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2011-08-15 00:48秦富
云南农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公益性农业产业经济社会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际上,这是一个特别重要且与每个人都相关的问题。拿大家都关心的民生话题来说,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一项最大的民生工程。

国际经验及我国的实践早已表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现代化又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全社会的稳定。发达国家的实践对我们有非常明确的启示:在保障本国基本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应对国际竞争、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农业现代化是重中之重,不可缺位,具有必然性。对于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农业现代化无疑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最大民生工程。

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问题,集中体现在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进入新世纪以来,连续8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及与其直接相关的农田水利。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在党的重要文件中全面深刻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持续、深入、逐步系统化的支农惠农政策,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

但作为为全体公民提供消费必需的最基本的农产品的民生大业,农业产业不仅需要承受自然风险,而且必须面对市场风险;不仅生产效率相对较低,而且在近乎完全竞争的农产品市场中,众多生产者不是定价者而是价格的遵从者(跟随者)。这些都决定了农业产业是弱势产业,比较效益明显偏低,加之诸如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至少具有准公益性),这就意味着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其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得到国家对整个行业的全面支持。

猜你喜欢
公益性农业产业经济社会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的相关政策文本分析
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策略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
——张润清
公益性气象信息大众传播力提升方法研究
加快大数据创新应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农业产业基金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