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2011-08-15 00:43赵帆晴北京林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北京市100083
剑南文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导师学术研究生

赵帆晴 北京林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北京市 100083

试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赵帆晴 北京林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北京市 100083

在导师负责制的教育机制下,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导师在研究生德育的发展、学术能力的培养及就业中起到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说明导师对于培养研究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导师;研究生培养;德育;学术能力;就业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级创新人才的重任。然而,随着国家对高水平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增加,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2009年我国研究生考试的报名人数达到124.6万,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加了4.6万人,增幅约为4%,我国已经跨入到研究生教育的大国行列。

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大部分采取的是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负责人,教育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因此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北京林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于2008年和2009年对2006-2009级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开展研究生思想状况调查。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调查内容就是“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在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生对导师的认同与依赖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群体。

在“导师对个人的影响程度”这个问题上,绝大多数研究生认为自身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学术兴趣,学术道德,论文质量,创新思维,社会责任”等方面受导师的影响很大。其中,均有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导师对“学术道德、学术兴趣、科研能力和专业知识”四个方面的影响相当重要。

一、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培养中的作用

导师对研究生的政治素质、思想感情都比较了解,因而导师在授课和科研中渗透的德育教育内容也易于被研究生所接受,导师的敬业精神、治学态度、思想品德等各方面都会对研究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69%的调查对象认为导师的学术道德对研究生的影响很大。导师对研究生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从而成为研究生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方面。

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课程相对较少,除了第一学年有较多统一上课的时间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在随导师从事科研项目、做实验、撰写论文。学生的院系观念也往往趋于淡漠,取而代之的是以实验室或实习基地为平台、以导师为核心的小团队观念。相对于从事研究生管理的老师和任课教师而言,导师与研究生的接触、交流领域更为广泛,交流机会也更为频繁,甚至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交流与接触,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中碰到问题时一般都倾向于找自己的导师去诉说和寻求帮助。我们就“心理压力过大时寻求帮助的对象”这一问题对研究生进行了调查,在“同学朋友、自己承受、父母”之后,有6%的学生选择了向导师求助。虽然这一比例比较小,但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生对导师的信赖程度并不低,因此导师的独特地位和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决定了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特殊的主导作用。此外,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由于研究生导师在其专业学术领域一般都具有较高造诣,大多数研究生正是因此而前来报考的,导师在学生的心中占有比较高的位置,导师的治学态度、方法、道德以及做人处世的态度等都会对研究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几乎涉及研究生在校期间的方方面面。

导师与研究生的这种特殊关系构成了导师对研究生的一种特殊影响力和约束力,既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导师在业务学习和科学研究中严格要求研究生,也有利于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研究生导师在治学和做人方面都应该首先为研究生树立一个榜样,在他们人生旅途中重要的几年里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导师在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调查显示,导师影响研究生最多的还是在学术方面,导师所能发挥的最重要作用应体现在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培养。此外,25%的调查对象表示,“在专业上有所成就”是他们选择读研的主要动机,如表3所示。因此,作为一名学者,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是一个导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一方面,导师的学术视野、学术经验、学术项目,对研究生选择有开拓性、前沿性、创造性的科研课题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在遴选为导师之前,都经过了长期的知识积累、科研训练和学术探索,他们在自己长期从事的某一学科、专业或研究方向上做出了较大的成果。而且作为一名导师应该有持续不断的新的研究课题,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这种研究,要让更多的人沿着已有的思路不断地探索下去,这就必须把已经形成的思路告诉他人。从这个意义出发,导师必须用自己的学术能力去影响研究生的思维,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导师站在学术的前沿,是学科带头人,导师具备了把研究生拉到前沿的条件,应该指导研究生进行创造性研究,力争让研究生走到下一阶段的学术前沿。所以,导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要告诉研究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关键在于要让研究生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用这种思维方式去发现本学科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不断完善学科已有的理论。要达到这个目的,导师必须让研究生熟悉自己的研究成果,用自己的研究思维和成果去影响他们的思维。从另一个角度讲,由于研究生大都在导师的直接指导下从事学术活动,或作为助手参与导师的学术活动,因此,只有导师最清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式,知道他们在学术研究中的研究过程,研究数据是如何得出的,学术成果是否真实可信,他们是研究生学术成果的最有权威的评判者和把关者。

