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典故来源对比分析

2011-08-15 00:43刘振卫郑州轻工业学院外语系
剑南文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典籍英汉典故

刘振卫 郑州轻工业学院外语系

英汉典故来源对比分析

刘振卫 郑州轻工业学院外语系

英汉典故是中西方文化的缩影,承载着本民族的性格,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本文首先界定了英汉典故的概念,然后对英汉典故的来源进行分类比较分析。

典故;来源;概念;对比

一、英汉典故的概念

英语和汉语的各类词典对典故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定义,人们对典故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差异。即使汉语中各类词典对典故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诸如:“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辞海》);“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现代汉语词典》);“诗文里引用的典籍中词语或故事”(《现代汉语辞海》);“诗文里引用的典籍中故事或词语”(《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等。而严格地说是找不到同“典故”对等的英语词汇的,但人们一般认为“allusion”是与汉语“典故”相对应的词,且多倾向于“事典”。“allusion”在《新英汉词典》中的的解释是“1.暗引、影射,间接提到、提及;2.典故”。梁实秋所著《远东英汉大词典》的解释是“引述;说及;提及”。另外,英语中还有一个词“quotation”,原意为“引用、引语”,似乎与典故一词无关,但如果所引有来历出处,那它就是通常所说的“语典”。汉语中“典故”强调“引用典籍中的故事或词语”,强调有来历出处,而英语“allusion”的所指却较宽泛,更注重“含蓄”和“间接”,只要间接地用一物指称另一物就属于“allusion”的范围。两者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处是借用过去阐明或影射现在,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用典故含蓄委婉地表达意思;在指称上的相同处是:书面或口语中引用的有来历出处的故事或词语”。本文对典故的释义是:书面或口语中用来间接地说明或影射现在的人、事、物(sb/sth)的有来历出处的故事或词语。

二、英汉典故的来源分析

英语和汉语是世界文化海洋中的两朵奇葩,无论是中国的秦汉唐宋,孔孟李杜,还是西方的希腊罗马,荷马史诗,其文学作品中的典故俯拾即是,都为世界文化的璀璨熠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英语典故和汉语典故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它作为民族语言中凝聚起来的文化精髓,无不体现着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同时不同民族语言中各类典故词典在收录典故时,取材也很广泛,对典故的收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是整个西方文化的基础,因此英语典故的文化来源主要是“两希文化”。《圣经》作为希伯来文化的代表对整个西方社会影响巨大,是西方文艺创作的灵感和素材来源,同时也是单步典籍出典最多的文学作品。受“两希文化”影响较大的文艺复新时期的文艺创作也是英语典故的重要来源。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的突出代表,他也成为单人作品中出典最多的作家。事实上各类辞典中所收录的典故以事典居多,语典只占很少一部分。根据www.quotationsbook.com网站所收录的语典数量统计,出语典最多的是爱默生(692条)。

汉语中典故的形成是以汉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为基础的,同时也融合吸收了其他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一些典故。汉语典故主要来源于先秦诸子百家,根据武恩义对《中华典故全书》和朱宏达对《古书典故辞典》所做的统计,来自先秦典籍的条目分别占全书的20%和18%。其次是历代编撰的史书,汉语中出自《史记》的典故达400多条,居于单部典籍之最。再次是历代文学作品。同时古代典籍也是汉语典故的重要来源。

三、英汉典故来源分类对比

1.神话类

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以故事的形式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英语中的神话典故大多来源于希腊和罗马神话。实际上希腊和罗马神话对整个西方文学影响很大,为人类留下了许多形象生动、寓意深远的典故,如:“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喻打入敌人内部的人)、“Achilles’ Heel”(阿期里斯之踵,喻指唯一致命的弱点)、“rain cats and dogs”(喻指下倾盆大雨)、“Pandora’s Box”(潘多拉盒子,喻指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西方神话谱系严密、完整,诸神未被伦理化、道德化,保有人的感情色彩。然而,中国神话短小、零散、不成系统,大多散布于古代各种典籍,且诸神被神权统治者伦理化,成为人间道德的楷模。中国神话兴旺发展是在秦汉以前,尤其是上古时代的“五帝”时期,期间产生了大量的典故成语,如:“后羿射日”、“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

2.寓言童话类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简言之,寓言就是“言此意彼”。寓言故事一般短小精悍,文字虽然不多,但寓意深远,耐人寻味。英语寓言童话方面的典故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很大,很多出自我们熟知的作品,有如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故事》、德国的《格林童话》、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丹麦的《安徒生童话》等。且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有“bell the cat”(给猫系上铃,喻为别人的利益而冒险说谎)、“ fi sh in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喻趁火打劫)、“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eggs”(杀鸡取卵,喻指只图眼前利益而却长远打算)等。和神话故事一样,中国寓言故事多来自于先秦典籍中,如:“狐假虎威”源自《战国策•楚一》,比喻仪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愚公移山”源于《列子•汤问》,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西方寓言多以描写动物为主,中国寓言多以表现人物为主。

