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公共良心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研究

2011-08-15 00:43张佩红夏坤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剑南文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界定层面公民

张佩红 夏坤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1

培育公共良心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研究

张佩红 夏坤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1

公共良心是公民的公共理性的体现,它通过人的工作、学习、生活表现出来,其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和国家。笔者尝试在对公共良心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个人、国家和社会三个层面上阐述了培育公共良心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公共良心;培育;重要性;途径

在现阶段,公共生活已成为现代生活的基本点,公共性是现代人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因此,公共领域也应该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公共良心。

一、公共良心的界定

谈到公共良心,笔者认为,对良心的界定是理解公共良心的前提。因为只有很好地理解良心的含义、层次等,才有可能会对公共良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良心的界定

1、良心的涵义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用“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证明自己坐得直,行得正。所谓的“心”指的就是人的良心。对于良心的理解,伦理学界众说纷纭:康德认为:“良心是作为理性存在的人本来就有的,是天赋的,绝对的。” 洛克认为:“所谓良心并不是别的,只是对于自己行为的德性或堕落所抱的一种意见或判断。” 罗国杰等则认为,良心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意识,它是对社会道德关系的自觉反映。 笔者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并以此为依据最终将良心归纳为理智之心、同情之心、感恩之心和公德之心四个方面。

(1)理智之心。指人拥有的经过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冲突,做出深思熟虑的理性的判断和抉择的情感,而不仅仅是凭直觉、顿悟、预感。

(2)同情之心。笔者将同情之心理解为孟子的“恻隐之心”,即对别人的困苦给予关切、帮助的一种情感。

(3)感恩之心。它表达的就是每个人要知恩、报恩。尤其是对社会,人要领社会的情、知社会的恩,多为社会做贡献。

(4)公德之心。若从整体上讲,良心还饱含有公德之心的层面。所谓的公德之心,指的是人们在公共活动中对自己行为所负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

2、良心的层次

经过对良心内涵的剖析,不难看出,它是分层次的,并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个人良心和公共良心。个人良心是人们发自内心的道德自觉。而公共良心则必然存在于人与人交往形成的公共领域中。

(二)公共良心的界定

1、公共领域的涵义

既然公共良心形成于公共领域,那么公共性便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了解公共领域就成为界定公共良心的前提。

然而,对于公共领域的理解,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尽一样。公共领域最早是由阿伦特提出的,认为公共领域就是共同的空间,它首先指公共场合的东西能够为每个人所看见和听见;其次是指与私人领域相区别的、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却阻止他们争胜的世界。阿伦特所讲的公共领域实际上是共同体成员不是私人领域的成员,而是作为公共空间的成员参加政治讨论。 哈贝马斯则认为,对公共领域概念进行界定是非常困难的。他至少在这三种意义上使用“公共领域”,即“公共权威的领域、市民社会和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相互结合。

综上,笔者将公共领域定义为公共交往和公共舆论的空间,即公共生活空间。它独立于政治建构以外的。其中,公共性原则是现代公共领域存在的基础。

2、公共良心的涵义

公共领域概念的确定,为笔者界定公共良心划出了范围。然而,在当今的伦理学界,仍然存在至少有两种关于公共良心的界定的观点(一种是公共良心即公德心;一种是公共良心不等于公德心,它是指公民在思考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关注他人、帮助他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烈愿望,并随之产生一种履行公共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和高涨的热情的有机结合。 )。在文章中,笔者采用第二种观点。即公共良心包含公德心,它是公民的公共理性的体现。此外,本人还进一步将公共良心的主体更加明朗化,即个人、集体和国家。

3、公共良心的特点

公共良心产生于公共生活空间,公共生活空间的特性决定了公共良心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

(1)公益性。公共良心所追求的指向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

(2)多样性。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主体进行评价活动时的标准、形式和实现公共利益的方式是多样的。

(3)平等性和开放性。公共良心只有以一种平等而开放的结构而存在,才能保证社会资源为参与公共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

(4)参与性。当前公共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公众参与。

4、个人良心和公共良心的关系

公共良心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公共生活领域,方式是人与人的交往(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而个人良心的范围则是私人领域。在现实生活中,无数个私人领域按照一定的规范形成了公共领域。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公共良心是个人良心的基础。

二、培育公共良心的重要性

当前中国实施的是德治和法治并举的治国方略。但由于法治具有强制性,它在很多范围内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这时,就需要发挥道德的力量,尤其是通过发挥公共良心的作用来引导和激励公民就显得十分必要。因为无论是从个人、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作为反映公民在参与公共生活时的态度、评价和判断的公共良心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个人层面:有助于人们生活上的提高

公共良心是个人良心的基础,通过对公共良心的培育,有助于发挥公共良心的引导、激励作用,促使个人良心的进一步挖掘,迸发出强烈的责任感和高涨的热情,进而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层面上有所提高。

