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国庆,李 明
河北省滦县人民医院骨一科,河北滦县 063700
脊柱骨折多由间接外力引起向上传至胸腰段所致;临床上胸腰段脊柱骨折多见。脊柱骨折可以并发脊髓或末尾马尾神经损伤,病情严重者可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临床治疗胸腰段脊柱不完全爆裂骨折多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固定,即固定伤椎以及与伤椎相连的正常椎体,该方法治疗的患者术后容易出现断钉及相邻正常节段的退变[1]。本文笔者采用单节段伤椎固定治疗脊柱不完全爆裂骨折20例,观察治疗效果,并评价其近期及远期疗效。
选择我院2006年6月~2010年3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6~49岁,平均(40.5±3.6)岁。全部患者经CT检查明确椎弓根及椎管内内骨块移位情况,并且伤椎的椎弓根完整,单侧终板损伤。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后路单节段伤椎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固定,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伤椎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观察组 给予经后路单节段伤椎固定治疗。患者取俯卧位,给予全身麻,腹部悬空,牵引下在胸腰段后背部加压手法复位,C形臂机透视观察伤椎体前、中柱高度恢复情况。以伤椎为中心取后正中切口,显露双侧椎板直至关节突外缘,C形臂机透视下椎板完整侧拧入椎弓根螺钉,然后在伤椎终板损伤侧的相邻椎体上置入椎弓根钉。C形臂机下X线显示复位良好后拧紧螺母固定。固定完毕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椎板间植异体骨融合,并给予负压引流。术后给予镇痛治疗3 d,2~3 d后拔除引流管。术后1年后取出内固定材料。
1.2.2 对照组 采用标准的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手术方法参考文献[2]。
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周及术后3、6、9、12个月时行脊柱正侧位X线片,观察伤椎后凸角度(伤椎上终板与下终板成角),记录术前、术后1周、12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置钉困难情况,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s)
组别 例数2020观察组对照组P值手术时间(min)90±1895±23>0.05术中出血量(ml)190±55192±61>0.05
两组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两组术后伤椎后凸角均较术前改善明显,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伤椎后凸角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伤椎角度伤椎后凸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后凸角度比较(±s,°)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术后 1 周比较,﹟P>0.05
?
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VAS评分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伤椎角度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术后 1 周比较,﹟P>0.05
观察组对照组P值组别 例数2020术前7.5±1.67.2±1.3>0.05术后1周1.9±0.8*2.2±0.7*>0.05术后12个月1.8±0.8*﹟1.9±0.9*﹟>0.05
两组患者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无内固定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出现螺钉断裂情况,对照组术后1年内出现螺钉断裂2例,1例患者出现邻近节段退变,未有其他并发症。
目前临床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较常用的术式是短节段伤椎固定,通过伤椎体近、远端椎体的螺钉及固定棒,撑开前后纵韧带对骨折椎体间接复位,但是固定棒或螺钉的应力较高,术后出现断钉情况,也有作者认为短节段螺钉固定患者术后可引起邻近关节退变等严重情况[1]。单节段固定治疗只需要固定一个脊柱运动单元,固定棒较短节段固定短,承受应力相对增强,不易发生螺钉或固定棒断裂;此外单节段固定撑开前后柱时应力直接作用于伤椎损伤侧终板相连的前后纵韧带,固定撑开力强于短节段固定[3]。本文观察组患者采用单节段固定,术后1年内未出现断钉现象,而对照组术后1年内出现2例患者螺钉断裂;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年随访伤椎后凸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单节段固定纠正伤椎后凸角可达到短节段固定的效果。
有研究显示,脊柱爆裂骨折患者内固定取出会导致后凸矫正的丢失,但是该情况多发生于完全脊柱爆裂患者,可能是由于椎体内植骨不够,椎体塌陷导致[4],本文两组患者术后去除固定后后凸角度与术后1周无明显差异,可能与本文选择病例均为不完全爆裂骨折有关。此外,本文患者术后随访时间稍短,至于去除固定后远期是否影响后凸矫正的丢失尚需长期的随访证实。动物学实验研究显示脊柱伤椎单节段固定与短节段固定比较,除前屈活动不足外,其他方面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单节段固定的初始稳定性提供了实验依据[5]。
对于单节段固定的手术适应证,笔者认为AO分型A3.1、A3.2的脊柱不完全爆裂骨折适用,但是椎体骨折压缩不应超过正常椎体高度的60%,因为压缩过大时需要器械复位,单节段手术操作难度大,不易恢复伤椎高度。研究表明脊柱骨折患者邻近节段退变的概率随着固定节段的增多而增高[6],本文对照组患者术后随访中1例出现邻近节段退变现象,观察组无一例有退变倾向。但若考察两组在邻近节段退变方面的差异,还需要进一步的随访证实。
总之,对与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患者经椎弓根单节段固定,创伤小,伤椎后凸角度纠正与VAS评分与短节段固定效果相近,且固定节段较少,邻近椎体退变少,可作为一种临床选择。
[1]朱旻宇,池永龙,黄其杉,等.后路单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07,12(5):383-387.
[2]陈志刚,周广鑑,吕书军,等.胸腰椎爆裂骨折两种后路术式的疗效比较[J].实用骨科杂志,2009,15(11):804-806.
[3]曾忠友,程新财,张建乔,等.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探讨[J].脊柱外科杂志,2010,8(3):168-171.
[4]Wang ST,Ma HL,Liu CL,et al.Is fusion necessaryfor surgieaUy treated burst fractures of tlletiloraco lumbar and lumbar spine:a prospective,randomized study[J].Spinea,2006,31:2646-2653.
[5]魏富鑫,刘少喻,赵卫东,等.单节段与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1):46-50.
[6]Umehara S,Zindrick MR,Patwardhan AG,et al.The biomechanical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hypolordosis in instrumented lumbar fusion on instrumented and adjacent spinal segments [J].Spine (Phila Pa 1976),2000,25(13):1617-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