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就要“朗读”出来

2011-08-15 00:43吴德林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中学363600
剑南文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范读口头朗读

吴德林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中学 363600

语文教学就要“朗读”出来

吴德林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中学 363600

语文,顾名思义,是学习“语言”的“文学”而语言不是静寂的字符,学文就要朗读出来,从而体会字里行间的丰富思想内容及独特的艺术魅力。古人所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朗读和理解之间的关系,而“读书破万倦,下笔如有神”则又形象地告诉了我们“语”与“义”的内在涵义。所以说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心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令人遗憾的却是近年来语文课堂却出现了“不闻读书声琅琅,单见习题如海洋的可怕情景,做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有为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而身体力行的责任,下面我就想谈谈对语文教学中朗读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做法。

一、朗读重要性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对“朗读“的重要性都是有着精辟的阐释。南宁的朱熹曾说过:“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唐朝的欧阳修也说过:“为文有三多”第一就是多读,然后才是多作多商量。”鲁讯也说过:“文章怎样作,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因为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英国诗人密而顿非常重视朗读,他说:“从读的情况最容易看出读的人是否真正理解了所读的作品”。丹麦语文学家耶斯培森认为学习语文需要背诵,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由此可见,朗读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确实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那么今天看来,对于高中学生要求重视朗读的意义又在何处呢?

首先,“读”有助于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朗读,是感知教材的第一步。只有通过多读课文。才能体会到一篇文章的精妙之处,体会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旨。至于文章,知识,技能的获得,也必须靠反馈反复读,在不断的语言感悟中领悟而非教师的讲授灌输所能达到的目标。我们通常说的“讲读课”也不符合当前语文教学的要求,反复朗读,便于记忆,虽然学习语文反对死记硬背,但因此就不记不背就真是大错特错了。走马观花的浏览默读,远不如反复诵读而记得牢。记忆,背诵是向大脑输入信息,储存知识财富,这是学习语文的积累过程,是基础,其余的语文活动,都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否则,语文学习就成了空中楼阁。

其次,朗读对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一篇文章读出声来,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得要透彻得多,从中受到感染要强得多。朗读得多了,时间久了,优秀作品中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会跟着自己的口头语言沟通起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这些,必然会在自己的书面语言——写作中反映出来。许多人有这样的体会,学生时代背过的东西,写文章的时候巨大胜利 到它时就有召之即来,呼之欲出感觉。而没有熟读,记不准的东西,使用的时候就很费劲。前人说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就是如此。

最后,朗读也是增强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况且情感教育也是语文课堂义不容辞的责任,情意盎然的朗读,或使人凝思静想,心驰神往,或让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教学中,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就会自然地激起学生的情感,渲染了语文课堂气氛,这是登堂入室和第一步。

二、搞好朗读的具体做法

1.课堂上教师需做好范读

我认为要搞好课堂学生的朗读教学,教师首先要身体力行,认真规范地为学生做好先导,“范读”,顾名思义就是“规范地,出色地做好朗读”,“读之以思”,在这个意义上,范读就是对学生“授之以法”。我在教学中,不伭教哪种体裁的文章,都对坚持为学生范读,然后再让学生模仿去读。而教师要范读好,就要做到(一)正确,即坚持用普通话朗读,字音准确,不加字,不减字,不改字,不颠倒,不重复,不拖腔,正确地读出句节拍,按照标点符号掌握停顿的位置和停顿时间长短。(二)流利。熟练流畅,区分各个部分时间的轻重徐疾,使朗读的节奏适合表达内容的需要。(三)还要有感悟。把握语文基本情调和全篇部分时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好重音,使课堂有一种感染力,使学生能投入地上好每一堂课。尤其是散文和诗歌单元的学习我都是十分注意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和培养。如教授散文《荷塘月色》时,我就细细品味散文诗中情景交融的特色,把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读出来,教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我就采用低沉,舒缓的语调把作者所赞美和怀念的这位勤劳,纯朴,善良的感人形象——保姆大堰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也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作品的抒情基调。

2.学生朗读练习力度需加大

首先是在课堂练习朗读,学生是朗读教学的主角,心理研究表明,学生的本质特点是个体化,要大面积地提高阅读能力,主要是通过朗读的个体化来实现的,学生在学习中的任务就是要多读,多练。我一般课前安排学生预习读课文,上课时就让学生到讲台上读,特别是让一些平日懒得开口或羞于开口的同学到前面大声朗读,并采取记分评比的方法,这样,讲得好的学生就会在教师和同学们的一次次赞扬声中越读越出色,而差的学生也会在师生的鼓励下逐渐成熟。我曾教过一个有点口吃的学生,这个学生其实非常爱好语文,但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自尊心,开始我是带着他读,我有意识的放慢速度;使他能跟上我读的速度,这样经过反复多次的带着练习,到毕业时,他竟可以甩掉我这个“拐棍”,而独立的较流利的朗读课文了。总之在课堂上通过采用单独朗读、集体朗读及分角色朗读的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为提高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我还积极开辟朗读教学的第二课堂。因为,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仅仅靠课堂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而光靠教师的范读也不是卓有成效的。因此,我又把一些由著名播音员录制的课文朗读引进到课堂,放给学生听,如话剧《雷雨》、小说《祝福》、诗歌《涉江》等等,让他们体会到不同体裁的朗读风格及这些优秀播音员朗读的技巧,并让学生积极去模仿朗读,这样,在反复的模拟朗读中,语文教学的诸多因素,如语感和主题的、联想和创造的、审美和道德的等等,便融于朗读之中了。

除此而外,我还充分利用早读及课前10分钟时间让学生开展“推荐一篇好作文”活动、读报活动、诗歌朗诵活动及演讲等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朗读能力,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我还深深地认识到,开展这些活动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重要的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并且也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何尝不是一举多得呢?

总而言之,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渲染语文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美好情感的重要手段,决不可等闲视之。因此,我们要加大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力度,让那琅琅动听的读书声重返我们的校园。

猜你喜欢
范读口头朗读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怎样写好英文口头通知
如何写口头通知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
口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