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解读三公消费

2011-07-28 08:47本刊采编部整理汇编
西部大开发 2011年8期
关键词:接待费账单公务

◎ 文/本刊采编部 整理汇编

截至8月10日,98个中央部门中,除了外交部、国务院侨办和港澳办尚未公布之外,其余部门均已公开。

早在2010年2月27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在回答一位网友关于“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现象为什么管不住”的问题时不仅表示“应该管得住,必须管得住”,而且明确提出要用“公开透明”的办法,让任何一项行政性支出都进入预算,都要公开让群众知道。

据本刊编辑部观察,在所有中央部门中,最早公布账单的部门应该算是科技部,而最早全面公布“三公”账单的是中国工程院。

2011年4月14日,虽然科技部只在其部门官方网站上公开了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概况。但这一破天荒的举动,使科技部成为晒“三公”的第一家中央部门。 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明确要求中央98个部门自晒“三公”经费账单。从这天起,公众和媒体就开始盯紧了中央部委的官方网站,静观其“布”。随后在7月15日,科技部进一步在官方网站显著位置公布了经费决算、预算的具体数字,并对财政拨款情况作出翔实说明。

中央部门三公消费公开时间排行榜

此后,中央各部门陆续开始公布“三公”账单。

国家档案局 7月8日 187.53 470.22 70.12 727.87 143.00 520.67 76.50 740.17 12.3↑审计署 7月11日 617.72 1229.65 657.42 2503.79 617.00 1205.06 865.00 2687.06 183.2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7月12日 158.32 137.47 5.84 301.63 140.00 86.24 18.00 244.24 ↓57.39民政部 7月13日 415.04 544.75 152.40 1112.19 436.17 528.99 149.36 1114.52 2.33↑文化部 7月13日 1466.61 1292.18 633.82 3392.61 1701.95 1300.41 686.33 3688.69 296.08↑全国妇联 7月13日 292.84 196.92 30.00 519.76 292.84 192.98 30.00 515.82 ↓3.94财政部 7月14日 2026.81 1776.73 368.47 4172.01 2636.16 1747.91 368.47 4752.54 580.53↑商务部 7月14日 5798.39 264.49 108.53 6171.41 5315.20 205.08 103.79 5624.07 ↓547.34国家知识产权局 7月15日 1313.49 367.61 144.73 1825.83 1603.77 360.10 178.01 2141.88 316.05↑国家发改委 7月15日 1908.20 732.13 565.78 3206.11 1628.08 714.55 639.46 2982.09 ↓224.02交通运输部 7月15日 1238.97 8256.08 959.94 10454.99 1269.57 8871.75 855.17 10996.49 541.50↑农业部 7月15日 4853.68 15140.20 3655.68 23649.56 4938.15 15108.84 3755.68 23802.67 153.11↑监察部 7月15日 342.91 480.69 302.96 1126.56 504.06 439.28 311.06 1254.40 127.84↑卫生部 7月15日 1307.13 2599.23 390.08 4296.44 1492.78 2667.09 506.98 4666.85 370.41↑水利部 7月16日 1075.78 9994.24 951.86 12021.88 1196.10 8371.53 948.39 10516.02 ↓1505.86中国地震局 7月17日 566.31 4108.12 1692.82 6367.25 648.67 3710.42 1411.28 5770.37 ↓596.8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7月17日 440.25 241.84 26.07 708.16 427.00 316.54 13.95 757.49 49.3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7月18日 523.30 452.54 123.84 1099.68 572.00 515.48 125.00 1212.48 112.8↑

公布时间恰周五 账单内容多笼统

也许是巧合,本刊观察发现,率先公布“三公”账单的部门,多为人们印象中的“清水衙门”。

在科技部和中国工程院之后,一周内,国家文物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档案局、中医药局、中科院、国家行政学院、社科院、新闻出版总署、外文局、文化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18个部门陆续进行了公布。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展开了对“三公”账单公布内容、单位公布数量多少等话题的热议,其中“实权政府部门公布进度缓慢”的社会舆论占据上风。

也许是对这种社会舆论的回应,在7月15日(周五)这一天,有6个政府部门集中晒出“三公”账单。

不过,也有媒体表示,选在周末扎堆公开,主要是可以避开社会舆论的集中关注。而本刊分析发现,截至8月10日,共有25个中央部门选择周五扎堆公开。

7月8日(周五)晒出账单的有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11个部门;7月15日(周五),有国家知识产权局等6个部门公布账单;7月22日(周五)则有中国贸促会等7个部门;7月29日则有中国华侨联合会公布出来。

