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在诗国中的三种角色

2011-08-15 00:43颜贺华山西师范大学
剑南文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李清照诗人

颜贺华 山西师范大学

论李清照在诗国中的三种角色

颜贺华 山西师范大学

本文论李清照在诗国中的三种不同角色,即慷慨激昂的勇士身份,满怀无奈的妥协者身份,追求解脱的隐士身份。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李清照的思想是复杂多变的,这体现在她诗歌创作中的不同心态。

李清照;诗歌;勇士;妥协者;隐士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她在诗、词、文、赋等方面的成就颇丰,但她的诗在其词名的掩盖下,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尽管其诗文散佚太多,但其诗作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要比她的词更为广阔,一反其词的婉约的风格,她的诗风有时气势豪放、笔力雄健,有时凄怆顿挫、委婉陈情,有时想象丰富、意境清新。这构成了她在诗国的三种不同身份,即慷慨激昂的斗士,满怀无奈的妥协者和追求解脱的隐士。

一、慷慨激昂的勇士

李清照的诗所反映的思想内容,首先是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

北宋中后期,统治阶级上层发生了剧烈的党争。最初的斗争是由王安石派的变法和司马光派的反变法而引起的。延续到后来,两派政治力量互有起落,各派内部又有分裂。统治阶级荒淫昏聩,政治腐败,人民生活陷入绝境,内有农民起义,外有金朝虎视眈眈,李清照深为国家民族的命运担忧,有感于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她于元符三年作《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该诗深刻分析了唐朝之所以会发生安史之乱的原因,诗中不仅将腐化昏聩的唐玄宗和诸般谄媚误国的佞臣一同作了鞭挞,而且影射了北宋末年腐败的朝政——君主昏庸无能,群臣尔虞我诈。“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用借古讽今的方式来对当权者予以劝戒,表现了诗人对北宋末年朝政的担忧。揭示当朝政治危机,通过总结历史教训,告诫统治者要任用“贤相”、“良将”,一致抵御外侮,否则,就将重蹈唐朝的覆辙,出现“时移势去真可哀”的局面。这首气势豪放、笔力雄健的诗作是诗人青年时代的作品,充分显示了她勇于批判现实的斗争精神。

建炎二年,李清照避乱江宁,有“南游尚觉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 ,“南渡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 之叹,用晋室南渡喻宋高宗南渡,表现了女诗人对北方沦陷的悲叹和对宋室偷安南方的不满,以王导戮力王室,刘琨抵御石勒、刘曜之事,慨叹宋室缺乏力挽狂澜于既倒的杰出人才。

靖康之难以后,宋高宗建炎三年春,金人南侵,高宗渡江南逃。赵明诚罢守江宁,李清照随丈夫乘舟沿江去芜湖,途经项羽兵败自刎的乌江县,缅怀一代霸主所向无惧的浩然之气,她创作了千古流传的五绝《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这首诗赞美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主张活着要做人中的豪杰,死要死得悲壮,做鬼中的英雄。李清照用项羽宁死不屈的气节痛斥了统治集团苟且偷安、无心抗敌的软弱行为,以项羽的“不肯过江东”的铮铮傲骨对宋室的南渡进行了辛辣讽刺,这首诗犹如一把利剑,直指南宋政权的软弱,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赵明诚推脱责任、弃官潜逃的行为进行了委婉的批评,李清照以一个纤柔之躯呈现了一种正气凛然的风骨。

建炎四年九月,原北宋大臣刘豫杀宋将降金,在金人的扶持下僭位于大名府,定国号“大齐”,李清照激于义愤,作《咏史 》一诗以斥之: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

“新室”指王莽政权,《汉书•王莽传》:始建国元年正月朔,莽帅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玺韨,上太皇太后,顺符命,去汉号焉。并定国号“新”,自称“新室”, 诗中以两汉喻指两宋,以王莽篡夺汉朝的故事,说明像东汉是西汉的正统一样,南宋是继承北宋的合法政权,把类似王莽新朝的齐伪政权,拟为令人憎恨的“赘疣”,她义正言辞的反对伪齐“政权”。“嵇中散”指嵇康,曾任曹魏的中散大夫,因不同意司马昭代魏而惨遭杀身之祸,他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云:“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商汤伐夏桀而得天下,周武王伐商纣而得天下,以汤武暗指司马氏。李清照亦借此以斥刘豫。此诗借古讽今,斥责了由金人扶持的伪齐政权。并热情颂扬不与司马氏合作以至慷慨牺牲的嵇康,借以讽刺刘豫之流。

