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灵魂的天堂:浅析斯蒂芬·金小说《绿里奇迹》

2011-08-15 00:42李芳媛江西蓝天学院南昌330098
名作欣赏 2011年30期
关键词:救世主斯蒂芬耶稣

⊙李芳媛[江西蓝天学院,南昌 330098]

《绿里奇迹》是斯蒂芬·金少有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这部作品主题围绕着人性救赎展开。“绿里”指的是监狱外一条通向刑场的小路。而“奇迹”是指主人公约翰在监狱中的生活。《绿里奇迹》是一部充满宗教隐喻的作品,通过这部作品作者向我们表达了这样一个理念:希望才是人类的救世主。

一、《绿里奇迹》中的宗教隐喻

斯蒂芬·金的这部作品无疑是具有宗教意味的。首先,约翰是一个基督耶稣式的人物,他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或者说是原则与信仰。他按照自己的方式试图去改变世界,拯救所有的人。尽管,这种改变与拯救是非常主观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其实发现了自己的真正价值所在,那就是一个传递者。正如耶稣凭借自己的能力并没有做到改变世界与拯救他人的目的一样,但是耶稣把希望留给了这个世界。耶稣通过自己的死亡,让这个世界看到一种希望的存在。同样,约翰最终的死亡,也是唤醒希望的一种方式。尤其是他把自己的超能力传递给保罗和小老鼠,这无疑是完成了一次传道。

“奇迹”无疑是最为具有宗教性的。在人类社会中最为黑暗的场域里,唯有奇迹的出现,才能够让希望变得合理。唯有奇迹才能引发希望。当约翰即将死去,整个故事突然陷入了绝望之中,因为让希望存在的原因消失了。希望就此终结了。整个世界又将陷入了黑暗之中。正如耶稣之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因为希望不复存在了。不过,基督教让耶稣又复活了。在《绿里奇迹》中斯蒂芬·金并没有延续老套的路子,而是进行一种改编。作为一个拥有神力的凡人约翰必须死去,但是希望不能随着他的死去而死去。因此,出现了约翰将神力传递的情节,但是否约翰真的能够把这种神力传递呢?我认为,并不能。保罗所具有的神力是出于他对于约翰的信,或者是出于对于上帝的信,因为信,所以才有。斯蒂芬·金尽管给我们创造了一种道成肉身的模式,但是其本质仍旧是信。唯有信,才能够有救。因此,整部作品是围绕信仰展开的,是充满宗教性的。

二、处在深渊之中的灵魂

《绿里奇迹》被称为是《肖申克的救赎》的姊妹篇。监狱是斯蒂芬·金早期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场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监狱可能是人类社会中最为黑暗的地方之一,所以在监狱中的人都是丧失人性的人。但是,斯蒂芬·金显然有着与常人截然不同的视角。他在这个黑暗的场域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芒,看到了人性的希望。死刑犯约翰如同肖申克一样给整个监狱带来希望。在他没有出现之前,所有人的状态都是死寂的。每个人都看不到希望,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监狱是不应该出现希望的。尤其是对于死刑犯而言,希望是毫无意义的东西,因为生命即将要终结了,而且每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命将在哪一刻上终结。但是,约翰出现了。同样是一个死刑犯,他确实带着希望的。与肖申克不同的是,约翰的的确确是一个犯了罪的人,他是罪有应得的。像这样一个人,在常人看来是不值得同情的,这种人是死有余辜的。但是,恰恰是这样一个人,他做到了上帝能够做的事情,那就是给予他们希望。这种充满戏剧性的写作,正是斯蒂芬·金的高明之处,他让所有的读者进入了一种反思的状态,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人性。

人性是复杂的,人性不能简单地用善恶去区分。正如圣·奥古斯丁所言:“上帝所创造的万物是善的,但是不是至善的。”因此,人性之中不可避免会混杂着善与恶。约翰的确是犯了罪,他无情地杀害了两个年轻的女孩。对于这样一个人,法律给予了他应有的惩罚。但是在他的生命没有终结之前,他仍旧是一个人,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一个犯了罪的人呢?斯蒂芬·金显然希望我们仍旧将其作为一个人来对待,而不是人类动物。那么,我们为什么必须将其视为一个人呢?有的人会说,既然他犯了罪,那么就是他放弃了作为一个人的资格。我们没有必要把他当人看。事实上,很多对于虐囚事件不以为然的人所持有的就是这种观点。犯人和畜生是没有两样的,根本不需要把他们当人看。这种话我想也是我们常常能够听到的。但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恰恰是将自身下降到了人类动物的层面,彻底地放弃了人性的尊严。当我们用一种毫无人性的方式去对待人类同伴时,那么我们本身已经丧失了作为人类主体的资格。因此,我们必须将那些犯了罪的人视为和我们一样的人,我们必须给予他们自我救赎的机会。这是对于人性的捍卫,法律只能从肉体上惩罚罪犯,而希望却可以在灵魂上洗涤罪恶。

