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浊消脂汤合双环醇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5例临床观察

2011-07-19 05:21曹文智侯文利王海波
河北中医 2011年7期
关键词:消脂双环酒精性

曹文智 侯文利 王海波

(河北省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化浊消脂汤合双环醇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5例临床观察

曹文智 侯文利1王海波

(河北省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脂肪肝;中药疗法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以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部分地区 NAFLD患病率高达10%~20%,成为较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2]。2009-10—2010-12,我们采用化浊消脂汤合双环醇片治疗NAFLD 45例,并与双环醇片治疗4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90例均为河北省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26~67岁,平均43.5岁;病程8个月~5.7年,平均3.2年;肥胖者36例,喜食肥甘厚味者22例。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27~68岁,平均46.2岁;病程1.1 ~5.2 年,平均 3.1 年;肥胖者 35 例,喜食肥甘厚味者2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草案)[1]确诊。

1.3 治疗方法 2组均予低盐、低糖及低脂饮食,加强运动。对照组予双环醇片(百赛诺,北京协和药厂,国药准字H20040467)50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化浊消脂汤。药物组成:柴胡10 g,白芍药15 g,白术 20 g,茯苓 15 g,郁金 10 g,丹参 15 g,泽泻 12 g,山楂15 g,大黄3 g,甘草9 g。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治疗期间停用其他降脂药。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临床疗效,检测2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血脂[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

1.5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肝脏B超基本恢复正常,脂肪肝特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TC下降20%或TG下降4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脏B超明显好转,肝功能恢复正常标准,TC下降10% ~20%,TG下降 20% ~4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肝功能恢复正常标准,和(或)TC下降10% ~20%,TG下降20% ~4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3]。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45例,治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9%;对照组45例,治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8.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U/L,±s

表1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U/L,±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治疗组(n=45)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5)治疗前 治疗后ALT 78.71 ±24.44 41.54 ±11.03*△78.72 ±24.60 73.33 ±20.58 AST 91.96 ±22.87 42.24 ±10.22*△ 91.87 ±22.81 86.54 ±21.66 γ-GT 88.11 ±3.32 47.09 ±4.48*△ 87.83 ±3.41 61.03 ±2.31*

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疗后ALT、AST及γ-GT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γ-GT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mmol/L,±s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mmol/L,±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治疗组(n=45)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5)治疗前 治疗后TC 6.41 ±1.08 4.65 ±0.24* 6.40 ±1.21 5.80 ±0.29*TG 2.54 ±1.02 1.48 ±0.36* 2.52 ±1.05 2.27 ±0.38*LDL 4.12 ±0.41 2.78 ±0.34*△ 4.11 ±0.41 3.33 ±0.50*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TC、TG及LDL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L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以往医学研究认为,NAFLD是一种良性可逆性病变,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认为NAFLD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而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为肝硬化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为脂蛋白合成障碍,不能将脂肪运输出去;中性脂肪合成过多,超过了肝将其氧化利用和合成脂蛋白输送出的能力;脂肪酸的氧化障碍,使细胞对脂肪的利用下降[4]。双环醇片为联苯双酯类似物,是将联苯双酯的酯基优化为羟甲基而成,其通透作用和生物利用度都优于联苯双酯,故保肝降酶作用优于联苯双酯,且反弹率低,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肝损伤均有保护细胞膜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可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及坏死,减轻肝细胞间质炎症反应,加肝脏中抗氧化物谷胱甘肽含量,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保护肝细胞,加速脂肪转运,促进脂肪降解,达到治疗脂肪肝的作用[5]。

NAFLD属中医学积聚、胁痛、痰证等范畴。多因饮食不当,劳逸失度,情志失畅,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水湿内停,痰浊内生,气滞血瘀而发病[6]。其病变当责之于肝、脾,病机的关键是肝郁脾虚。痰、湿、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继发性致病因素。诚如唐容川《血证论》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治宜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化浊消脂汤方中柴胡、郁金疏肝解郁,行气化瘀;茯苓、白术、泽泻健脾利湿;白芍药养血柔肝,行气止痛;丹参活血化瘀;山楂健脾益气,消积散瘀;大黄通腑泄浊,活血化瘀而推陈出新;甘草益气和胃,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达健脾化湿、清热化浊、活血通络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可改善TG和糖代谢紊乱,改善和加强肝脏的微循环,增加肝内血管床的数量和质量,降低脂质的过氧化反应[7];山楂叶总黄酮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水平和ALT、AST活性,降低肝指数,防止肝脏组织脂肪性病变,同时明显提高总抗氧化能力和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具有良好的防治脂肪肝的作用[8];柴胡有保护肝细胞膜,提高细胞膜磷脂含量,使肝细胞内蓄积的糖原及核糖核酸含量恢复或接近正常[9];白术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10]。

本研究结果表明,化浊消脂汤合双环醇片能明显改善NAFLD患者肝功能,降低血脂,具有较好的护肝、降脂作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草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6):325.

[2]庄辉.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11):689.

[3]林小田,王昱.脂肪肝的诊治及食疗[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5.

[4]赵培利,王玉华,刘泉,等.百赛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10):1593-1594.

[5]刘耕陶.双环醇的抗病毒与肝细胞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5):325-327.

[6]谢晶日,齐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医药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3):5-7.

[7]杨莉丽,叶红军,王慧超,等.丹参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和脂质代谢的作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15(3):144-146.

[8]刘江,童智,张再超,等.山楂叶总黄酮防治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脂肪肝的实验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127-132.

[9]陈青莲,郑祥银,黄新平.柴胡炮制品对小白鼠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J].中成药,1994,16(3):22-23.

[10]吕圭源,李万里,刘明哲.白术抗衰老作用研究[J].现代应用药学,1996,13(5):26-29.

R575.505.31;R283.661

A

1002-2619(2011)07-0998-02

1 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曹文智(1975—),男,主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

2011-01-05)

猜你喜欢
消脂双环酒精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喝对茶 助减肥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喝茶减肥正确吗?
“单环学习”与“双环学习”
聚丙烯成核剂双环[2.2.1]-庚烷-2,3-二羧酸钠的合成
消脂护肝胶囊对NAFLD大鼠瘦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双环法结合双“V”形乳腺切除法在乳房肥大整形术中的应用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