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真悟美,做有“语文味”的语文老师

2011-08-15 00:43张静四川省简阳市实验小学
剑南文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语文味工具性语言文字

张静 四川省简阳市实验小学

循真悟美,做有“语文味”的语文老师

张静 四川省简阳市实验小学

曾听过这么一句话:“不管吹来怎样的风,语文始终姓‘语’,可别跟风跟掉了自己!”听后当真是感慨颇深,犹如当头棒喝,引起了我内心强烈的震撼。众所周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语言文字训练“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地由昨天的死板、机械走向今天的草率、漂浮。顷刻之间,仿佛大家都达成了某种默契,对“语言文字训练”这个词避而不谈,几乎到了谈“训”色变的程度。如果说以前的语文教学因人文的缺席而“丧魂落魄”,那么现在的语文教学却因语言文字训练的弱化而“丢筋去骨”。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经常这样暗暗地问自己:我的教学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了吗?我在教学之前真的“吃透教材、吃透了学生”了吗?我是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吗?我“真正”热爱语文吗?愈问愈觉不安。

记得很多年前,在最初踏入语文课堂时,想的最多的自然是怎样在语文课堂中落实听、说、读、写的训练;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人文性和工具性之间摇摆不定,确切地说,是心中没底,无所适从,自然最后的结果是语言文字也不落实,人文情感也不到位,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遗憾;新课程实施后,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于是,很多时候,我们便在教学中过分地强调“人文性”,而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一时间似乎有些避之不及,该讲的不讲,该练的不练,脱离文本,舍弃语言,只重人文关怀,恰如吴忠豪先生所言,有些“得意忘言”了。其实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谁又离得开谁呢?这就正如有一句话里所说的一样:“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犹如‘人’字的结构,一撇和一捺相互支撑,去掉任何一笔都构不成‘人’字”,的确是说的精妙无比,相当精辟。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则是人文性的“精、气、神”所在,离开工具性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则如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可是,“文以载道”的道理都知道,可真要做到“文道结合”又何其难!所以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落实工具性,同时突出人文性,努力追求二者的水乳交融,让语文课有“语文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呢?

语言文字训练要和内容理解相结合。曾听一位教师执教《军神》一课,整堂课教师精心设计了三部曲——初读:军神是谁?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再读:你从刘伯承身上看到了什么?用一句话来赞颂他。拓展:学完课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有何收获。整节课孩子们根据老师的问题,理智地读文,学文,回答问题紧扣“意志坚定”,不越雷池半步。课后,老师大谈设计如何着力体现语文的人文性。那么纵观这堂课,到底是语文课还是思品课?其实这篇课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的描写十分精彩,很值得探究一番。沃克医生的“冷冷”、“楞住”、“惊呆”甚至“肃然起敬”都隐藏着太多故事,而这节课却就此止步。一篇课文学完,学生对字里行间精妙之处知之甚少,品位不出其中的奥妙。这样的语文课教学,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语文课又怎么有“语文味呢?在这里,我们没有看到水乳交融的统一和悄然无声的浸润。相反有位老师在教学《示儿》这首诗的前两句时,她引导学生抓住“万”和“但”、“空”和“悲”进行对比思考:既然人死后万事都成空,为什么诗人还要为:“不见九州同”而悲伤呢?这样,自然体会到陆游至死不渝的忧国情操。

朗读的训练要和深入体会情感相结合。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训练方式。在进行此类训练时,应与深入体会情感结合起来。一般可先通过读来理解文本,然后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例如学习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第七册《小草之歌》前三个小节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自主理解感受,然后交流自读的感受:描绘了小草虽然渺小,却能为天地间献一点绿,为大自然做一丝奉献,并且索取得很少很少。怎么读才能表达出小草的这一特点呢?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训练传声达情。

我在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文,然后说说最想对小红军说的一句话,再通过默读全文对表现小红军坚强品质的语句进行重点学习体会,在交流提升以后,引导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各自的理解和感受。这样可以避免为读而读的枯燥和乏味,使课堂情景交融,生趣盎然,学生朗读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学习方法的掌握要和思维训练相结合。曾经看过一节关于《鸬鹚》的教学,当师生共同理解到“渔人赶鸬鹚下水捕鱼的时候,渔人用竹竿轻轻地在船舷上一抹”这句话时,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的同时问学生,渔人这一抹,“抹”出了什么?有的孩子说,竹竿轻轻地抹出了“波纹粼粼”和“浪花跳跃”;有的说,抹出了一条条的“大鱼”;有的说抹出了渔人的喜悦;有的说抹出了渔人一家的幸福生活。而教师的这一抹,则“抹”出了学生思维和语言的精彩,“抹”出了学生对文本意境的深入感悟。这样的训练点就是我们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抓手”。有了这些“抓手”,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与咀嚼中对文本了然与心,从而获得文本的精神滋养。我们在教学中把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思维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能放飞学生的想象。

我在教学《征友启事》一课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的积极引导。如在教学 “和、跟、陪、同”时这一部分时,我先故意犯了一个错误,将这四个字都读成了“和”字,学生听后对我说“老师,您读错了。”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错误;再让孩子在语言环境中去体会这四个字的意思到底一样不一样;最后让学生再去对比读句子,对语言进行比较和品位,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汉字的丰富多彩,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这样一步一步的巧妙设计,既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精妙、有趣,又让学生明白遣词造句的艺术,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这样使课文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这种简短的引导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汉民族语言的兴趣,使学生喜欢汉字喜欢语文,从而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也把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综上所述, 工具性使语文教学有了理性美和实用性,人文性使之有了情感美和趣味性,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趋向阅读教学的完美境界。语文课当有“语文味”,而要使语文课有“语文味”,教师必先有“语文味”。教材钻研要深,课堂语言要美,环节设计要精,教学形式要活,意境蕴味要雅。一个有语文味的语文老师,她的课堂,必是有“语文味”的课堂,“读”是线索,“品”是亮点,“美”是灵魂,所以其必如诗,如歌,余韵深长;有“语文味”的课堂,“平等”是基础,“对话”是手段,“体验”是目的,所以其必如行云,如流水,自然而流畅。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就会有语味、有韵味、有情味,语文学习就会成为一种享受,我们就可以为学生奉献有“语文味”的课堂。

猜你喜欢
语文味工具性语言文字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语言文字规范 中华通韵(征求意见稿)
向量的巧用
浅谈“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