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2011-07-22 03:08贺建军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11期
关键词:竞争力民营企业战略

贺建军

一、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走国际化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

虽然各级政府部门想方设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但是由于受到中央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货币供应量受到控制,使本来贷款环境就相对较差的中小企业因此在近几年来的融资更加困难。

(二)民营企业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精髓和内涵,也是树立品牌优势的资本。任何一个想成功的企业都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传统的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普遍存在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违背以人为本的文化现象。具体表现在:浓厚的家族式经营色彩,个人独断专行,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诚信危机,打擦边球,钻政策空子,违反游戏规则以至恶性竞争;忽视激励,管理层与员工关系疏远,少有感情沟通,缺乏团队凝聚力;管理者素质普遍不高,往往是大股东、法人代表、经营者于一身,民主管理差。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引起领导者的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将会影响企业做大做强,甚至在市场形势变化和经营风险加大时,直接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三)民营企业战略模糊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需要构造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而这个管理体系是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基础的。但问题是,许多民营企业的发展缺乏一个明确的战略作支撑。没有一个战略平台,企业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那么企业的发展与管理很容易在重大问题上迷失方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战略便无从谈管理,这是无数成功企业的经验之谈。也许企业的发展还没有预期的那样坏,但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因为很幸运,但不是必然的结果。有些民营企业自认为拥有了发展的战略,但是,实际情况不然。企业战略是系统化的、严谨的,而不是一些“点子”的堆砌。因为市场与竞争的发展已经到了仅依靠个人的聪明或直觉而无法把握的程度,企业应当理性的从研究战略开始。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老板的头脑中,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概念十分模糊,好多人以为赚多少钱就是企业惟一的目标,没有战略的危害已经在很多企业突现,要么盲目自信、扩张无度,要么目光短浅、错失发展的大好机遇。

(四)民营企业没有明确的核心竞争力

竞争力其实就是企业在长期竞争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不同于竞争对手的能力,它可能是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也可能是品牌能力等等任何一方面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一般的竞争力,它应该是企业成功和保持竞争力优势的关键竞争力,是企业永葆强盛的基石。当前,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家对于核心竞争力缺乏清晰的认识,要真正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先澄清多个误区。首先,脱离企业战略就无从谈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连接在一起的,它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其次,企业的核心产品不等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有了某项核心产品,并不代表它有了核心竞争力,如同树干不同于树根一样。一旦企业的核心产品生命周期到了衰退期,企业就会面临衰败甚至导致关门破产的危险。第三,企业的局部成功因素不一定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过去促使成功的因素未必能保证企业继续获得成功。暂时的、局部的成功因素,不一定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民营企业缺乏合理的财务管理战略

财务战略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与效率。企业总体财务战略思想必须着眼于企业未来长期稳定的发展,具有防范未来风险的意识。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考虑经济周期波动情况、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并及时进行调整,以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民营企业处在高速扩张期时,现金需求量很大,为此,基本上采用扩张型的财务战略,需要进行大量的外部筹资,较多地利用负债。但是,由于资金主要用于基础建设和外延性扩大生产规模,投资回收期长,同时受到行业利润水平的限制,投资回报率下降,加上财务管理制度上的缺陷,经常是高额应收账款与高额负债同时存在,势必造成较大的财务风险。我们经常看到,一段时间内,民营企业的资本运作和资金流调度的成功与否,就成了民营企业能否稳定发展的关键。

(六)民营企业存在严重的家族式经营

据相关统计,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都居于“家族企业”。中国民营企业,成也家族,败也家族。无论在产权结构、组织基础、权力分配,还是在决策方式上,目前很多民营企业都带有明显的家族化痕迹。辩证地看,家族化管理对当前民营企业来说,具有其积极合理的一面。但是,家族化的固有缺陷决定了这种管理模式很难支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选拔的人才严重地受到限制,企业内部缺乏公平的竞争机制,科学的管理制度难以有效地得到执行,倾向于实行人治管理,外部人员发展空间极其有限,优秀人才难以留住,造成企业在更为规范的游戏规则下面临更大的风险。而治理的根本在于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是解决之道。

