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暇居随笔(二则)

2011-08-15 00:49湖南聂鑫森
辽河 2011年9期
关键词:王夫之玉兔草堂

湖南/聂鑫森

玉兔赋

余生也晚,又因远离大都市,自然无法一睹梅兰芳脍炙人口的《贵妃醉酒》。可喜的是梅公子葆玖得其衣钵。我曾在电视上观看过他的演技,可谓眼福不浅。此中的杨贵妃有一段四平调梅葆玖唱得荡气回肠,声情并茂,最为人称道。“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东升……”

玉兔在这里代指月亮。因神话传说中,月亮里有玉兔捣药,故称月亮为玉兔。“捣药年年住广寒,琼浆时吸桂花丹”(明·傅珪《画兔》);“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唐·贾岛《赠智朗禅师》);“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宋·辛弃疾《满江红·中秋》)。

因玉兔居住在广寒宫,与嫦娥为伴,自然也就位列仙班了。

老北京人,对“兔儿爷”是极为恭敬的。在过去的中秋节,北京繁华的街道两旁,有许多卖“兔儿爷”的摊点,成为—道民俗风景。“兔儿爷”大的有一米来高,小的只有三寸大小,粉白的嫩脸,戴着金盔,身披战袍,左手脱臼,右手执杵,似乎永远不忘它捣药的职责。

兔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外形美丽,行动敏捷,且温情脉脉,楚楚动人,加之神话传说的渲染,历来为人们所青睐,“兔”便经常用来命名一些美好的东西,比如建筑,《西京杂记》卷三:“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唐梁王李恽的属僚杜嗣先,收集古今事迹、典故,用对偶文句分类编集,分四十八门,三十卷,书名为《兔园册》。

兔动作灵活,奔跑的速度很快。兔毛不仅是制作衣裘的好材料,同时可以用来精制毛笔,这种毛笔谓之“兔毫”:“幽窗染兔毫”(唐·罗隐《寄虔州薛大夫》)。“拔取霜毫付管城”(元·李祁《题画兔》)。兔的繁殖能力特别强,成长快,易饲养,因经济价值不菲,故我国乡村喜欢喂养它。

因兔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典籍和口语中,常以此为喻。如兔尾短,便有“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的口头禅。因兔嘴为瓣状,似有裂纹,人们便把生有豁口的嘴称之为“兔唇”。兔的巢穴往往洞洞相连,便有了一个“狡兔三窟”的成语,典出《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唐人苏拯在《狡兔行》一诗中说:“秋来无骨肥,鹰犬遍原野。草中三穴无处藏,何况平田无穴者。”此外,成语中还有“兔死狐悲”、“兔死狗烹”、“兔起鹘落”等,从中可看出,兔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家藏大型的《八大山人画集》中,有一幅《玉兔图》,让我把玩不已。画中的一只兔子,纯用浓淡墨线画出,简洁传神,这只变形的兔子,突出长耳、短尾和瓣状嘴,有漫画的意味。画左题了一首五言诗:“下第有刘蒉,捉月无供奉。欲把问西飞,鹦鹉秦州垅。”第一句说唐代刘蒉因在对策中痛陈宦官专权弊害,而在科举中下第,第二句说李白醉中跃水捞月而死,第三句问月亮(玉兔)为何西飞,第四句说善辩巧言的垅山鹦鹉却得人恩宠。作者分明借画借诗痛斥清朝的统治者排斥贤才,任用佞人,字里行间倾泻着一腔愤懑之情!

