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经典文本吟诵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2011-08-15 00:47崔文君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北廊坊065000廊坊师范学院西校区学工办河北廊坊065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4期
关键词:人格价值观大学生

崔文君 韩 雪 (.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 河北廊坊 065000;.廊坊师范学院西校区学工办 河北廊坊 065000 )

每个时代的新一代都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都代表着时代前进的力量和方向。当今,身处信息时代大潮之中的“90后”已普遍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随着“90后”走进大学校园,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群思想活跃、追求个性、价值取向多元化的“90后”,掌握“90后”大学生的行为特点,探索一条因材施教的管理方法,为我国寻求一条培养“90后”高素质的人才的教育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一、洞悉“90后”大学生心灵密码

(一)“读图时代”文化内涵的缺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澎湃,商业气息和媚俗气息逐渐弥漫于各个文化领域。文化领域日益突显娱乐狂欢的表征。青少年学生在光影交错的传媒的包围、熏陶中逐渐成长起来。电影和电视以其存在时间的久远、声音影像的丰富,深刻介入了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和成长过程。信息时代的到来在逐步颠覆着传统的阅读习惯和求知方式,有着深厚根基的书文化正日益被快餐文化所取代。一味通过影视和网络来汲取养分,进行再造想象的乐趣消失了,整个社会养成浅尝辄止的浮躁心态。生活其中的青少年也逐渐远离书香飘逸。年青的一代只读图不读书,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的阅读兴趣。

被“电视抱大的一代”进入大学后,随着独立生活的开始,进入了“自我发现”的新时期,急于想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这种认识和评价不仅仅针对仪表容貌,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品德、人生价值等深层次问题的探讨,自我认识的内容追求全面和深刻。缺乏目标和文化积淀的当代大学生面对大学里广阔的自由空间彷徨了。只知道要看书但不知道要看什么书;知道要看什么书后,又不知道看了有什么用。忽然不知道上大学到底为了什么。很多新生在适应了大学生活后,会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会陷入茫然、无助的困惑期。

自我意识的苏醒,思考自我是大学生进步成熟的表现,同时,认识自我的过程是困难的,有时是艰难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具有特殊性、复杂性。

(二)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谈到大学教育,也不可避免的知识的功利层面做最大化的表达,而人文价值层面越来越被遮蔽。大学精神的迷失和市场的诱逼令教育积存诟疾。一些大学生视接受大学教育为追求个人目标、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和手段,“好工作”成为接受大学教育的最大目的的现状。不少大学生将学习对自己的将来工作是否有用作为产生学习需要的主要甚至唯一的标准,往往是自己觉得有用就肯学、想学、苦学;要是现在觉得没有用就不肯学、不想学、少学、厌学甚至逃学。

大学生生活在变迁的时代境遇中,在全球化的冲突和社会转型的影响下,他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功利化和多层化的特点,核心价值在动荡中摇摆,国家利益至上、集体主义本位的一元价值观日渐脆弱,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一些价值困境。西方人生哲学、个人至上的价值观和市场经济的利益趋动,使一些大学生对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根本道德原则的社会本位价值观逐渐淡漠甚至丢弃,开始滑向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过分注重自我,过分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强,在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取舍中更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步入了极端利己主义的误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摒弃了人生目标中的超然性目标,普遍认同现实中个人的价值观。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往往更多采用市场经济的标准而不是正确的道德标准。在利他与利己发生冲突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利己,为了一己之利,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利益。

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本诵读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新面貌、新矛盾和新问题,迫切需耍高校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观念。学生管理工作不止停留在日常事务性的整理,还要深入学生,恰当的解决学生带有普遍性或个性特点的思想问题,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如何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如何引导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的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台湾白博文提出健康人格的条件:自知之明、自我调整、良好的人际关系,乐观进取的工作态度;明达的人生观。①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主导的价值观,我们要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符合青年人成才需要以及青年人心理能够承受的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也是无数家庭、父母亲人的殷切期盼,更是大学生实现自身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追求人生价值的强烈渴求。“天下兴学取士,先得行不专文辞。”②大学生受到高等教育,小有微才,“才”是否能用之有道,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是否也能与才剧增,渐渐成为教育关注的焦点,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品德的培养对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对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完善,中国传统的教育资源中,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多有意义的启示,例如,孟子谈到“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上》)。传统德育思想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分珍贵遗产,是中华民族绵远延续数千年而不衰的精神保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本”、“根”、“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将传统德育思想进行深加工,让传统德育思想服务于当今的德育教育。在当代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大学生品德教育,促进完善人格的培养。

(二)经典名篇诵读

天道人性,流于语言,化成万物。文化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于人格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文学经典最能代表特定时代的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念,它凝聚了这个时代最为优秀的人物关于社会、历史、人生的思考。传统文化经典名篇,任何一篇经典文本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读之字字珠玑,诵之金声玉振。古人是把语言同人性、天道、事理联结在一起的。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③我们应将道德资源几乎无处不在的优秀传统文化教给青少年,给我们这个人心浮躁、急功近利、诚信缺失、道德危浅的时代以补救和滋养。

吟诵是一种介于读和唱中间的形式,既遵循语言的特点,又根据个人的理解,突出其中的逻辑关系、思想情感,是一种细读的、创造性的、回味式的学习方式,而且其运气发声、仪态风神,始终浸润着大雅君子之风。吟诵从形式到内容,无一不是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精神。吟诵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感悟儒家文化的过程。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教育的方法。让吟诵进入教育体系就是让悠久得传统礼乐文化,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进入精神的最深处。吟诵不仅仅是一种声音的技巧,而是与我们自身的生命紧密相连的,吟诵经典,深入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感情和哲思,让我们感悟:“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践行”④的传统美德。

结语

大学的本质在于文化,在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启蒙、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创新。大学是社会的产物,更是文化的产物。吟诵是以感性、直观的形式影响学生的情感心灵人格气质。大学生吟诵经典,可以使学生自觉进行自我人格的放心与完善,感受情感的荡涤,经历灵魂的洗礼,从而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正如高尔基所言:“文字的目的是帮助人了解自己本身,提高他的自信心,激发他对于真理的追求,同人们的鄙俗行为作斗争,善于在人们身上找到好的东西,唤醒他们灵魂中的羞耻、愤怒和勇气,做一切使人能变得高尚坚强,能用美德圣洁的精神来活跃自己的生活的事情。”⑤我们应当让大学生在吟咏诵读中含英咀华、衔华佩实。通过传统经典的吟诵培养当代大学生继往开来的担当意识、坚忍不拔的奋斗毅力,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荣辱不惊的人生智慧和淡定自若的君子风范。

注释:

①②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编写.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M].河北人民出版社,石家庄.2007年.241页.181页.

③于丹.于丹心得全集[M].郑州.中华书局.2007年.55页.

④张岱年.方克业.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212页.219页.

⑤《高尔基文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290页.

猜你喜欢
人格价值观大学生
铸造人格之鼎:文化育人三合一本质讨论
我的价值观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趣味测试 分析你有几分懦弱人格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