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农家书社的实践与思考

2011-08-15 00:43■钟
群文天地 2011年3期
关键词:书社嵊州市竹溪

■钟 勇

农家书社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又是农民群众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自身命运的文化平台。近年来,我们嵊州市竹溪乡竹溪村在市文化局和乡党委政府的直接帮助指导下,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着力打造农家书社,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创建“农家书社”的主要做法

竹溪村在市文化部门的指导下,将农家书社定位为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行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书报刊、音像电子产品及各类学习、教育、活动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与组织。主要做法是:

1、整合资源,完善设施,让村民求知求乐有去处。农家书社的主要作用是普及科技知识、传承乡土文化、提供精神食粮、弘扬乡风文明。为此,该村在原有的基础上,按照“四室一廊”(即图书阅览室、书画室、教育培训室、文化活动室和宣传文化长廊)的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和充实。投资3万元,装修阅书室吊棚、添置书架6只、阅览桌4张、凳10多条,购置各类新图书2000多册,使图书总量突破了1万册;投资2万元添置教育培训室桌椅45套;投资6000元,建设了长达24米的宣传文化长廊一个,并改善了书画室、民间艺术陈列室和文化活动室的内部环境和设施,从而使各种文化资源得到了规范的整合和充实。农民群众业余时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双休日更有可学可乐的好去处。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来,农家书社里增加读者310名,参加活动达1100多人次,接受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的有466人次。通过建设农家书社,实现了农村时时有书读、月月有活动、人人有提升、培育文明乡风的“三有一教育”效用。

2、健全队伍,开展活动,让村民施展才华有机会。有道是“群羊须有领头羊”,群众文化工作同样需要有一批文化骨干。该村历来重视文体队伍建设,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先后组建了越剧演唱队、老年围象棋队、书画队等六个文体队伍。年初分组制订活动计划,按月组织实施。自组建以来,各个团队热情高涨、活动正常,特别是越剧演唱队,每到夜幕降临,琴声歌声扣人心弦;书画室里又是师父教徒弟,大手把小手“龙飞凤舞”。卡拉OK演唱会、中老年象棋对抗赛、书画展览等等农民自发性的文体活动好戏连台。通过农家书社这个平台,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让农民群众在活动中接受了教育,感受了快乐,享受了文明。

3、管好图书,用好图书,让“农家书社”真正发挥作用。为管理好农家书屋,该村制定了《图书管理制度》、《读书辅导制度》、《图书借阅制度》和《学习培训制度》等相关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同时配备了管理员,负责日常图书借阅工作,引导农民群众读书、用书,使农家书屋真正发挥作用。如该村组织了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竞赛活动和读书活动,让农民一起感受奥运、体验奥运、亲近奥运、参与备战奥运,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支持、参与奥运的热情。

二、值得借鉴的几点启示

1、统一认识是前提。农家书社工程是一项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就是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和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此,该村在创建之初,多次召开两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谈思想,摆问题,自觉克服“文化工作是软任务”的错误认识,从认真落实“三个代表”和构建和谐社会高度来认识、加强农家书社建设的重要性,把创建工作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抓手,制定了《竹溪村创建农家书社实施方案》,从而使干部群众认识统一、步调一致、目标明确,增强了做好创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各方联动是基础。首先是政府扶助建设。把农家书社建设与农村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与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类似项目和各项惠农政策措施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同步推进,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不搞重复建设,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其次是基层主动参与。广泛宣传农家书社的目的意义、内容要求。再次是动员社会参与。社会参与可直接以资金形式援建,也可配供指定出版物或赠送相应的配套设施,参与形式可以是冠名捐建、结队援建、后续支持等多种形式。

3、规范管理是保障。农家书社管理要实行“三化一自主”。一是规范化装备。我们制定了《嵊州市农家书社建设标准》、《嵊州市农家书社管理标准》,对农家书社实行“四统一”,即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标牌、管理员统一接受培训。二是制度化服务。依照《建设标准》、《管理标准》,在书刊配送交流、活动组织开展等方面给予指导、协调、服务,乡镇要有专人负责做好相关工作。三是协同化管理。农家书社管理实行农民自主管理:即以自我服务为主、市级指导、乡镇落实为辅的管理模式。根据各村实际,可聘“村干部助理”及“五老”人员担任专兼职管理员。

4、拓展功能是引力。充分发挥农家书社的承载与培育功能,使之成为“送”文化的承载地与“种”文化的繁衍地。通过深化文化下乡、弘扬民俗文化、利用节庆文化、扶持民办文化,不断创新基层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发挥村级文化大户、文艺爱好者的作用,组建农民文艺队伍,带动农民群众共种文化、共育文化、共享文化。

三、“农家书社”初见成效

农民书社的建立,既能满足农民群众和青少年的读书需求,又能帮助农民群众通过免费阅读和租借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填补了过去只靠市场买书的空白,为农民兄弟做了件好事。

1、和谐文化得到发展。该村的黄氏宗祠自1914年修成以来,历经94年的风雨沧桑,加上年久失修,显得破烂不堪。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应海内外乡亲再次重修的要求,竹溪村旅港乡亲、江门市荣誉市民黄丽德女士带头捐资38万港元修建黄氏宗祠。如今,竹溪已通过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古村镇的评审,成为浙江省首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的深山古村。

2、农民素质得到提升。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农家书社教育培训阵地,根据村民需求,有针对性地举办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农村后备劳动力、法律法规等专题知识培训,去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13期,受训人数达627人次。通过系列培训,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优生优育、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好学上进等新风尚在村中已蔚然形成。全村评出了“创业、文明、公德”三类示范户各10户,增强了百姓创业创新的自觉性。

3、社会风气开始好转。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大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村民们自觉地告别了赌博、迷信、打架等不良行为,形成了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连续几年都未发生刑事案件以及群体性上访案件,维护和促进了社会稳定,全村人民安居乐业、和睦兴旺。

总之,农家书社是个新生事物,需要在实践中提升,在巩固中完善,在发展中壮大,让农家书社真正成为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课堂。

1、《以农家书社为平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嵊州市“农家书社”建设现场会交流材料)

2、《关于在全市开展“农家书社”建设的意见》(嵊州市委办)

猜你喜欢
书社嵊州市竹溪
客行过竹溪
语文七下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
利群书社
竹溪
妈妈说
嵊州市优秀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云弄竹溪月,诗妆新泰天——2018年《中华诗词》新泰青春诗会侧记
"竹溪物语,问漆武当"漆乡十堰首届当代漆画展作品展
500人的全家福!浙江六代后裔合影超级震撼
齐鲁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