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国际化推广过程中的标准化研究

2011-08-15 00:50张云崖乔丽娜
武术研究 2011年10期
关键词:段位制中国武术国际化

白 雪 张云崖 乔丽娜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武术国际化推广过程中的标准化研究

白 雪 张云崖 乔丽娜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结晶,也是东方体育的代表。要让武术实现国际化推广,就要走标准化道路。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术国际化推广的必要性、竞技武术的国际化推广及武术国际化推广的策略研究等三个方面论述武术的国际化推广过程的标准化,旨在为武术的对外推广提供参考,也为中国武术健康、科学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武术 国际化推广 标准化

前言

中华武术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在国际武术联合会各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下,武术运动得到了迅猛发展,会员国数量不断增加,各级各类的武术赛事竞相举办。武术已成为亚运会、东亚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和南亚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其蕴含的独特文化价值和健身功效,也为世界人民所追捧。要推动武术运动的国际化发展,并保持健康、持续地发展态势,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用不断发展的眼光去审视武术;站在民族的高度,去弘扬武术;站在文化的高度去挖掘武术。为了这一远大目标,2010年底,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正式提出,将2011年定为“武术工作标准化年”[1]。武术标准化作为2011年武术工作的一个主题,是推进中国武术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

《标准化工作指南》中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对标准化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这种统一、简单、优化的方法也是武术国家化推广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标准化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武术标准化的提出,无疑为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指明了道路,明确了方向。

1 武术国际化推广中实施标准化的必要性

1.1 武术国际化推广的国际环境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所处的这个大的环境面临着共同的国际问题: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对体育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也逐步增多。另一方面,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的生活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负面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各个国家,包括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每年用于老年人身上的医疗费用已成为国家财政上沉重的负担。另外,由于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从而导致各种亚健康人群的出现。

这些问题是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我们所处的共同环境。在这种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人们急切寻求低成本、高效能的运动形式。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结晶,有着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体育项目。武术是以追求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和谐的整体健康为目的的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秀文化的结晶,体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内涵,充分显示出东方的传统魅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经几千年见证的武术给人们疲惫的身心提供了一种与自然交融、注重整体和谐的意境和氛围。也正是中国武术这种独特的属性,切合了人们渴望身心健康以及低成本、高效能运动形式的心理需求,也为那些想深入了解东方传统文化的国际友人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现代社会需要武术国际化,也给武术的国际传播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武术的作用,为现代社会谋福祉。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有着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也正是由于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背景决定了武术的产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武术的对外推广必然需要一个艰辛的过程。对于外国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陌生的,但要让他们接受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产生的武术就要寻求一种人们易于接受的方法。标准化就是在对武术进行规范的基础上做到易懂、易用、易动心[3]。

1.2 武术国际化推广的名片——技术+文化

武术的首要属性就是它的技击性,因此决定了武术基本技术的重要性。中国武术的国际化推广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要做到标准化,形成中国武术独特的运动形式。同时武术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及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武术文化是一个以武术为载体,其内容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其方法具有科学性的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4]。中华武术源于中国,其产生及发展必然有其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武术文化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张名片。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小军提出:“我们要发掘武术的文化内涵,以大覆盖促进大繁荣,推动竞技、传统、学校和社会武术的大提高,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享受到武术修身养心、强体健身、尚武育人的快乐……”[5]“武”即止、戈二字的合成。就是说,武术的本义是以武会友、点到为止、防止无休止的争斗。这也是基于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而不断形成的传统武术精神。近几年,我国正在努力申请武术进入奥运会,武术入奥,并不是为了追求金牌,而是武术能体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身心一统”的独特文化内涵,与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互补,为世界体育的和谐发展而努力。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及历史条件,因此,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着文化差异。正是由于这些文化差异,才促使民族之间产生相互交流、相互吸收。中国武术用它独特的名片——技术+文化,融入世界体育运动之中。

