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交通安全管理与交巡警融合保平安

2011-08-15 00:50
重庆与世界 2011年21期
关键词:客运车辆厂区交通管理

傅 强

(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人武保卫部,重庆 400071)

国有企业从成立之初到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大都建设了厂区区域道路,有的还辐射地区与社会公路相交汇,厂区交通安全管理呈现社会管理和厂区管理的双重性,许多企业过去还承担着所在区域交通安全管理的社会职能。近年来,随着交巡警进驻社区,企业积极促使厂区交通管理规范化,使交通安全管理出现了新的方式和局面。

一、厂区道路交通建设的特殊性

凡是有几十年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都建设有与地区公路相互交融的厂区道路。地处郭家沱的望江公司(原望江机器厂)也建设有可供车辆通行的道路46公里,这些厂区道路对外开放,坡陡,路窄,人车混杂。由于没有封闭的围墙与社会分隔,因此厂区内道路上每天运行的各类型机动车辆达3000余辆。近年来,工厂为保证厂区内道路交通安全,专门设置了交通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交通安全管理专职人员13人,负责维持厂区的日常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二、厂区道路交通安全的复杂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工厂在计划经济时期为加强厂区交通安全的管理,经上级授权下发了厂内摩托车驾驶证、行驶证。随着2004年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工厂为确保交通有序管理而发放的证照皆与国家现行法律相悖而失效。众多的无证无照车辆在厂区道路上通行导致交通安全管理趋于复杂化。其次,厂区内用于产品零件周转运输的自备车辆也缺少交通运输的合法资质,更加重了交通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再次,厂区道路与社会公路互通,社会车辆在厂区道路上穿行过往,而工厂交通安全职能部门以及专职管理人员由于执法权的限制对一些违章运输行为无法采取根本性的处罚措施,从而出现了超速、超载、不按标志标线行驶、无牌无照驾驶、沿途漏撒等行为。

三、开展厂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一直以来承担着社会责任,为了方便出行所修建的厂区道路在方便了地区老百姓的同时,也加重了厂区交通管理的难度。目前工厂有国牌运输车63辆,用于职工上下班的自备牌照打班客车14辆,其他自备牌照产品转运车37辆,这些车辆在运行的过程中都难免会出现与社会车辆“亲密接触”的可能,从而也导致工厂在交通安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风险。由于交通运输的动态性和厂区道路交通的特殊性,开展交通安全管理对于避免厂区内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是全面落实交通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每年年初由工厂交通安全分管领导与各二级单位交通安全责任人签订《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各单位及其交通安全责任人的职责、任务,并将工作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名交通安全管理人员和交通安全参与者。

二是严把驾驶人的资质关。近年,各有车单位加强对本单位专职驾驶员的监管,非本单位专职驾驶员严禁驾驶本单位车辆。特别要求动力运输公司除保持客车驾驶员的相对稳定性外,驾驶员必须熟悉所驾客车的车况和运行线路的道路状况,并规定凡发生一次重大以上负同等责任及以上交通事故的驾驶员3年内不得驾驶客运车辆。

三是加强厂内机动车驾驶员安全学习教育。交安办制定了厂内机动车驾驶员安全学习管理制度,每月组织专职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事故案例学习。年均组织参加交通安全学习人数达540人次,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驾驶员和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

四是加强客运车辆和船舶的管理。一方面,落实客运车辆的例检、自检和保养制度。交安办年均对动力运输公司接送职工客车月检达168台次,对其他生产单位用于产品零件转运的自备车辆月检达504台次;对检查不合格的车辆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车辆所属单位立即停止使用并整改,待补检合格后方能上路行驶;每月定期开展对船舶的船体、设施、驾驶设备、轮机设备、消防救生、安全记录等进行安全检查。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客运车辆报废制度。对达到报废期限的客运车辆,要求动力运输公司必须强制报废,杜绝了客车超期运行现象。还要加强客运车辆的动态管理。交安办每天安排专门力量对上下班客车运行的路段进行管理,对动力运输公司客车驾驶员的超速、超载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密的监控,有效地预防了客运车辆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着力融合交巡警维护厂区道路交通的必要性

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分局交巡警支队郭家沱交巡警大队于2010年2月7日正式入驻厂区,厂区交通管理与交巡警管理相互融合,使厂区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观。通过规范机动车辆和驾驶人员牌照的管理,教育了广大交通安全参与人员遵章守纪的交通安全意识。通过引入重庆市特检中心对厂内自备车辆设备的年度检验,降低了企业交通运输方面潜在的安全风险。对加强厂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维护区域内交通的良好秩序,避免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发挥出重要作用。在融合交巡警开展的路面勤务执法纠违活动中,按照交通厂区执法管理宣传先行的原则,充分运用厂内电视、报刊、内部局域网等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交巡警工作实际的舆论宣传工作,不仅做到内容报刊上有文字,广播上有声音,屏幕上有影像,网络上有字幕,而且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的交通安全宣传攻势。通过厂警协力,分期分批地组织厂内驾驶证转国家正规驾驶执照的考核工作,先后经重庆市公安局车管所江北分所到厂实地现场考试合格核发正规驾照2000余人,由于交巡警倡导的“边纳入、边规范”对望江无牌无证摩托车开展了现场办理国家牌照的工作,提高了工厂职工摩托车登记注册率,现场办理摩托车牌照550辆。工作的持续推进不仅方便了地区老百姓无正规牌照,也规范了厂区机动车辆的管理,消除了事故隐患,解决了工厂多年来在承担社会职能方面所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还对加强厂区交通安全管理、融合交巡警维护厂区道路交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建立厂区交通管理新模式的必然性

交巡警入驻厂区,工厂主动与交巡警开展“厂、警共建”交通安全管理新模式,创建雷锋式警队,共同探讨工厂和地区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建立起工厂与交巡警和交管部门快速处理和共同做好辖区内交通管理的有效机制。这是在新形势下,工厂和交巡警应相互融合做好厂区辖区内交通管理新模式的必然性。

1)建立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厂区内机动车辆、驾驶人档案及日常交通管理工作台账。为加强厂区交通安全管理,交安办拟定下发了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和交通安全管理规定。每年初安排专人对厂内机动车辆及驾驶人情况进行清理,对所有车辆和人员的信息专档保存。

2)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交安办按照交通安全宣传紧紧围绕并服务于工厂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际的原则,构建了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交通安全教育网络。全年充分利用厂内电视、报刊、内部局域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不仅做到了报刊有文字、广播有声音、屏幕有影像、网络有字幕,而且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的交通安全宣传攻势,提高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从而有效遏制了厂区内交通事故的发生,真正做到了把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业务工作贯穿始终。

3)依法依规履行交通管理职责。交安办依据《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严格按照工厂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面落实交通管理人员,加强路面值勤检查,严查超速,超载,不按标志、标线行驶,无牌、无照驾驶,沿途漏撒等违章行为。

4)建立了厂区内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报制度。交安办每季度向上级主管领导专题报告上季度厂区内开展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工作情况,其内容包括工作部署、措施、效果和经验,分析区域内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采取的工作措施。

5)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机制。交安办结合厂区道路交通实际情况,制定了重、特大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并积极组织筹备应急演练,提高了紧急情况下道路管制、车辆避险及救援能力。

猜你喜欢
客运车辆厂区交通管理
旧厂区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思考——论团山钢厂土地盘活
客运车辆的日常保养及故障维修问题分析
2001—2020年交通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客运车辆纵向行驶安全域辨识分析
承载厚重记忆的莲花山老厂区
论交通管理中非机动车及行人依法管理问题研究
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改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