(七)民营企业的人才素质偏低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惟一“活”资源,企业产品和管理的创新都需要合格的人才。人才缺乏导致了中小企业产品创新和管理制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阻碍了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势头。据调查,江苏省无锡市规模以下工业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人数占5.9%,大专以下文化的人数占九成以上,其中,中专或高中文化程度的有23.1%,初中以下的达71%。而且,该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经理总体文化层次也较低,受大专以上教育的占14.5%。扬州市企业经营管理者文化程度在大学本科以上占3.5%,大学专科占16.5%,中专或高中占61%,初中及以下占19%。而苏北的宿迁市中小企业从业人员中,大学专科及以上人员仅占1.3%,中专及高中人员占5.7%,初中及以下人员竟占93%。而中小企业整体发展较好的苏州市,总经理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占48%。人才素质低下,成为我国民营企业顺利实现“二次创业”的瓶颈。

二、我国民营企业走国际化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应该更新思想观念,在推进国有企业发展的同时放手发展民营企业经济。政府各有关部门应该尽可能革除一切影响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思想、体制和政策障碍,诚心诚意的鼓励、支持和保护民营企业国际化活动。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其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国际贸易惯例、规则相适应。其次,要规范对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减少制约民营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发展的体制和行政方面的因素,健全民营中小企业的监督机构。再次,要给予民营中小企业以国民待遇,取消对民营中小企业营业范围的种种限制,打破或明或暗存在的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将民营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最后,要推进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各类中介机构发展,通过组建行业协会、商会、互助会等方式调节一定范围内的民营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并提供相关服务。

(二)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

规模经济能使企业获得降低生产成本的竞争优势。因而,要使企业进一步向海外市场水平扩张、使企业产生对外投资和跨国发展的动力。就必须追求规模经济、必须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首先,要提升现有集群竞争优势,提高技术创新优势,推进开展集群国际化经营,采用新型市场交易方式,创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或区域品牌。其次,要促进新集群产生与发展,加强企业之间的协作,降低产业进入门槛,改善外部环境,完善产业政策。再次,要强化集群之间与内部的协调,优化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结构,增强由大中小企业共生而带来的集群整体竞争优势,提高产业配套能力,防止出现民营中小企业集群过度竞争的情况。

(三)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企业素质主要包括生产技术和企业战略。全面提高企业素质要求我们:在生产技术方面,最主要的是要促进生产技术升级,提高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及产品技术含量,采用现代高科技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改造,增强民营中小企业创新意识。在企业战略方面,首先要明确企业战略规划,把战略规划提高到与企业生死存亡休戚相关的高度上来,确保企业战略规划的实施,并注意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对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地方及时加以调整;其次要培育企业家精神,在法律、制度、文化等方面为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在企业内部建立有助于企业家精神发育的文化氛围。

(四)积极开辟多种融资渠道

民营中小企业迫切需要扩大规模,增加投资,特别是需要拓宽外源融资渠道。首先,要获取银行贷款,实行统一的企业信用评估标准以及银行贷款发放条件,提高贷款发放的时效性。其次,要利用证券市场融资,支持民营中小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展壮大,同时借助国外资本市场。再次,要开辟民间融资渠道,加强金融当局的监管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资金出让者的合法权益,支持、引导、监督民间金融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采用多元方式开辟国际市场

从经营管理角度看,民营企业有多种方式进入国外市场等。如果民营企业仅仅拥有所有权优势,此时应该采用许可经营或者技术转让等契约方式开展国际化经营;如果民营企业既具有所有权优势,同时又能发挥内部化优势,则应该采取向外出口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如果民营企业同时具备了这三种优势,则采用投资方式最为有利。当企业所拥有的优势由一种逐渐变为两种或是三种的时候,相应的民营中小企业的外向国际化方式也会由契约方式转变为出口方式、投资方式。

(六)加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

加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是适应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民营企业自身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企业必须自己产生创意并且开发这个创意,自己制造,自己推向市场、自己销售、自己服务、自己筹措资金、自己支持自己。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只有抓住机遇,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竞争中获得优势。

猜你喜欢
竞争力民营企业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战略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