2 武术国际化推广的标准化——竞技武术

武术国际化推广过程中,竞技武术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武术进入世界大型体育赛事的一条道路。各种武术锦标赛及武术交流展示活动,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武术的最直接的方式。高小军在2010年的召开的中国武术院专家委员会年会上指出,要打破以往传统武术的办赛模式,由竞赛项目、表演项目、文化展示三部分组成,实现武术办赛模式的创新,突出重在参与、重在交流、重在健身的方针[6]。

2.1 武术文化内涵的规范化

中国武术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发展起来的,其中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7]。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精神,竞技武术作为中国武术的一部分,也必然要继承武术的文化特质,但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要传达给世界人们,又存在很多问题。既要做到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又要做到简单、精确,这就要严格按照标准化的相关要求做出详细的礼仪、道德等方面的细则、准则来。目前,竞技武术的发展迅速,但其中的文化内涵发展滞后于竞技武术的发展。在竞技武术的国际化推广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推广,这样就违背了中国武术对外推广的初衷。中国武术的国际化推广,目的就是让世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中国。因此,在竞技武术国际化推广过程中,一定要对竞技武术的文化内涵进行统一、规范。首先,中国武术注重形神兼备。表现“形”的外在美的同时,也要表现“神”的意蕴美。这也是武术区别于西方体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武术注重辩证性思维。武术动作中进退、开合、攻防、虚实等技击要领都遵循传统哲学思想的阴阳辩证思想。再次,武术注重整体性。武术中强调的三合,即天人合一、物我合一、自身的内外合一。这就要求武术的习练过程中要注意整体的协调发展,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当然,武术的文化还包括武术的基本礼仪及术语的诠释,这也需要武术工作者进一步深究。

2.2 竞赛内容的标准化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内容庞杂,单从武术套路上来看,现有约300个拳种,但每个拳种又分徒手、器械,不同的流派等。如果将所有的拳种都涵盖到一个比赛中,可行性不大。在国内的很多武术比赛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不同的比赛,如“太极拳交流大会”、“剑术比赛”等。但对于大型的运动会及世界范围的武术比赛,竞赛项目的设置及竞赛内容的规范化,是武术进行国际化推广需要解决的问题。2008年北京举办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上,武术作为“表演项目”,其中包括套路和散打、女子项目和男子项目。男子武术套路竞赛,具体项目内容有:长拳、南拳南棍全能、太极拳太极剑全能、刀术棍术全能、剑术枪术全能;女子武术套路竞赛有:长拳、南拳南刀全能、太极拳太极剑全能、刀术棍术全能、剑术枪术全能;男子武术散手竞赛,具体项目内容有:56公斤级、70公斤级、85公斤级;女子武术散手竞赛有:52公斤级、60公斤级[8]。这样的项目设置,涵盖内容繁杂,不利于国外运动员学习、训练和掌握,很难在国际上推广。

武术标准化过程中,对武术(套路)的具体动作及细节要进行标准化才能更好的进行国际化推广。太极拳作为武术的一个拳种,是武术国际化推广中的重要部分。例如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就是对杨氏太极进行简单化、标准化。目前,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国外的习练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大家喜欢练习太极拳并不只是因为它动作简单、柔和,还关乎太极拳中融入的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养生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系统,不仅制约着武术活动的建构原则,而且通过受其制约的建构原则,间接地决定了武术的动作、造型和技术构成的各种具体形态及模式[9]。例如太极拳中一个高探马的动作,有其深厚的技击原理及动作内涵。《武编·拳》中就有“四平势、井阑四平势、高探马势”、“直行虎,打法三着打左右,七星拗步高探马”等关于高探马的描述。

在对武术的动作、内容进行标准化的同时,也要注意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毕竟武术的形成及发展是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及继承而不断发展的。要对武术动作进行标准化研究,就要对手、脚的位置、动作的运动路线、眼神的运用等多方面进行规范化。一个简单的正踢腿,就要对手的位置、踢腿后脚的位置、身体的姿势、眼神的运用等细节都要有严格的标准,这样在进行教学、训练以及比赛中就能更加规范地进行了。

