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对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影响

2011-08-03 10:35苏海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6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低血压

苏海燕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清远医院,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00)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中常用的一种将血管吻合的外科手术,通常是将桡动脉和头静脉进行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从而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如果动静脉内瘘发生闭塞,将会影响血液透析的进行。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0%~40%[1]。本位通过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和动静脉内瘘闭塞之间的关系,研究低血压对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影响,从而减少动静脉内瘘发生闭塞的比率,保证患者的生存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50例患者中男性占29例,女性占21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为(47.17±15.64)岁;平均透析龄为49个月;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6例,其他肾病5例。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占28例,女性占22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为(48.04±19.42)岁;平均透析年龄48个月;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33例,其他疾病7例。

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者平均动脉压相比血液透析前下降达30mmHg以上,反复发作≥3次,并且伴随哈欠、抽筋、恶心、呕吐、肌肉痉挛、视力模糊等相关症状。

1.2 方法

各组患者均采用聚砜膜透析器,面积在1.7m2,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对患者进行透析,透析液流量为500mL/分。对实验组中发现的低血压患者,提高其透析液钠浓度,将透析液温度降至35.5~37.0℃,停止超滤,减慢血泵转速,降低患者体外循环血流速度,让患者处于头低臀高的体位并吸氧。仍然无效的患者要对其进行生理盐水或高渗液体的输液。对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的时间进行统计,将5min内血压恢复正常的患者列为甲组,将10min内血压恢复正常的列为乙组,将20min内血压恢复正常的患者列为丙组,观察其动静脉内瘘闭塞情况。对照组患者正常完成透析。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出现低血压症状的患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胸闷、出汗乏力等症状。对于实验组患者中的低血压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手段后,对其血压恢复时间和动静脉内瘘闭塞情况统计见表1。

表1 患者比较表

对实验组的护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对血液透析时出现低血压症状的患者,采用恰当手段在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的血压情况,因为低血压的时间越长,越容易造成动静脉内瘘闭塞,实验组表明,5min血压恢复的甲组,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概率最低,仅为33.3%。而血压恢复时间较慢的丙组,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达到80%。同时研究发现要降低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率除了维持补液外,还务必要注意超滤脱水量与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关系,通过减少超滤脱水量、延长透析时间发现可大幅度的降低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动静脉内瘘闭塞现象。对照组患者没有出现低血压症状和动静脉内瘘闭塞现象。组间在发病率方面进行卡方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由于目前经济水平的限制和移植肾源的缺少,血液透析作为一种挽救肾功能缺失患者生命的手段,是当今较为主要的医疗方法。而作为血脉通路的动静脉内瘘,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命线。一个通畅的动静脉内瘘是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条件[2]。本组案例,实验组患者中虽然采用合理护理手段缓解了低血压现象,但仍然出现动静脉内瘘现象,血液透析时出现动静脉内瘘闭塞现象,和患者的低血压现象有一定关系。从实验组研究表明,低血压恢复的时间快慢与动静脉内瘘闭塞是有一定相关性的,血压恢复较快的甲组,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概率仅为33.3%。而低血压恢复正常时间较慢的丙组,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概率高达80%,从而可以看出低血压恢复时间与动静脉内瘘闭塞是有非常直接的相关性,且研究表明,相应减少超滤脱水量、延长透析时间也是保持血压稳定的一个有效方法。

经分析,认为出现低血压现象时,血压下降,导致血流缓慢,容易在动静脉内瘘吻合口处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3]。由低血压导致患者内瘘处血流量不足,血管在反复抽动的过程中对血管壁造成损伤,也容易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现象的发生。另外,低血压减弱了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导致血管弹性回缩,血管壁黏膜发生粘连,进而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在发现动静脉内瘘闭塞后,应及时对内瘘是否震颤进行检查,如果动静脉内瘘震颤现象消失并且患者感到疼痛,应立即采取相应护理方案。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低血压现象,医护人员应及时重视,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尽快让患者恢复正常血压,以减少低血压导致的动静脉内瘘闭塞现象的出现,对血液透析治疗造成影响。本组案例中,对实验组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患者采取停止超滤,通过注射一定的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等补液手段[4],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控制大部分患者的血压,避免患者血压出现继续下降的情况,保证了血液透析的充分性,对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了最大的保护,使血液透析得以继续进行。

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现象容易导致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时刻注意低血压现象的出现,并对其采取良好的医疗措施,尽快恢复患者血压情况,保证患者动静脉内瘘的通畅,降低内瘘闭塞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1]洪霞,林勇.低血压对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233-234.

[2]朱向军,吴以连. 动静脉内瘘闭塞原因分析[J].河北医学,2003,9(1):78-80.

[3]尹应芳,蒋志嵩.动静脉内瘘避免初期24小时内闭塞25例分析[J].华中医学杂志,2006,30(2):33-34.

[4]宁春莎,肖海清,何计南.血液透析中低血压致内瘘闭塞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4):18-20.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低血压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超声引导下二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效果观察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宫颈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