计值;Ⅳ级FEV1/FVC <70%,FEV1<30%预计值[2]。

1.1.2 排除标准 排除合并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孕妇或伴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及不愿接受研究措施,或因精神病不能合作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100例均为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7 ±6.5)岁;平均病程(20.2 ±4.3)年;严重程度分级[2]:Ⅰ级2例,Ⅱ级6例,Ⅲ级19例,Ⅳ级23例。对照组50例,男33例,女17 例;平均年龄(54.9 ±6.7)岁;平均病程(21.0±3.9)年;严重程度分级:Ⅰ级3例,Ⅱ级7例,Ⅲ级18例,Ⅳ级2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补肺益肾化痰通络汤。药物组成:人参 15 g,黄芪 20 g,熟地黄 20 g,紫菀 20 g,桑白皮 10 g,五味子15 g,肉桂、甘草、炙麻黄各6 g,鹿角胶、芥子、炮姜各10 g,桃仁10 g,红花10 g。若寒痰较重,痰黏白如泡沫加细辛3 g、紫苏子12 g、莱菔子15 g;痰浊壅盛,气喘难平加皂荚9 g、葶苈子15 g;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咳声低弱黄芪加至30 g,加党参20 g。水煎2次共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日1剂。

1.3.2 对照组 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方案规范化治疗[3]。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Ⅰ级按需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重庆科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50020453)200 μg必要时吸入;Ⅱ级规律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200 μg,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70025)40 μg,每日3次,并给予康复治疗;Ⅲ级治疗基本同Ⅱ级,若病情反复加重者,吸入布地奈德粉吸入剂(瑞典阿斯利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30583)0.2 mg,每日2次。

1.3.3 疗程 2组均2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项目 肺功能指标:FEV1、FVC,分别计算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1.5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计分减少50%以上或消失,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提高30%以上;好转: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计分减少20%以上或消失,FEV1/FVC及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提高15%以上;无效: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FEV1/FVC及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无明显改善,甚至症状加重。以显效和好转计算总有效率[4]。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50例,显效 29例(58%),好转 16例(32%),无效 5例(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50例,显效23例(46%),好转14例(28%),无效13例(26%),总有效率7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s

表1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治疗组(n=50)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0)治疗前 治疗后FEV1(L) 1.653 ±0.051 2.201 ±0.073*△ 1.645 ±0.049 1.796 ±0.097*FEV1/FVC 0.651 ±0.033 0.901 ±0.014*△ 0.649 ±0.056 0.695 ±0.043*FEV1/预计值 0.665 ±0.015 0.931 ±0.098*△ 0.666 ±0.018 0.769 ±0.016*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FEV1、FEV1/FVC及 FEV1/预计值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 FEV1、FEV1/FVC及 FEV1/预计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改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COPD属中医学咳嗽、喘证、肺胀范畴[5-6]。病主要责于肺、脾、肾。肺为气之主,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内为五脏华盖,其气贯百脉而通他脏,不耐寒热,称为“娇脏”。若肺脏长期遭受多种内伤、外感之邪的侵袭,而导致宣降功能的失常,日久则肺气受损,肺虚日久,则子盗母气,而出现肺脾两虚,久而病势深入耗伤肾气,最终导致肺、脾、肾俱虚。由于肺、脾、肾的亏虚,导致水液代谢的失常,水湿瘀久化热,炼液成痰,痰浊内蕴;又由于正气亏虚,“气为血之帅”,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行减慢而成瘀,久则瘀阻血脉;痰瘀互结,阻遏气机,肺气郁闭,气体交换受阻,清气不能输送濡养全身,浊气难以排出而滞于胸中,渐而成疾。故本病病机不外乎本虚和标实,而致病的关键即为气虚、痰浊、瘀血。补肺益肾化痰通络汤方中人参、黄芪补肺益气;熟地黄滋补阴血,填阴精;鹿角胶温阳填精;炮姜温经散寒;肉桂入营,温通血脉;炙麻黄辛温达卫,宣肺平喘;芥子辛温入肺化痰,有利气豁痰之功;五味子收敛肺气;紫菀、桑白皮化痰利气;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肺、益肾、化痰、通络之功。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 FEV1、FEV1/FVC及FEV1/预计值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EV1、FEV1/FVC及 FEV1/预计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改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故运用补肺益肾化痰通络汤治疗COPD稳定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翁心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源性心脏病[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367-369.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8):453-460.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

[5]高洁,郑爱红,许早荣.清肺化痰逐瘀汤配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10):1505-1508.

[6]朱毅,李凝,金宏柱.五禽戏早期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6):107-110.

R563.905.31

A

1002-2619(2011)07-0995-02

廉富(1976—),男,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治疗和机械通气的临床研究。

2011-02-09)

猜你喜欢
稳定期通络阻塞性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
蛭龙通络胶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