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静脉连接异常的双源CT诊断

2011-07-24 02:44李惠民薛建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双源肺静脉畸形

金 彪 李惠民 虞 崴 薛建平

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和肺静脉有关的病变主要包括肺静脉连接异常及肺静脉闭锁或狭窄,继发性肺静脉狭窄及梗阻可由手术引起[1-2]。儿童肺静脉异常虽不多见,但其临床症状可被主要病变掩盖,容易漏诊。一直以来诊断依赖于有创伤性的心血管造影,随着磁共振成像、多层螺旋CT及心脏超声等无创性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儿童肺静脉异常的诊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3-4]。本文主要探讨双源CT在诊断肺静脉连接异常中的价值。

方 法

1.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间经手术和(或)插管心血管造影证实的12例肺静脉连接异常病人,其中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10个月~23岁,平均6.9岁。同期经双源CT检查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为160例。

2.双源CT检查

所有病人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检查前禁食禁水6h,应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双源CT机(DSCT)完成增强后心血管成像。5例8岁及以上患者扫描前训练屏气,使其能够在扫描时配合屏气。扫描前按照标准位置放置心电导联,扫描参数为80~120 kV,60~100mAs/rot,Slice 3.0mm,扫描时间5~8s。7例5岁及以下患者自由呼吸,其中3例没有进行门控。对比剂采用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碘海醇 (欧乃派克)(350mgI/ml),剂量1~1.5ml/kg体重,注射速率 1~3ml/s,延迟15~18s,等量等速生理盐水冲洗,扫描方向从头侧到足侧,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横膈。

3.图像重建及分析

原始图像回顾性重建使用B31f medium smooth+,层厚1.0mm,间隔 0.4~0.8mm,然后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相关三维处理,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和容积显示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由两位专业医生分别作出诊断。

结 果

12例患者全部为DSCTA准确诊断(表1),其中完全性肺静脉连接异常8例,包括心上型6例(图1,2)和心内型2例(图3,4),部分性肺静脉连接异常4例(图5)。对肺静脉连接异常畸形,两位医生均做出一致正确诊断。心脏超声检查诊断正确9例,3例诊断不明确。

表1 12例肺静脉连接异常DSCT诊断

图1 病例1,女1岁,完全性肺静脉连接异常心上型。横断面(A)显示上腔静脉明显增宽,纵隔左缘肺静脉增宽;M IP(B)和V R(C)显示双侧肺静脉共干后经左上纵隔绕行汇入上腔静脉;心房水平横断面(D)显示伴发的房间隔缺损。

图5 病例9,男1岁,部分性肺静脉连接异常(弯刀综合征)。横断面(A)和冠状面重组(B)显示右侧下肺静脉汇入下腔静脉(RPV=右肺静脉,粗箭为下腔静脉)。

讨 论

双源CT在2005年北美放射学会(RSNA)年会上推出,展示了其在心血管CTA方面的优势,尤其对高心率患者的检查质量明显提高,双源CT可提供83ms的时间分辨率,使得心脏CT成像可不再受心率的影响[5],其图像运动伪影也要显著低于0.33s球管转速的单源64层螺旋CT。同时,由于双源CT具有自动螺距调节及有效心电触发这两项减少剂量的技术,加上减少扫描野周围剂量的射线滤过技术 (bowtie filter),在保持相同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的情况下,双源CT可以使用更小的X线辐射来完成检查。

儿童对射线比较敏感,CT检查时,应尽可能减低剂量,即遵循ALARA(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原则[6]。Paul等[7]提出管电压80kV 的方案,管电流根据病人的体重,最低可用17mA,新生儿用80kV,17~30mA,婴儿用 30~45mA。管电压从120kV降到80kV可减少65%的辐射剂量。用80kV的另一个优势是可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因为低管电压对碘的敏感性高于高管电压。本组病人均采用低剂量扫描方案,管电压一般采用80kV(除病例2,120kV),管电流则按病人年龄调节。结果低剂量条件下的图像均能满足诊断的要求。

与完全无创而操作更方便的心脏超声进行比较,双源CT血管造影对本组12例肺静脉连接异常的诊断更加准确,表达更加客观,但在心内畸形的诊断中,心脏超声检查仍然有更好的准确率,在病例8、11、12中,DSCTA均不能明确检出心内畸形(房缺、三尖瓣关闭不全),而心脏超声较为明确。另外要观察心脏的动态变化时需做后处理重建,不似心脏超声简单。笔者认为,双源CT主要适用于心外大血管及其连接异常的诊断,不适用于小的心内畸形的诊断。另一个适应范围是对冠状动脉异常的检查。在常规心脏超声能解决心内畸形诊断时,双源CT应偏重于心外大血管及其与心腔的连接异常的诊断。

总之,在肺静脉连接异常的诊断中,双源CT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诊断的准确率要高于心脏超声。在实际工作中,DSCT应成为心脏超声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1.Caldarone CA,Najm HK,Kadletz M,et al.Relentlesspulmonary vein stenosis after repair of 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drainage.Ann Thorac Surg,1998,66:1514-1520

2.陈树宝,主编.先天性心脏病影像诊断学.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1-197

3.Kim TH,Kim YM,Suh CH,et al.Helical CT angiography an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otal anomalous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s in neonates and infants.AJR,2000,175:1381-1386

4.Festa P,Ait-Ali L,Cerillo AG,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is the diagnostic tool of choice in the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parti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return.Int J Cardiovasc Imaging,2006,22:685-693

5.Thomas G,Cynthia H,Herbert B,et al.First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dual-source(DSCT)system.Eur Radiol,2006,16:256-268

6.Slovis TL.ALARA conferenceproceedings.The ALARA concept inpaediatric CT:intelligent dose reduction(Editorial).Pediatric Radiol,2002,32:217-231

7.Paul JF,Serraf A.Truncus arteriosus and double aortic arch.Circulation,2002,105:e170

猜你喜欢
双源肺静脉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冠状切面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弯刀综合征术后肺静脉狭窄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双源采购跳跃-扩散库存控制模型
心房颤动患者左右下肺静脉共干合并左侧房室旁道一例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
双源信号深组合导航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制导系统中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