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影艺术中的邮递员影像——以《那山那人那狗》、《邮缘》、《邮差》、《香巴拉信使》为例

2011-08-15 00:50刘建芳
电影评介 2011年23期
关键词:邮路邮递员邮差

最早的邮递员,在世界上被称为“信使”或“邮差”。《邮票发明人罗兰•希尔》是英国于1979年发行的一套邮票,总共4枚,其中一枚“19世纪的邮差”就再现了19世纪初英国的邮递员形象。

一、邮驿之发展

在邮政发展史上,世界各国邮政一般都经历了古代邮驿、近代邮政和现代邮政三个发展阶段,并且这三个阶段的划分大体上与封建社会、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和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划分相一致。

古代邮驿始于奴隶社会盛于封建社会。邮是步传,驿是马传。邮驿被引申为传递信件。埃及在公元前20世纪前后就建立了传令组织。11世纪古希腊进人奴隶社会后为了与同盟城市或敌对城市保持联系,在市都安排有“送信者”。开始时,送信者多为步行,后来设立驿站,每个驿站都备有马匹。据甲骨文记载,我国古代邮驿最早产生于商周时期。古代邮驿,政府利用邮车、快马、车、船传递官府文件,并在邮路设置邮亭,以分段接力的方式建立起四通八达、密如蜘网的官方邮驿系统。

近代邮驿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邮政作为对社会开放的、以传递信息函为主的官方通信机构,在欧洲开始于17世纪初期。此前世界各国大都出现过形态各异的私营邮递组织。早先邮驿是专门为官府服务的,民间通信最初是派专人传递或者托人捎带。随着人们相互之间信件交往的增多,邮政组织成为有利可图的事业,私营邮政业因此得到发展。13世纪法国巴黎大学开办了专门为学生送信和邮递包裹的组织。到1874年,为沟通各国之间的联系,有22个国家在瑞士组建了邮政联盟,并于1878年改名为万国邮政联盟,近代邮政由国家专营,采用邮资预付制度并发行邮票,而基本资费采用了均一邮资制。主要的运输工具为火车、汽车和轮船。

现代邮驿开始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在现代邮驿阶段,各国基本上都实行国家专营邮政。邮政业务领域和服务项目不断增多,许多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如高速火车、飞机、轮船,运输工具多为火车、汽车和轮船。

二、邮票的视觉传达

很多国家发行邮票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邮票的主题从历代国王画像到如今的多样化主题,如名人、技术、艺术、文化、植物、建筑和运动盛事等等。同时邮票的视觉传达设计内容还包括邮票图案、邮票上的国名、版铭等,经过设计师的精心绘制与加工,就会成为既符合邮资又具有艺术魅力的邮票了。

邮票设计很重视面值的表现,许多邮票就以面值数字作主图。面值数字展现在票面上的形态是独一无二的,它以数字简洁直观的形态凸现了邮票的艺术特征。

著名导演桑弧于1984年导演的电影《邮缘》中,青工大森对乡邮员信口开河说自己爱好集邮,引得熟悉本行的周芹想看看他的杰作。大森为了交差,四处奔波 ,勉强凑拢一册邮票,请周芹欣赏。周芹看后默默离去。大森茫然,百思不解。几经探询,方知自己才疏学浅 ,贻笑于人。大森深感羞愧,决心从头学起。他渐渐迷上集邮,并在集邮中增长了很多知识。他的行动换得姑娘的谅解。丝绸公司举办厂际青工知识竞赛,工会干部老韩临时指派大森滥竽充数,填补空档。上场时,领队要他免开尊口,避免失分。谁知赛题竟与集邮有关,大森对答如流,为本厂夺得第一,赢得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邮票的美给我们带来形象、色彩、空间的感知美,带来情感共鸣之美,带来回忆和想象之美,欣赏邮票就是人的心灵在美的活动中和谐运动,使人产生高度的快感,从而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三、邮递员与交通工具

在各国邮政开办之初,邮递员都是步行送信的。 2005年德国发行一套《邮政》纪念邮票,其中一枚的图案就是一个在冰天雪地里跋山送信的邮递员; 1976年8月,泰国发行的一套《邮递员制服》邮票中,展现的是1883年邮递员穿戴的那枚邮票,图中的邮递员是光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邮递员后来送信有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1、自行车

邮递员的交通工具,用得最多的是自行车。

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记载:1839年苏格兰爱丁堡一个叫麦克米伦的工匠,才是蹬踏式脚蹬驱动自行车的发明人。

1911年,上海邮政总局从英国购买100辆自行车,开始用自行车投递邮件。这时自行车作为一种日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开始第一次投入到城市公用事业之中;自此,上海的自行车开始有了私用和公用之分,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公用自行车一直是许多特殊行业的必备工具之一。1933年。自行车进入上海所有的电影院内,作为一种特殊作用,成为“电影跑片员”的交通工具。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自行车已成为上海中产阶层所拥有的经济便利的主要交通工具。邮政局、电报局、电话公司、公用局、警察局等众多机关,为提高办事效率,纷纷为属下员工配备标志、颜色统一的自行车。

大约在1906年,北京城内的邮局使用了自行车,但骑自行车的并不是邮递员,而是检查信件投递及开筒情况的稽查员。直到1909年,北京城才开始有邮递员骑自行车,这之后,上海、天津、武汉、南京等城市的邮递员也陆续配置了自行车。但至民国时期,骑自行车投递的邮递员还是少数。发展到今天,大部分邮递员也还是骑自行车投递的。