2.3 竞赛规则的标准化

从1959年第一部《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出版到现行的2005年出版的竞赛规则,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不断完善,在不同的时期促进了竞技武术的发展。武术套路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高难美的运动项目,这类项目运动员比赛成绩是由裁判员根据运动员临场发挥的技术水平进行评分的[10]。因此,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改及裁判员的公正、准确与否会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于项目的特征,决定了在武术套路的比赛过程中会受到很大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竞赛规则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对于技术的要求,要严格的按照武术套路的运动特征来界定技术的规格及要领,不能出现默认两可的情况。当然,除了技术上的要求外,竞赛规则中涉及到很多问题,例如场地、器材、服装、音乐等都要在竞赛规则中提出明确的要求。2003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比赛器械的规定“必须使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指定的器械”,附件中,对于武术器械的刀、剑、枪、棍等有明确的重量和质量规定,以及规范的规格限制。但对于器械的具体规格长度、宽度并没有标准化的要求,这就需要在以后的竞赛规则中进行更加具体的完善。为了规则的科学性,在制定竞赛规则的过程中,要去掉繁琐复杂的的规则,从长远的角度制定武术套路的竞赛规则,确保规则的可操作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则。

3 标准化视野下武术的对外推广策略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国家决策的影响力决定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上层社会的支持。武术也不例外,不管是武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还是它的国际化推广都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在武术的国际推广过程中,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除了对武术的基本技术进行严格把关外,还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另外,人们对武术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刻,往往为武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是这些不利因素,更坚定了我们进行武术标准化的立场。对这种情况,国家应:(1)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武术科研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规范科研机制,深入挖掘武术理论中反映传统文化精髓的内容,以提升武术的科学化水平。(2)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任何一项技术的推广及传播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武术的对外推广更是需要大量的人才。其中包括科研人员,为武术的发展及推广提供理论支撑;社会指导员,作为武术推广过程中最直接的传播者向世界人民推广中国武术;优秀的武术运动员,作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武术的窗口,提供更直观的宣传。当然,中国武术要进行国际化推广,需要培养大量的人才。(3)制定规范的武术推广方针政策。为确保在武术国际化推广过程中标准化的实施,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影响和带动各种武术组织共同进行武术的国际化推广。

3.2 建立武术标准体系

当然,武术的国际传播仅仅依赖国家,是不可能走得更远的。目前武术推广的主体主要包括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省市武术管理中心(协会)、各练习站点以及辅导员等各种武术组织。要充分发挥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加强武术的宣传。武术海外推广目前应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开展,积极同国外的社团、组织进行合作交流,邀请国外武术代表团来我国参观访问,并组织开设各种武术教练员的培训班,为海外输送大量的武术人才。同时,我们也要“走出去”,即在境外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武术知识讲座、表演展示武术功法等方式与海外武术爱好者进行交流。同时要充分发挥武术的多元功能,建立完整的、规范的武术标准体系。

3.3 完善武术段位制

跆拳道最早是由韩国人推向世界的一项体育运动,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完全独立的国际组织和正规的国际比赛,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亚运会和亚洲锦标赛男女共设16个级别[11]。韩国人在推广跆拳道项目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跆拳道级位的练习内容简单,易懂易学,划分较细,能满足学员的成就感和进取心;跆拳道不同的段位间又有着严格的修炼年限及年龄限制,而且晋段需要一定的时间[12]。这是这种严格系统、简单易行的段位制系统,成就了跆拳道的国际化推广。目前,跆拳道作为一个具有鲜明亚洲特色的项目,在欧洲和美洲的普及程度十分惊人。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在中国武术协会召开的协会主席和秘书长会议上指出:武术的标准化与段位制的实施,是大势所趋,是武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13]。武术段位制的实施,为武术爱好者提供了统一的评价标准。同时,武术段位制的实行为武德和专业技术等方面的规范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标准化要求下,中国武术的段位制要加强管理和规范,完善武术段位制中存在的问题,在规范的基础上要尽量做到简单化。武术段位制的实施要依靠政府部门的监控,首先要有统一的武术段位制实施细则。从段位制的制定到段位制的实施,要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来执行;其次,要有统一、完善的段位制授予机制。武术标准化势在必行的今天,需要对段位制授予机制进行进一步完善;最后,对于段位制的授予要严格把关,确保武术段位制的规范性。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内容庞大复杂,博大精深容易造成傲慢和孤芳自赏,复杂更会阻碍其普及和广泛的传播,简单却是成功的奥妙之一[14]。武术的普及及实施进程中,将段位制融入学校教育是其国际化推广的一个切实可行的举措。我们可以借鉴跆拳道在国际化推广中的成功典范,同样作为东方传统文化代表的中国武术在充分发挥其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要从实际出发,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脚踏实地地走出一条创新的中国武术发展的道路。