1、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生存质量

由于公共良心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强调机会平等,不允许任何垄断社会公共资源为私人谋利的行为存在。因此,每一位公民都会占有一定的物质资源,享有一定的机会,加上自身的能力,其生存质量一定可以得到保证。

2、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精神境界

公共良心的培育可以促进个人良心的挖掘。这是因为公共良心同样是一种情感,起着谴责和激励的作用。因此,个体的行为只有正当, 内心才会恬静;反之,就会感到深深的内疚和痛苦。只有这样,个体的精神境界才会向更高的层次飞跃。

(二)国家层面:有助于树立民族的新形象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天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因此,中华民族的形象的树立问题就显得很重要。因为当前的一些西方主流媒体总是拿“中国威胁论”、“人权”抨击中国。而公共良心的重要性在此处就凸显了出来。一个民族形象的重新塑造,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而努力的源泉在于公民意识的觉醒与提高,即要发挥公共良心的作用。

(三)社会层面:有助于公共领域的有序化

公益性是公共良心的特性之一。它要求公民站在整体的立场上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保证公益的充分、有效实现。换句话说,公共良心有助于公共领域的有序化,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公共良心为道德主体提供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和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同时,公共良心也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分析和自我调节能力,是道德主体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执行能力。公共良心的存在,会为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提供内在精神动力。

2、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公共决策

在公共良心的驱动下,公众越是会认真、积极地参与公共决策,众人智慧的结晶定会让错误的公共决策的出现频率降得很低。

3、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公共良心的培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制定科学的公共决策,而这两方面又恰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因此,培育公共良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培育公共良心的途径

上面已经阐述了公共良心的重要性:有助于人们生活上的提高,有助于树立民族的新形象,有助于公共领域的有序化。那么如何培育公共良心呢?笔者仍从个人、国家和社会三个角度来加以阐述:

(一)个人层面:在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公共良心的培育要靠每一个公民的自觉,或者说每个公民只有意识到公共良心培育的重要性,这样,他才会努力。而个人努力的关键在于个人的自觉的内在责任的养成。所以,个体必须在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

1、开心。公共良心的培育的一个前提在于发现。只有发现公共良心的存在,才会理解其内涵,才会对自己进行教育、开发和诱导。

2、明心。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遇到干扰的时候,要学会明辨是非,使良心处于一种理智的状态。

3、省心。人们的内心要不停地思考、比较、总结,这样才可以做到省心。

4、养心。养心的关键在于寡欲,以此来保持心境的宁静。而宁静的取得却在于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符合社会道德要求和法律规范的事情。

5、正心。个体要时刻保持内心的正义、正道,不要被邪恶侵占。

(二)国家层面:正义、公正的政策的保证

公共良心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国家在政策上对公民的权利给予保证。只有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公正的、正义的,是维护公民权利的,公民才会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承担自己的责任,为公共良心的培育尽心尽力,并努力使自己成为有道德的善良的公民, 拥有一颗负责任、讲道义的公共良心。

(三)社会层面:广泛开展公民教育和建立社会机制

1、广泛开展公民教育——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等

(1)学校要开设公民教育课程,灌输公民意识。公共良心的培育需要公民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的觉醒。只有每一位公民意识到自己在公共生活、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才会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社会责任感又是公共良心的一个表现。因此,学校要开设一定的公民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进而强化其各种意识。

(2)网络媒体要广泛地传播有关公共良心的信息。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媒体也渐渐成为了公共领域的一部分,因而,公共良心的培育离不开网络媒体这一平台,而体现公共良心的信息的发布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宣传阵地的占领是永远不能忽视的大事。

2、建立社会机制,倡导、鼓励人们培育公共良心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强化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公民公共良心的重要方面,是社会公德行为得以发扬光大,并成为社会的主导行为。 社会应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采取各种措施并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公民的道德情感,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使每个公民从中体会到德的威力与尊严,从而在生活中自觉树立公民意识,从而培育公共良心。

(2)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督促公共良心的培育。公共良心的培育还需要网络、电视、报纸等的监督。公共良心的培育,必须善于运用这些平台,唤起每个公民负责任、讲道义的公共良心。

[1]秦树理.公民道德导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2]罗国杰,马博宣,余进.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3]何怀宏.良心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6.

[4]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31.

[5]杨仁忠.公共领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5.

[6]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88,81-86.

[7]陈绍斌.论公民道德教育中的良心培育[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89-91.

[8]余仕麟.伦理学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9]李学明.良心培育:高校德育之根本[J].高教论坛,2010,(03):17-20.

张佩红(1988- ) ,女,河南许昌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0级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夏坤(1988- ) ,男, 河南鹤壁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0级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公民教育。

猜你喜欢
界定层面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新《著作权法》视域下视听作品的界定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高血压界定范围
十二公民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试论装饰雕塑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