账单公布时间的巧合性和公布内容的笼统化,成为公众挑剔的关注点。

全国人大代表叶青就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示,这些单位选择了临近周末的时间,甚至快下班时才公布“三公”经费,也体现了其技巧性:因为周末关注度小了,“挨骂”的可能性也就小了。

各家部门有详略 账单内容不统一

7月11日,审计署公布了去年“三公”经费预决算和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这也是目前所有部门中,公布内容最详细易懂的一份账单,不仅告知了公众“三公”经费到底用在了哪些地方,还公开了其公务车编制和实有数,这在中央部门中开了先河。

有网友评价说,这是最透明的“三公”账单了。“审计署作了一个表率。”全国人大代表叶青指出,在社会和舆论的聚焦之下,审计署已公布的这么详细,其他部门也应效法。“其他部门敢不敢公布的这么细?如果再想蒙混过关,如何面对公众?”

国家粮食局 7月18日 212.88 255.56 136.39 604.83 199.84 274.30 199.68 673.82 68.99↑国家人口和计生委 7月18日 470.54 193.70 262.96 927.20 494.01 184.23 278.25 956.49 29.29↑人社部 7月18日 857.33 584.01 353.04 1794.38 833.32 653.09 363.75 1850.16 55.78↑国家邮政局 7月18日 378.00 1048.84 670.94 2097.78 378.00 957.22 649.16 1984.38 ↓113.4中央党校 7月18日 183.50 328.80 59.93 572.23 183.50 352.56 59.93 595.99 23.76↑国家林业局 7月18日 1273.75 2214.45 787.78 4275.98 1683.01 1504.13 671.10 3858.24 ↓417.7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7月19日 554.92 5162.10 882.45 6599.47 524.40 4721.25 842.21 6087.86 ↓511.61国家民委 7月19日 536.58 1826.60 1412.52 3775.70 590.32 1724.05 1450.84 3765.21 ↓10.49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7月19日 413.93 430.84 112.56 957.33 414.00 538.41 140.00 1092.41 135.08↑国家统计局 7月19日 1310.84 7190.54 3126.47 11627.85 1406.27 6839.53 3139.38 11385.18 ↓242.67中国民用航空局 7月19日 2007.94 4894.91 2443.53 9346.38 1452.22 5016.81 1995.75 8464.78 ↓881.6中国红十字总会 7月19日 107.00 30.00 15.00 152.00 107.00 41.16 3.00 151.16 ↓0.84宋庆龄基金会 7月19日 60.33 38.18 175.12 273.63 47.00 38.42 314.20 399.62 125.99↑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 7月19日 156.09 127.01 44.67 327.77 131.53 131.04 50.48 313.05 ↓14.72国家广电总局 7月19日 2812.18 4553.47 1310.85 8676.50 2463.79 4493.95 1522.58 8480.32 ↓196.18国土资源部 7月20日 1141.00 1326.25 1270.28 3737.53 1291.72 1200.54 1294.23 3786.49 48.96↑国务院扶贫办 7月20日 55.69 56.86 32.39 144.94 60.00 55.89 32.40 148.29 3.35↑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7月20日 320.86 581.55 665.73 1568.14 294.80 451.22 333.21 1079.23 ↓488.91中国气象局(含全国气象部门)7月20日 1838.28 16940.73 3959.54 22738.55 1348.21 16564.09 3448.63 21360.93 ↓1377.62国家海洋局 7月20日 992.20 4508.26 4283.85 9784.31 992.20 4418.09 4283.85 9694.14 ↓90.17

同样,国家自然基金委、卫生部、水利部、广电总局、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部委,都对“三公经费怎么花”附上了较长的说明文字,原因都很具体。

从公布的账单内容中,记者梳理了具有部门职能特色的账单之“最”。

——“地域最广”的是中国地震局的账单,表格中详细列出了各个省、市、自治区地震局的支出情况。

——最“光膀子上阵”的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账单,其中中国消费者协会等5家事业单位和商标局的出国出境预算拨款、车辆购置费都为零。