二、满怀无奈的妥协者

南宋偏安以后,臣僚各徇己见,以致和战没有定论,在与金的对峙中,南宋政权一直小心翼翼,处于下峰,鉴于国力衰弱,面对金兵一次一次的长驱南侵,宋高宗决定向金称臣求和,议和成为权宜之计。同时在南渡避难的过程中丈夫病死,夫妇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丢失殆尽,国家的软弱,亲人的离世和四处飘荡的生活,这一连串的打击使背井离乡、无依无靠的李清照饱尝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身心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她逐渐认识到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收复故土的渴望被残酷的现实扼杀在积极抗争的热情中。

在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中,不难发现,李清照的思想有了巨大的转变,诗中慷慨豪迈的热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的辛酸。

绍兴三年六月,派尚书吏部侍郎韩肖胄、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朝。有感于此,同年六月,李清照写下《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一组诗。其一中最著名的当为“勿勒燕然铭,勿种金城柳。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何必羹舍肉,便可车载脂。土地非所惜,玉帛如尘泥”;“仁君方恃信,狂生休请缨。或取犬马血,与结天日盟”,还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坏土”这几句。诗中“勿勒燕然铭,勿种金城柳”两句转述高宗意旨,“燕然铭”指汉代窦宪大胜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金城柳”指晋桓温北征时路过金城,见先前所栽的柳树已经很粗,感慨流涕。两句的意思是不主张北伐。“土地非所惜,玉帛如尘泥”,让韩肖胄对金让步求和。“仁君方恃信,狂生休请缨”,两句主张勿对金人作战,而要“或取犬马血”与金缔结盟约。整首诗的思想倾向是求和,诗作倾吐了患难时代一个普通百姓的真诚心声和愿望。她自恨无力拯救祖国的危亡,只能“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坯土”。全诗充斥着无奈的悲凉感。

诗其二:

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

连昌宫里桃应在,华萼楼前鹊定惊。

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

圣君大信明如日,长乱何须在屡盟 。

这首诗想象韩、胡出使金国的情况,“壶浆”一句比喻中原人民踊跃劳军,连旧宫里的桃花和鸟雀也报喜。诗中将求和的原因归结为君主怜惜百姓,不愿他们遭受战火的荼毒。诗人虽然深知是国家兵力的疲弱和统治者的不思进取造成的此次求和事件,但用“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巧言概过,多少有点自我安慰的味道,她不愿承认自己的国家的软弱,更愿意抱着乐观的心态。“长乱”指滋长动乱。《诗•小雅•巧言》:“君子屡盟,乱是用长。”即君子不能平定动乱,而屡次缔结盟约来实现和平,是助长动乱。李清照以“何须”二字否定此种说法,认为与金订盟,不一定“长乱”,一心祈求和平,并祝愿韩、胡此行成功。事实证明统治者和李清照的想法不是一厢情愿的,金于当年十一月也遣使南下,自从宋高宗即位以来,这是宋金首次较为正规的谈判,此后,金人开始放弃消灭南宋的战略,宋金对峙的态势趋于形成。

另外,宋高宗绍兴五年,李清照晚年避乱流寓金华时,作《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

李清照面对现实的无奈,感叹无论风景如何美好,国家还是山河破碎,徒成半壁,表现了强烈的忧国之情。诗人晚年避难金华,想着国家偏安一隅,背井离乡,无家可归,环视宇内,孑然一身,不免触景伤怀,感慨颇多。“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诗人上联吊古伤今,感慨无穷,无尽的伤感尽在“后人”二字中,诗人的无奈中又流露着希望,她把恢复故土的希望寄托在后人身上,也反映出她对现实的失望之情。“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下联描绘江南自然形势,大气磅礴、语言工致、意境开阔。气势磅礴的山河与四分五裂的国家政权,形成了鲜明的反衬,借以慨叹宋室不振,江山难守,灰心丧气之情溢于言表。

