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观察

2011-08-15 00:46陈彦龙徐召理湖北省英山县人民医院4387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23期
关键词:穿刺针硬膜针尖

陈彦龙 徐召理 湖北省英山县人民医院 438700

慢性硬膜下血肿多见于老年人,外伤史多不明确,出现临床表现时,头CT检查血肿已较大。我科自2007年起至今,采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2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48~84岁,平均年龄65岁。有14例为双侧血肿,其余18例均为单侧血肿。病程1~3个月,有明确外伤史者14例。临床表现头痛25例,多呈弥漫性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18例;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17例,多呈偏侧性;智能减退7例;合并不同程度意识障碍9例,脑疝1例。全部病例均行头CT检查,显示血肿呈新月形稍高、等或稍低密度影,部分病例呈混杂密度影。对于血肿呈等密度影,与脑质表面不好区分的患者,采用MRI检查确定。全部病例均有明显占位效应,表现脑沟脑池变浅、消失,脑室变窄及中线结构移位。

1.2 治疗方法 根据头CT所显示的血肿最厚层面确定穿刺点。备全头皮,用龙胆紫标定穿刺点,术前常规应用少量镇静药,之后头皮消毒,利多卡因局麻后,YL-1颅内血肿穿刺针(规格20~25mm)固定在电钻上,沿已标定的穿刺点钻入,用力应合适,尽可能使针尖直达血肿;侧孔接引流管,退出钻头,拧紧塑料盖帽,用5ml注射器缓慢轻抽,首次抽吸量为血肿估计总量的一半稍多。与脑内血肿不同,慢性硬膜下血肿多已很好液化,故不需尿激酶或降纤酶处理。用5ml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相应变换头位,直至流出液体清亮为止。首次抽吸结束,夹闭引流管4~6h,之后再开放引流,可持续闭式低位引流或间断开放引流。在患者需要做咳嗽、排便等用力动作时,或患者需要活动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防颅内进气。根据血肿清除情况复查头CT,直至血肿清除完毕,拔穿刺针,局部加压包扎。术后一般停用甘露醇等降颅压药物。

2 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随血肿清除病情明显改善,血肿清除一般在3~5d完成,各种临床表现多数在2~3d内消失或明显改善,头CT复查受压脑组织恢复正常。无死亡病例,无颅内感染及再出血等并发症。血肿清除量一般在80ml以上。

3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多见于老年人,由于脑萎缩致脑表与颅骨内板间距离增大,轻度的加速或减速损伤即易导致硬膜下血肿的形成,早期血肿不一定很大,随着血肿中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的破坏,血肿内渗透压增高,颅内水分进入血肿,造成硬膜下血肿逐渐增大,直至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肢体瘫痪、智能减退、意识障碍甚至脑疝。患者头痛、恶心、呕吐具备高颅压征的特点,肢体瘫痪多为偏侧性,智能减退表现进展快,不同于Alzheimer病及血管性痴呆。由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程已达1~3个月,所以其血肿成分主要为正铁血红素及部分含铁血黄素,外观为酱油色,在CT上表现为稍高、等或稍低密度影,在MRI上表现为T1及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影,与脑质分界清楚,所以当CT上表现为等密度影时,做MRI检查可准确判断血肿大小,有利于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无血凝块及完整血细胞成分,已很好液化,故不需尿激酶或降纤酶处理[1],一般亦不需生理盐水冲洗。

随血肿清除,受压脑组织逐渐膨胀复位,脑组织表面蛛网膜可被穿刺针针尖划破或撕裂,造成脑脊液外漏,这时表现引流液逐渐变浅直至澄清,一般无须特殊处置,由于脑组织已膨胀复位,可拔出穿刺针,局部加压包扎,按时换药,一般预后良好,多在3~5d内愈合。但在操作中应当注意,穿刺针的规格应选择20mm,规格大易出现上述情况,一般20mm规格的穿刺针足够用。

在进行穿刺操作时,用力应合适,尽可能使针尖直达血肿,如果动作慢用力不足,有掀起硬膜造成硬膜外血肿的可能,此时引流液为新鲜血液。

本组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2例患者,留针时间短,一般3~5d,并发感染机会大大减少,本组无1例感染;穿刺针直径3mm,手术创伤小,伤口愈合快不遗留瘢痕,且费用较传统的钻颅引流术低,患者易于接受,可作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2]。

[1]吴守方.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103例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20(5):464-465.

[2]胡长林,吕涌涛,李志超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规范化治疗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52-154.

猜你喜欢
穿刺针硬膜针尖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人工硬膜治疗脊柱后路手术中脑脊液漏
针尖上的蜂蜜
老年人撞到头没出血 警惕看不见的“致命伤”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缝衣针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无菌棉签按压法拔除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无损伤穿刺针对患者的影响分析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静脉针及穿刺针中锡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