但在“研究生与导师就相关学术问题的交流频次”的统计结果中显示,平均每月交流6次以上的仅占23%,接近46%的研究生与导师平均每月交流仅为1-3次,还有8%的研究生与导师基本没有交流。加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不仅应在研究生身上下功夫,也必须建立良好的导师主动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制度。

三、导师在研究生就业中发挥的作用

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大形势下,毕业研究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逐渐下降是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用人单位看中的不仅是学生的科研能力还有其综合素质。研究生群体自身也非常关注就业问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研究生是为了谋求理想职业才读研。从和研究生的交流以及其它渠道我们都可以了解到,大多数学生读研就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在“就读研究生期间考虑最多的问题”的调查中,有37%的同学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将来的工作,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然而,同时也有一部分研究生认为即使读研了,也依然不好找工作,对就业前景很是担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强烈的成才愿望,更进一步增强了研究生群体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但社会竞争的激烈使该群体对自身有更高的期待,也使其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这种现状一方面要求政府和社会进行政策上的探索和体制上的改革,积极改善就业环境以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对学校的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挑战,如何能创造环境让更多的研究生更加专注于学术研究,这是高校今后发展研究生教育需要研究的课题。

清华大学陈弘毅教授曾经说过:高校的三大任务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如何为用人单位培养高素质的有用之才,高校重任在肩。导师作为研究生的直接培育者,同时也必须成为研究生顺利就业的主要责任人。首先,导师作为学科的前沿学者,要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分析专业发展,端正态度调整心态,树立合理的就业目标,迎接挑战。根据调查显示,对自己所学专业感到很满意的学生并不多,只有27%,这个现象不容忽视,这就需要导师对其进行正确的积极的专业引导。其次,导师在制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时,要注重对研究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应当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使输出的人才与需求的人才相匹配,这是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根本与关键。再次,因材施教,对于愿意终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生,可按照学术型学位规格进行培养;对于取得学位后即想就业的研究生,应注意多培养其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对其课程的选择进行指导和建议,以利于其顺利就业。另外,导师可以扶植意向创业的研究生进行创业,一方面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强化研究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采用赠送、转让、合作等方式,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科研成果、社会关系等资源,帮助、扶植乃至参与研究生的创业计划和创业实践活动。

四、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的建议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我国教育自古就强调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然而,在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些导师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首先,加强导师的自身建设。学校遴选导师时,相关制度不健全,导致导师队伍学术能力参差不齐。此外,研究生入学选择导师过程中,由于调剂等原因,选择了不合适领域的导师,在学生希望的领域学术水平不够达标,这些原因都会影响到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和引导。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并充分依靠导师,发挥导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故应在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的同时,加强导师的学术及师德建设,作为一名导师要品德、学术并重。

其次,改革外部环境,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在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明晰的奖“优”措施,典型引路,榜样垂范,使研究生导师处处受到无声的教育、熏陶和感染,从而唤起、推动导师的积极性,以利于对研究生的更好的培养和教育。

最后,应致力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建设。一名研究生只有一位导师,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无论是在学生性格培养还是在科研能力建设方面,都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研究生对导师的感情多深,就会多努力的向导师学习,导师对学生的影响正是在对学生的爱和暗含期望的感情中微妙传递的。优秀的导师给予学生温暖,挖掘学生潜质,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对工作的积极性。所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的内驱动力,可以是学生获得人格上的培养和学业上的成功。

[1]季明等.导师负责制与研究生德育工作[J]. 研究生教育,2007,6.

[2]何刚.重视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4,3.

[3]徐兆栋.完善研究生德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9.

[4]彭国华,许昌敏.对“导师负责制”下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6.

猜你喜欢
导师学术研究生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V eraW an g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