三、追求解脱的隐士

李清照的思想是复杂的,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有消极悲观的态度,有时又受归隐思想的影响,幻想逃到虚幻的超现实的世界,以摆脱尘俗的干扰,她追求自我解脱、鄙视功名利禄的想法,在诗歌里常常展示得淋漓尽致,这要大部分归因于她所处的生活环境。李清照半生都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先是其父李格非与赵挺之身陷新旧党之争,随后赵明诚因牵涉进父亲赵挺之与蔡京的争权斗争中,大观元年,遭蔡京诬陷被罢官,赵明诚夫妇从此屏居青州乡里达13年之久。在这一段近似归隐的时间里,脱离官场争斗的李清照的生活是轻松和谐的,所以在赵明诚出守莱州时,面对重新归来的官场生活,她对现实名利进行了有力的嘲讽。她的《感怀》诗便是她归隐思想的反映: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青州从事孔方君,终日纷纷喜生事。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静中我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

此诗作于宣和三年,赵明诚出守莱州,李清照于莱州作此诗。诗的开头两句首先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寒窗败几、空无所有。“公路”指袁术,据《三国志》记载,袁术被雷薄等所拒,士众粮绝,处境艰难,死前高呼“袁术至于此乎!”诗人用此典故比喻自己初到莱州时的窘境。“青州从事”指酒,《世说新语•术解》云:“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诗人对酒与钱表示了轻蔑,也希望摆脱尘世的烦恼。

李清照夫妇毕生致力于收集金石刻画,在这个过程中,她游历了很多名山古刹,也接触到了很多遗留在石刻上的诗句文章,其中有许多涉及古代和传说中的隐士、道士的诗篇,李清照或多或少的受到归隐思想的影响,她的那首《晓梦》诗就把这种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晓梦随疏钟,飘然跻云霞。

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

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

共看藕如船,同食枣与瓜。

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

虽非助帝功,其乐何莫涯。

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

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

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 。

据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记载,这首诗作于宣和四年,赵明诚于该年“得郑道昭《登云峰山》与《北齐云峰山题记》诸石刻” ,其中《观海童诗》属于游仙之类,此外,郑道昭还有数篇游仙诗,如《王子晋驾凤栖太室之山》、《安期生驾龙栖蓬莱之山》等,李清照既参与《金石录》的编纂,应当读过郑道昭以上诸诗。“因缘安期生”直接受郑诗影响,尤属明显。全诗对仗工整,想象丰富,风格飘逸,前十四句是对梦境的描写,“安期生”是先秦时的方士,时人称为千岁翁。“萼绿华”指传说中的仙女。“玉井花”和“藕如船”出自韩愈《古意诗》:“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形容莲花的高洁和莲藕的巨大。“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两句表现了诗人诗人羡慕这些隐士和神仙自由自在、不为尘俗干扰的生活,渴望自己也能过着不问世事、悠闲快乐的生活。后四句写梦醒时的心情。“掩耳厌喧哗”更是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厌恶。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种飘渺的梦境。表达了自己不满现实,追求自我解脱的思想。

战乱的社会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使李清照对当时朝廷的软弱,感到无比憎恨,这更坚定了她对平淡自由的归隐生活的向往。绍兴四年,金兵长驱南下,李清照自临安到金华,路过严滩,有感而作七绝《夜发严滩》: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

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

“严滩”相传为东汉严子陵钓鱼处。严子陵不慕名利富贵,躬耕于富春山,是著名的隐士。这首诗表示了诗人对追求名利、往来奔忙者的鄙视,对不慕功名富贵、隐居不仕的严光的歌颂,在感叹严子陵不为名利的缰绳牵绊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她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李清照的关于归隐的诗是她无法排遣客观现实与内心苦闷的矛盾的一种反映,也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否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由于受到现实历史条件和自身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李清照的诗歌有着不同的思想倾向,因此她游走在勇士、妥协者和隐士这三个不同角色之间,这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1]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96-453.

[2]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六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008.

[3]褚斌杰等.《李清照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4,76.

[4]谷青.《穿越时空的感动—李清照诗歌浅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03):03.

Qing-zhao Li—the fighter ,yielder and hermit in the field of poetr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ree roles, the fighter, yielder and hermit, played by Qing-zhao Li in the field of poetry. There are three parts in the paper. The first part was on the role of fighter, the second was on the role of yielder, and the third was on the role of hermit. There were many reasons affect her mind and we could see it according to her poems.

Li Qing-zhao poetry fighter yielder hermit

颜贺华,性别:女,山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李清照诗人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最帅的诗人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如梦令
“诗人”老爸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人与花
李煜和李清照追求思想自由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