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转复房颤及房扑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1-07-25 06:36周仁明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6期
关键词:心律窦性心胺碘酮

周仁明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上海 201601)

通过随机对照观察本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间阵发性快速房颤及房扑的住院病例,用胺碘酮(可达龙)和心律平(普罗帕酮)分别治疗,观察阵发性房颤及房扑的转复情况以及窦性心律的维持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住院患者178例,其中男117例,女61例;年龄46~83岁,平均(56.4±9.5)岁;入选标准:均为新近发生的房颤或房扑,病程均小于6个月,快速房颤或房扑,无明显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1.2 治疗方法

将178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胺碘酮观察组和心律平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可达龙150mg用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静脉注射时间在10min以上,观察20min,未能转复为窦性心律的病例,再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再观察20min,仍没能转复窦性心律的病例,可再重复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最大累计剂量为450mg。复律成功者继续服用胺碘酮0.2g,1次/d口服维持;对照组:心律平70mg加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溶液20mL,静脉注射时间在10min以上,观察20min,仍没能转复窦性心律的病例,可再重复静脉注射心律平70mg,最大累计剂量210mg。在对照组病例中,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者继续接受心律平150mg,每8h1次口服维持。对于复律成功的病例,分别在出院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复查肝功能、肾功能及甲状腺功能,并检查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

1.3 疗效判断

转复的有效率用药48h内房颤或房扑转复情况来判定疗效,完全转为窦性心律者为有效;未达转复窦性心律者为无效。两组转复速度(8h内、8h后转复成功率)组间、组内分别比较;分别观察两组在48h内复律后不同时段(1、3、6个月、1年)维持窦律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或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复律疗效的比较

用药48h内,胺碘酮治疗组复律成功率为76.4%,心律平治疗组复律成功率为34.8%,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 两组有效率比较 [n(%)]

两组48h转复率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2.2 两组转复速度比较

两组(8h内、8h后转复成功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转复速度比较 [n(%)]

观察组8h内转复成功率远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中8h内转复的成功率远大于8h后(P<0.01),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中8h内与8h后转复的成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比较

分别观察两组在48h内复律后不同时段(1、3、6个月、1年)维持窦律的情况,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情况比较[n(%)]

在相同的时间段中观察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高,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胺碘酮组有6例(6.75%)复律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室率<50次/min,静推阿托品后缓解;有2例出现长R-R间期,减慢注射速度后好转,2例出现呕吐,减慢给药速度及对症处理后好转;2例出现血压明显下降,减慢给药速度后好转;有1例出现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对照组(心律平组)有7例(7.87%)转复窦性心律后发生了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在50次/min以下,静脉注射阿托品后得以纠正;4例出现血压明显下降,减慢给药速度后好转。以上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房颤或房扑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持续越久,越可能导致心房电重构,从而更难转复,所以房颤或房扑应尽早复律[1],因此尽快恢复窦性心律并使之维持是我们的治疗目标。导管消融治疗局灶性房颤或房扑虽已成为热点,且在治疗房颤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经导管消融房颤技术尚未普及,因此药物治疗仍是大多数房颤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2]。本组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了胺碘酮和心律平治疗房颤或房扑的效果,研究结果分别显示:胺碘酮的总有效率为76.41%,心律平的总有效率为34.84%;对上述患者随访1年后结果分别显示能维持窦性心律的病例分别为(胺碘酮组)76.5%和(心律平组)22.6%,与文献报道相似[3-4]。目前,胺碘酮是抗心律失常药物中疗效较好的药物之一,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不仅如此,它还具有Ⅰ类和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特性,胺碘酮直接的作用是[5]阻断钠、钾、钙通道,通过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有助于心肌细胞稳定,因为无负性肌力作用[6],所以它可以安全用于有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这是它的优点之一[7-8];另外,胺碘酮还有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减缓心率的作用,既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液供应,又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功能[9]。心律平(普罗帕酮)是一种钠通道阻滞剂,属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具有弱β受体阻滞作用,对房颤及房扑均有肯定疗效;但它同时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对心力衰竭不利,同时可减慢心室内传导,致QRS加宽、失去传导的均质性,有增加致心律失常的危险[10-11]。心律平静脉给药血浆浓度很快下降,故几乎无肺毒性、无甲状腺及肝肾功能损害,这是它的优点;而胺碘酮副作用的发生与累积剂量有关。总之,治疗急性阵发性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使用胺碘酮还是安全有效的,但大剂量长期应用就应密切注意观察其不良反应[12]。

[1]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志,2001,29(6):327-328.

[2]黄从新,张濧,马长生,等.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0,14(5):337.

[3]BELLANDI F,SIMONETTI I,LEONCINIM,et al.Long-term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opafenone andsotalol for themaintenance of sinus rhythm after conversion ofrecurrent symptomatic atrial fibrillation[J].Am JCardiol,2001,88(5):640-646.

[4]TALAJICM,THIBAULT B.Pilot study and protocol of thecanadian trial of a trial fibrillation(CTA F)[J].N Engl JMed,2000,34(2):913-917.

[5]吴胜楠.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5):268-270.

[6]陈 湛.现代心脏病治疗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268-269.

[7]KREISS Y,SIDI Y,GUR H.Efficacy and safety ofintravenous amiodarone in recent 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experience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a general internalmedicine department[J].Postgrad Med J,1999,75(2):278-281.

[8]REIFFEL J A.Intravenous amiodarone in the managementof atrial fibrillation[J].Cardiovasc Pharmacol Ther,1999,4(4):199-204.

[9]JULIAW DG,CAMM AJ,FRANGIN G,et al.For theEuropea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odarone trialinvestigators.Random ised trial of effect of mortality inpatients with leftventricular dyfuction after recentmyocardial infarction:EM IAT[J].Lancet,1997,349(9053):667.

[10]黄建振,周清华.静脉普罗帕酮和胺碘酮序贯应用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观察[J].临床荟萃,2003,18(17):996.

[11]邹桂和,李红阳.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房颤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4,6(1):45-46.

[12]乔燕燕.静脉注射胺碘酮与心律平控制快速心房颤动的疗效比较[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3,35(5):433-434.

猜你喜欢
心律窦性心胺碘酮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如何看懂体检报告中的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窦性心律,心跳应该是多少次
消炎止痛药会增加心律异常风险
聚焦心房颤动基础研究和上游防治中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