——最“天灾人祸”的是国家粮食局的账单,公布2010年因公出国(境)费212.88万元,比2010年预算数增加13.04万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10年参加国际会议和培训团组增加,另外一个团组由于受火山灰影响,不能正常回国,经费超出了预算。

也有一些账单看起来过于“简洁”,中国工程院、国家邮政局等部门并未就“三公”经费进行详细解释说明,只有一张表格和短短的注释。

“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吴君亮认为,我国政府的公开预算的账单应该更细、更全面、更有针对性,不要停留在只公开“类”、“款”层面,应向“项”、“目”方向“进化”。

部分账单受质疑,引发舆情热浪高

现在社会舆论在对公开“三公”经费拍手欢迎的同时,质疑之声也不少。

在所有已公布账单中,国家税务总局以2010年决算超21亿元引起社会关注。

7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三公”经费数据显示,2010年国税系统“三公”决算达216631.68万元,在已公布“三公”的中央部门中开支最大。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148623.6万元,公务接待费66587.15万元,因公出国(境)费1420.93万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 7月20日 3052.54 2633.18 912.15 6597.87 3275.68 2571.84 1592.78 7440.30 842.43↑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7月20日 319.73 263.77 92.05 675.55 472.81 227.58 126.76 827.15 151.6↑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研究室7月21日 121.76 299.85 16.85 438.46 129.00 294.00 17.00 440.00 1.54↑体育总局 7月21日 15432.00 939.76 376.02 16747.78 16568.01 966.93 688.64 18223.58 1475.8↑环境保护部 7月21日 861.46 1132.54 610.10 2604.10 876.63 1099.90 669.82 2646.35 42.25↑国务院参事室 7月21日 280.89 47.52 36.60 365.01 281.60 49.00 40.00 370.60 5.59↑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7月21日 607.90 49.78 1229.53 1887.21 607.90 34.30 1229.53 1871.73 ↓15.48海关总署(含全国海关系统)7月21日 1100.87 45779.33 3420.90 50301.10 2619.00 45026.17 3573.26 51218.43 917.33↑中国作家协会 7月21日 286.26 164.30 59.57 510.13 337.00 169.95 55.00 561.95 51.82↑中国保监会 7月21日 362.87 2263.95 1042.18 3669.00 368.53 1298.77 1107.10 2774.40 ↓894.60国家能源局 7月21日 795.26 35.28 76.02 906.56 806.00 50.72 136.30 993.02 86.46↑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7月21日 1027.83 256.34 432.96 1717.13 1064.33 273.38 440.10 1777.81 60.68↑中国银监会(含全国银监系统)7月22日 1693.19 23359.26 3192.95 28245.40 1740.11 22571.62 3395.00 27706.73 ↓538.67国家税务总局(含国税系统)7月22日 1420.93 148623.60 66587.15 216631.68 1543.06 145588.31 66703.50 213834.87 ↓2796.81国家信访局 7月22日 8.99 72.53 16.73 98.25 39.47 108.78 17.20 165.45 67.2↑国家外国专家局 7月22日 308.72 99.99 288.18 696.89 315.21 98.51 326.09 739.81 42.92↑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7月22日 3963.80 272.03 473.55 4709.38 4338.98 356.17 752.54 5447.69 738.31↑中国证监会 7月22日 591.27 1964.36 771.75 3327.38 747.16 1683.60 821.92 3252.68 ↓74.70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均居已公布的88个部门之首。

对于“三公”开支如此高的原因,国税方面解释称,由于国税系统实行垂直管理,“三公”经费中央财政拨款预算数和决算数,包括国税系统所属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截至2010年底,国税系统共有3567个预算单位。“平均到每个人身上‘三公’费用并不高。”有关人士这样解释。

计生委因公出国费用比例高引起网民质疑。在计生委的“三公”账本中,2010年的实际花销、2011年的预算数都逼近500万元,超过“三公”经费总额的五成。

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学者、公共问题专家舒可心认为,有质疑是正常的,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同样备受争议的还有中国科学院,账单显示中科院去年公务接待费为9995万元,平均每天接待费为27万元,在众多部门中“鹤立鸡群”。不少公众讽刺说,“中国科学院改称‘接待办’,科学家改行公关员”。