由此可见,斯蒂芬·金塑造约翰这个形象是具有深刻哲学思考的。他就是要让我们看到即便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只要他对于生命,对于爱,对于信仰仍旧充满希望,他就有自我拯救的机会,就有拯救他人的可能。这样的人即便是在最为黑暗的世界之中,仍旧能够放射出光芒,这种光芒就是希望的光芒。相反的是,那些失去希望的人,即便处在最为光明的世界之中,他的内心是无限黑暗的,这种黑暗是世界上最为恐怖的幽灵,是无法驱散的迷雾。

三、“绿里”通向天堂之路

绿色无论是在西方或是东方都具有生命的象征意义。在《创世纪》中上帝创造的生命中就有绿色。因此“绿里”尽管是一条通向死亡的小路,但是同时它也是通向天国之路。斯蒂芬·金在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宗教隐喻。例如约翰与耶稣的隐喻,绿里与十字架的隐喻。通过这些隐喻,使得整部小说充满了一种宗教性,确切地说充满了一种启示神学的意味。启示神学是西方神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它担负的任务就是给予人们自我救赎的机会。斯蒂芬·金的《绿里奇迹》无疑可以视为一部启示神学著作。上帝的启示无处不在。上帝不会遗忘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即便是人类社会中最为黑暗的角落,上帝的光芒仍旧会照耀这里。能够给予人希望的,能够拯救世界的,并不一定是圣徒,是耶稣,很有可能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甚至是一个罪恶的人。这正是小说所具有的戏剧性冲突,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性所在。犹太教传统一直在等待所谓的“救世主”,但是谁才有资格成为救世主呢?难道一定就是像耶稣那样的人物才有资格吗?斯蒂芬·金恰恰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是内心充满希望的人,就能够成为救世主。一个真正的救世主,首先要能够拯救自己,一个不能够拯救自己灵魂的人是不可能拯救世界的。正如耶稣曾受到恶魔的试炼一样,约翰的犯罪也是一种试炼,当人性中的恶到了极致之后,善才开始显现出它的威力。这是斯蒂芬·金的小说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部超越了有史以来最为伟大的宗教作品。我们与其去等待救世主,不如成为救世主。希伯来书所言:“信仰即是所望之事的实底。”当我们充满希望,充满信仰之后,我们便能创造奇迹。斯蒂芬·金用约翰这样一个形象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真理,救世主是在自我救赎与拯救他人之中逐渐形成的,他并不是天生具有某种神奇的力量。恰恰是希望,当所有人都充满希望的时候奇迹就发生了。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希望地活着。人的生命总有走到尽头的那一刻,与其在绝望地等待,不如在希望中活着。充满希望地生活,远比绝望的永生更为有意义。当约翰完成他的使命,当他拯救了所有的人的灵魂之后,他用死亡完成了他最后的自我救赎。因此,这并不是一个悲剧。请记住,死亡不等于最大的悲剧,最大的悲剧是绝望地活着。

结 语

《绿里奇迹》是一部充满启示神学意味的现代小说,斯蒂芬·金在小说中使用的大量的宗教隐喻,充满了哲学与神学的意味。同时,这部小说的写作技巧极为高超,可谓是一部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佳作。对于读者而言,我们通过这部作品必须要反思人性,反思善与恶,反思信仰,反思希望。我们通过这种反思,能够获得自我的救赎。因为救世主不是依靠等待能够获得的,正如法国思想家巴迪欧所言:“每个人都有成为善的主体的义务。”当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可能处在一种非善非恶的状态。真正的善必然是通过非常的恶,才能够显现的。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只有当灵魂陷入深渊之中,才有被拯救的可能。那么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我们可能永远没有这样的机会,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进行这样的思考。因为,事件总有可能在某一天突然地爆发。因此,我们必须做好自我救赎的准备。这也是斯蒂芬·金小说给予我们的另一大启示,就是我们必须始终存有希望。

[1]斯蒂芬·金.绿里奇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赎[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圣·奥古斯丁.上帝之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救世主斯蒂芬耶稣
斯蒂芬“良心”的生成与成长:《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主体意识的存在主义解读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命悬一线
美女与野兽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踮起脚尖,接近阳光
英国耶稣受难日
中国『吃货』成美国龙虾小镇『救世主』
Apple Watch 2
婚姻没有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