《邮缘》影片中的周芹就是一个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的邮递员。影片讲述的是女邮递员周芹与青工丁大森之间恋爱、学习、进步的故事。套用今天的语言讲,是部励志片。电影《邮缘》最大的意义,就是使得邮政投递员的形象登上了银幕。

荣获1996年奥斯卡金像奖的《邮差》,取材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聂鲁达的真实经历。这个故事的时间地点是真实的,聂鲁达因国内军人政变而流亡海外,曾在意大利内格拉海岛定居过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还完成了巨作诗歌总集。影片邮差就是从这个背景展开故事情节的。影片中,邮差马里奥骑着自行车越过崎岖的小路,去给聂鲁达送一封封读者写给他的信。影片一次次地展现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以及那条弯弯曲曲的小邮路和自行车车篮中的信件,聂鲁达隐居期间与邮差马里奥相交成为好友,在他的影响下,马里奥不但抱得美人归,他的世界观乃至整个人生都发生了改变,影片以细致的情感描绘和浓郁的人文关怀感动了观众。

2、马

根据劳动模范乡邮员王友顺真实事迹改编,俞钟导演的电影《香巴拉信使》,周围都是大山,没有正规公路,车辆难以通行的地方,乡邮员王大河只能用马来运送邮件。为了不耽误藏区孩子求学,邮差王大河昼夜赶路,拉着马尾巴冲过泥石流,及时将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考生家中;为了使患白内障的老百姓尽快得知免费复明手术的消息,他带病上路,风雨兼程牵着那两匹马送达通知,自己却病倒在乡卫生院。他所做的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却给村民们带来极大方便,同时邮差王大河也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村民的生活和命运。在这样的山里,王大河坚持了20多年,靠着乡邮员和这两匹马的脚步,连起外面的世界。

四、邮路

邮差一般有步差、自行车差、骑差、马车差、手车差,这多数与邮路有关。西部地区因道路崎岖不平,多沙漠及山川,以步差及骑差为主。骑差的骑具可分为骆驼、马、骡、毛驴等。邮路可分为马班邮路、跨江邮路、水上邮路、高原邮路、火车邮路、汽车邮路、航空邮路。

影片《香巴拉信使》刻画了一条马班邮路,乡里还没有通电、通电话,邮路是村寨对外联络的唯一途径,而那条邮路,周围都是大山,平均海拔4000米,雪山,岩石,美丽得让人窒息——可是没有人烟,陪伴邮差王大河的只有两匹马,邮差必须历尽千辛万苦,跋山涉水,才能依限到达目的地,完成任务。

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真切的反映了当时乡邮员的邮递之途。影片讲述了八十年代的湖南乡村里,年老多病的老邮差即将退休,由儿子接班。第一次去送信,老人不放心,便陪他一同去。漫漫山路上,父子俩头一次这么长时间在一起,在旅途中因相处的时间少而造成的隔阂渐渐消失,而山民们对老邮差所表现出的热情使儿子渐渐理解了父亲一生努力的真实含义。八十年代的中国处于相对落后时期,交通不发达。那条山路,高低不平,曲折陡峭,父子二人就在这条乡邮路上来来回回。《那山 那人 那狗》的基调是绿色,以湘西山青水绿的秀丽景色作为背景,南方乡村的风景在迂回曲折的山村小路上延伸,景物线条柔和而干净。大自然的远景中,父子俩成为在大山中穿越的两个小点,即使是中近景,也采用广角方式使他们迅速远去,如同纸飞机一样,在山谷中自由地飞翔。全片如一幅从容舒缓的水墨画,深山、梯田、小溪、青松和曲折蜿蜒的山路构建出一幅令人向往的乡村生活图景。全片长镜头跟随着父子俩在树林、梯田、山顶间的行走轨迹,如长长曲曲的山路静静地铺排开来,在悠闲自如、平平淡淡中熔铸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意境。

邮政工作传播文化,传递人间信息,直接服务社会大众,确实更易产生打动人心的故事。从六十年代初的歌曲《歌唱光荣的八大员》,到八十年代的小说《信使之函》,到电影《邮缘》、《那山那人那狗》、《阳光天井》,直到2007年的《香巴拉信使》,以及以《咱们炊事班》、《候车大厅》等为代表的情景喜剧。邮政的文学艺术形象,正被群起使用,成为新的热点,随着王顺友、尼玛拉木等邮政杰出人物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作家、艺术家来挖掘邮政题材,塑造出更多的邮政人的艺术形象。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第11卷),编委会编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

[2]《中国古代邮驿》[M],刘广生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1986年版。

[3]《中国邮差》[J],华夏人文地理,高铭,郭铁流,2004年。

[4]《邮票再现中国历史上的今天》[M],胡志立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7月。

[5]《近观欧美邮政》,上海集邮,2008年第四期。

[6]《邮传万里——驿站与邮递》,王子今著,长春出版社,2004年。

[7]《中国现代交通史》,周谷城主编,张心徵著,上海书店,1990年版。

猜你喜欢
邮路邮递员邮差
帮大鸟邮差送信
36万里山区邮路云和月——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赵明翠
老邮差帕哩的故事
其美多吉: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
快乐的邮递员
繁花邮路
两个邮递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