3.4 加强大众传播在武术传播过程中的宣传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传播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传播学者斯蒂芬?李特约翰给大众传播下了一个定义:“大众传播是指媒介组织生产信息并且将其传输给广大受众的过程;也是指受众寻求、利用、理解和影响这些信息的过程。[15]”武术传播的受众就是世界人民,要让武术更快、更好地对外推广,自然离不开大众传播。

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录像带、光盘等等也应理所应当地受到我们的重视。例如书籍,武术书籍是武术国际化推广过程中的重要载体,是武术走向理论化、科学化轨道的重要保证。目前对外出版的武术书籍很少,适于武术推广的国际教材更少。同时在电脑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的现代,网络也日益成为组织广泛使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如此庞大的传播媒介为武术的国际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武术的信息传播,以扩大武术的影响,加强大众传播在武术国际传播过程中的宣传作用,促进武术的海外推广。

要想让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更加趋于标准化,自然需要我们对大众传播进行规范化。目前,在国外并没有权威的、普及度较广的武术教材及音像资料。各种形式的武术组织及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形式及方式进行武术推广的,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因此,武术走向国际化需要做很多工作,在对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管理的同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书籍、录像带、杂志的整理及出版,规范大众传播的内容及形式,使武术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4 小结

中国武术的国际化推广任重而道远,标准化也是武术对外推广过程中的必由之路。目前,武术的国际化推广还需要武术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武术的国际化推广进行浅析:首先,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及时代的需要,促使中国武术的进行国际化推广;其次,武术的国际化推广中竞技武术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因此竞技武术需要标准化。竞技武术的标准化包括竞赛规则、竞赛内容等几个方面;最后,针对目前武术的标准化的要求,提出几点关于武术国际化推广的策略研究,为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提供参考。

[1]郑 楠. 武术标准化来得正是时候 [N]. 中国体育报,2011-1-13.

[2]曹 彧.软硬件并重建立体系中国武术加快标准化步伐[N].中国体育报,2011-4-7.

[3]袁 岳.文化是汉堡[J].科技智囊,2001(4).

[4][14]崔秉珍.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2009.

[5]王霞光. 武术发展将推进标准化 [N]. 人民日报,2011-2-10.

[6]王 静.办好武术运动会加强标准化建设[N].中国体育报,2011-1-16.

[7]温 力.武术与武术文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8]王国凡.“标准化”视角下的竞技武术(套路)国际化发展的几点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2).

[9]刘学谦.从传统文化对武术的影响和现代社会的健身需求看武术的未来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9).

[10]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1]王 林.跆拳道的推广传播对中国武术国际化得启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

[12]肖 雪.武术与跆拳道段位制比较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4):8:6.

[13]]曹 彧.体育强国建设呼唤民族体育崛起,武术必须标准化[N].中国体育报,2011.

[15][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On the Standards of Wushu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Bai Xue Zhang Yunya Qiao Lina
(Wushu Schoolof ShanghaiSport University,Shanghai200438)

Wushu is one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and has the wits of Chinese nation,is a representative of oriental sports.In order to develop in the world,Wushu needs standards.The paper,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logical analysisand other methods,studiesthe standardization of Wushu from the three aspects:the necessity,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mpetitive Wushu and the strategies of it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The purpose is to find some referencesfor Wushu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healthy,scientific development.

Wushu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ization

G85

A

1004—5643(2011)10—0018—04

1.白 雪(1988~),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教育。

猜你喜欢
段位制中国武术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瓶颈与对策研究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河南省武术段位制开展状况调查研究(1997-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