面对“为何特别高”的质疑,中科院做出解释:公务接待费包括内宾的公务接待和外宾的公务接待,由于国际科技合作交往比较频繁,外宾公务接待费较大。

扶贫办公布的信息显示,去年该办人均“三公”为10816元,为目前公布人均“三公”的部门中最高。扶贫办的说法是,这些经费主要用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接待国外来访团组。从公布了具体人数的部门看,去年以在职员工为基数,国家统计局人均“三公”为5353元,国家知识产权局人均5093元,中科院人均4610元,农业部人均2500元,交通部人均1940元,卫生部人均476元为最低。

国务院国资委 7月22日 2699.89 1607.55 334.31 4641.75 1381.37 1227.48 251.78 2860.63 ↓1781.12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7月23日 2867.71 27781.58 11236.59 41885.88 2396.20 26981.78 11384.66 40762.64 ↓1123.24铁道部 7月23日 400.54 507.35 162.12 1070.01 374.53 551.24 164.01 1089.78 19.77↑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7月24日 538.13 83.31 56.70 678.14 475.00 49.00 68.00 592.00 ↓86.14国家旅游局 7月24日 202.87 343.00 285.98 831.85 202.87 336.14 280.26 819.27 ↓12.58中国人民银行 7月24日 1999.66 301.18 122.25 2423.09 1999.84 369.58 122.26 2491.68 68.59↑国家外汇管理局 7月24日 576.00 261.00 29.90 866.90 576.13 233.82 46.81 856.76 ↓10.14国家物资储备局 7月25日 120.74 2094.85 1193.76 3409.35 100.00 1734.57 1193.54 3028.11 ↓381.24国家宗教事务局 7月25日 200.93 132.94 379.35 713.22 216.17 129.62 408.00 753.79 40.57↑国务院法制办 7月25日 97.60 154.00 33.08 284.68 97.60 170.00 38.00 305.60 20.92↑国家电力监管委 7月25日 70.06 853.08 79.80 1002.94 181.61 942.02 85.37 1209.00 206.06↑公安部 7月25日 2688.03 13077.44 2371.01 18136.48 2281.00 12428.82 2155.42 16865.24 ↓1268.24国务院三峡办 7月26日 141.46 122.31 16.93 280.70 78.60 128.87 17.00 224.47 ↓56.23司法部 7月26日 412.96 907.75 164.47 1485.18 413.13 829.00 112.84 1354.97 ↓130.21最高人民检察院 7月27日 359.23 554.78 166.59 1080.6 322.31 524.19 232.56 1079.06 ↓1.54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7月28日 83.59 4487.55 57.34 4628.48 100 4384.27 62.97 4547.24 ↓81.24中国侨联 7月29日 325.20 240.31 362.81 928.32 204.47 213.64 337.18 755.29 ↓173.03全国政协(含政协机关、中华职教社、黄埔军校同学会、欧美同学会、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10个所属财政补助事业单位)7月30日 590.32 251.44 325.03 1166.79 802.41 307.33 406.60 1516.34 349.55↑外交部国务院侨务办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中国红十字总会2010年接待费15万元,支出总数高于往年,而由于“郭美美事件”的影响,其可信度也被社会质疑。

中国红十字总会称,2010年由于国内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地方政府及各地红十字会来总会汇报灾情和商讨救灾工作的人员相应增加,当年接待费实际支出达到15万元,超出预算部分已在财政经费的公用经费中调剂使用。今年“三公”预算151.16万元,其中接待费预算由15万元降至3万元,在目前已公布的部门中最低。

对于这次“三公”经费的公开,公众的关注点非常广泛,有对信息公开的赞许,有对数据的疑问,也有对后续举措的关注,体现出人民群众对“三公经费”需“更细”、“更广”、“更深”、“更快”的期待。

“从理性来说,人民不是不让政府花钱,只要花得合理就行了。只要真正需要,人大也真正履行职责、审核通过预算了,就可以。”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学者、公共问题专家舒可心说。

对此次自上而下的财政信息公开,舒可心认为意义深远。“从政府财政公开这一刻起,才是从制度上真正承认政府在花人民的钱。我认为这是我们党 、我们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实践。”

猜你喜欢
接待费账单公务
在宋代擅用“公务马”要严惩
账单式小康
账单式小康
新时期做好公务接待工作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八项规定精神
———公务接待
闽南妈妈的“生娃”账单
科技部去年"三公"支出1962万元 较预算数减少近半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一个贫困村,三年花掉150余万元“接待费”
公务接待出新规,彰显制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