3.宗教类

基督教于公元六世纪传入英国,在实行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下,基督教对上至英国王室、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和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世界文学著作在西方人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典故来自《圣经》的宗教典故,如Noah’s ark(诺亚方舟,喻避难所或安全的地方),the last supper(最后的晚餐,指临别之宴或临终之宴),the fall(人类的堕落,比喻任何幸福境地的失去),scapegoat(替罪羊)等。

4.历史故事或事件类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人们往往重视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借鉴,常常对这些事件和故事进行提炼浓缩而形成有特殊含义的典故,言简意赅且含蓄委婉,达到借古喻今的目的。英语中除了少数是反映本民族的历史故事和事件外,还有多数是来自欧洲其他国家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如 “burn one’s boat”(破釜沉舟)、“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watergate”(水门事件,喻指政治丑闻)等。我国历史更是悠久,文化典籍汗牛充栋,源于历史事件或故事的典故俯拾即是,如:“指鹿为马”、“完璧归赵”、“焚书坑儒”、“夜郎自大”等。

5.文学类

英、汉文学作品灿烂辉煌,数量众多。无论是古典的、现代的还是当代的作品中的经典词作,经过人们的提炼浓缩,最后凝固成一个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英语典故不仅许多引子莎士比亚、迪福的作品,还有许多来源于欧美等国家的文学作品。如:“paint the lily”(给百合花上色的人,喻为“画蛇添足”)出自历史剧《约翰王》,“Don Quixote”(堂•吉诃德,喻狂热的空想家,不识时务者)的作者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在这些浩瀚的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典故,如出自《水浒》的“逼上梁山”;出自《西游记》的“唐僧肉”;出自《三国志》的“赴汤蹈火”;出自《五灯会元》的“入乡随俗”等。

6.民间习俗和谚语类

习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言简意赅却反映深刻哲理的固定语句。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一般都是口语形式流传下来。如 a birds of ill men源自古代占卜风俗,时至今日,乌鸦、猫头鹰、渡鸟任被视为不祥之鸟。相同关于“birds”一词的“birds of a feather”意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即“一丘之貉”。而汉语中源于民间习俗和谚语的则更多,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梁不正下梁歪”、“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等。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7.其他类型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来源外,典故还有出自体育、军事等人类生活的其它方面如:来自体育方面的“throw down the gloves”(来自拳击,扔掉手套,喻发起挑战);来自军事方面的“pull a pearl harbor on sb”(对某人发起突然袭击)。汉语中则如关于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自《孙子兵法》的“兵不厌诈”、“声东击西”等等。

四、英汉同源对应典故

典故是英语和汉语中共有且特殊的语言现象。由于两种语言中的典故是在不同的文化渊源、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它们之间既有相似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英语和汉语中真正完全对等互换的典故极少,大多是隐含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典故或是典故与非典故之间的对应。

英汉同源对应的典故是指英汉语言中的典故他们在来源上相同或相近,且它们的隐含意义完全或基本相同。但是这种完全对应或对等的典故在数量上很少,且主要是直接借用其他民族语言中的典故性词语,并被本民族语言接受和融合而保留下来。虽然文字表达形式不同,但来源和喻义是完全或基本相同。事实上大多是汉语借用英语中的典故较多。如“open sesame”(芝麻开门)、“sour grape”(酸葡萄)、“the farmer and the snake”(农夫和蛇)、“cat’s paw”(火中取栗)等。当然英语中也有一些来自汉语的典故,如“paper tiger”(纸老虎)、 “lose face/save face”(丢面子/爱面子)、“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等。

五、结语

尽管英汉典故在来源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英汉典故是中西方文化的缩影,承载着各自民族的色彩,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因此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注意典故的应用语境,正确使用英汉典故,消除语言间理解上的障碍,避免造成误解。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许多外来典故己经融入我们的生活,甚至成为我们时兴的语言。同时,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影响的扩大,汉语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汉语典故会走出国门,成为了解汉民族文化的窗口。

[1]上海译文出版社编:新英汉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2]武恩义.英汉典故对比研究(博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5.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刘新桂,王国富.英语成语典故大辞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5]陈忠.中华神话故事[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6]丁晓薇.英汉典故对比分析与翻译[J].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一期.

猜你喜欢
典籍英汉典故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评《中国古代音乐典籍精诠》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闻鸡起舞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英汉汉英商务口译学习词典编纂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