当代画家中,崔子范的大写意兔,深受八大山人的影响,他画白兔以淡墨线条勾出,稍不同的是兔嘴画得更为简略,眼眶内的黑睛周围点以曙红;而画墨兔,他以大笔涂出头额,两笔画出两只长耳,一大笔画出兔身,再画兔足,然后以墨线勾出嘴部及足趾;以浓墨画眼眶、点睛,眼眶内涂曙红。题款曰:“吴刚捧出桂花酒。”

湘西草堂

清明节后,文友相邀,去谒访王夫之的故居“湘西草堂”。虽车驰高速公路,但自株洲出发,达衡阳县,再经曲兰镇,抵湘西村,需三个多小时。滞云低垂,时而细雨绵绵,时而大雨潇潇,春寒料峭。

王夫之系明末清初人,生于1619年仲秋。王家是衡阳世代书香门第,其父为其取名“夫之”,“夫”乃学者、先生、大丈夫之谓也。他四岁即开始读书,七岁时已读完《十三经》,十四岁中秀才,二十岁入长沙岳麓书院深造,四年后与其长兄王介之参加乡试而同时榜上有名。王夫之欲参加会试时,明末江山摇摇欲坠,战火硝烟弥漫,清军长驱直入。他曾奔走呼号,投入反清复明的斗争多年,最终三十九岁的他怅然回到家乡。不仕清,不媚清,持节坚韧,将满腔的悲愤与希冀,化入他笔耕不辍的生涯中,著述达八百余万字,成为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思想启蒙者、哲学家、学问家、文学家、诗人。正如晚清名臣陶澍,撰联对他的称颂:“天下士非一乡之士;人伦师亦百世之师。”

王夫之是古今知识分子的楷模!

到达湘西村后,我们下车沿芳草萋萋的小径,步行前往“湘西草堂”。此地南有雷北岭,北有牛形山,山与山之间是田畴、菜地,僻静而秀雅。王夫之先是筑巢于石船山下,故史称“船山先生”;到五十多岁时,方迁至此置茅草屋三间,一直到七十四岁离开人世。

当我们拾级而上一个土坪,眼前凸立出一栋砖瓦农舍,两旁簇拥着茂林、修竹、古藤。之所以王夫之题为“湘西草堂”,乃因此地位于湘江之西。仍是并排三间,格局窄小,中为堂屋,左为住宅,右为书房。是王夫之逝世后,由他的儿子依照原样翻修的。

正门前方,王夫之当年所植的两株柏树犹在,苍劲傲立,大气凛然。按湖南乡间惯例,屋前不栽柏,屋后不插柳,但王夫之则反其道而行之,可见其不肯与流俗为伍的气度。

门匾是数年前赵朴初所题。门联为王夫之所撰,由后人重书:“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隐含他决不为清朝效力,依旧眷恋明朝的意旨。入草堂,一一细看王夫之的手迹、著作、日用器物,凝聚着三百余年的风雨沧桑,但光彩依旧。那一具七弦琴,似乎传导出“静听松风寒”的遗韵,在王夫之纸、笔常赖学生捐赠的艰难岁月里,夜深人静,“弹琴复长啸”,何其高洁与儒雅。还有那双木屐、那把雨伞,王夫之无论晴、雨,只要出门,必登屐撑伞,以示他“不踩清朝土,不顶清朝天”的浩然正气。同行的李拯平,是一位敏捷的诗人,随即悄声口占一首七绝:“木屐雨伞伴君行,不共清天究可怜。八百万言勤著述,草堂寒夜就孤灯。”

在草堂右侧的山坡上,有王夫之当年手植的古藤,如今根部若水桶粗,藤茎腾空盘绕于树木之间,如虬龙疾走,人称“藤龙”。在离草堂土坪不远的小路边,有一株古枫,根部突出地面,状如骏马,故名“枫马”,王夫之常于晨夕,坐于“马”上读书、思考。

抚“藤龙”,倚“枫马”,想先贤风范,让我们添却几多豪情壮志!

归家后,急雨叩窗,挑灯重读二十多年前所置的《王船山诗文集》,不觉夜深人静。他的《菩萨蛮·述怀》,道家国之痛、节操之坚,令人心潮起伏。“万心抛付孤心冷,镜花开放原无影。只有一丝牵,齐州九点烟。苍烟飞不起,花落随流水。石烂海还枯,孤心一点孤。”

真正的思想家,只有天荒地老的孤独和寂寞。

猜你喜欢
王夫之玉兔草堂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巨型玉兔
心送
嫦娥四号与玉兔互拍
薪草堂由来
拜谒杜甫草堂
由对立走向友善
Mining the Moon Becomes a Serious Prospect
心送
心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