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林区侵华日军木材加工厂遗址调查综述

2011-08-15 00:46万大勇
黑龙江史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侵华日军伊春神树

万大勇

(伊春市文物管理站 黑龙江 伊春 153000)

小兴安岭林区侵华日军木材加工厂遗址调查综述

万大勇

(伊春市文物管理站 黑龙江 伊春 153000)

2008年至2010年,伊春市文物部门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所辖地域进行了全面实地文物调查,其中发现了多处侵华日军木材加工厂遗址。由于木材加工所需要的机械动力需要用锅炉来支持,因此在当时将有的木材加工厂称为火锯厂或火锯。

一、侵华日军木材加工厂遗址的分布与现状

从调查结果看,侵华日军木材加工厂遗址的分布,主要在小兴安岭南部,这是由日寇入侵的路线所决定的,日军是从哈尔滨向东北方向,现在的绥佳线,即哈尔滨经由绥化至佳木斯铁路干线进入小兴安岭南部地区的。所调查出的侵华日军木材加工厂遗址,由南向北分别位于现在的桃山圣浪、神树、铁力、铁力二股、带岭、南岔、浩良河。现将调查出的8处遗址作以简单介绍。

1.浩良河火锯厂遗址。位于浩良河火车站南500米,北200米处是汤旺河。原浩良河木材加工厂院内,损毁严重,地面建筑物几乎无存,只剩部分建筑物水泥地基。

2.小松火锯厂遗址。位于南岔火车站西北1公里,南岔木材水解厂院内,俗称西火锯厂。面积约为3500平方米。现只剩部分基座,地表建筑物已经无存。

3.东洋火锯厂遗址。位于南岔火车站东北2公里处,南岔区原百货站院内,现仅存几处带锯机基础,面积约为3500平方米,地面建筑无存。

4.带岭火锯厂遗址。位于带岭火车站东北1.5公里,带岭区康安社区内。原厂房水泥地基还在,面积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8米。

5.神树制材场遗址。位于铁力市桃山镇神树村西200米,呼兰河南50米。遗址现存烟囱座子一处,红砖砌筑,残高3.5米,直径2.8米,带锯机混凝土基座一处。

6.二股制材厂遗址。位于铁力市工农乡北星村东20公里,铁力林业局施业区马永顺林场东北0.5公里的台地上,俗称二股火锯。仅存的5处混凝土构件基本完好,总面积500平方米。

7.圣浪制材厂遗址。位于铁力市桃山镇圣浪村,圣浪火车站北300米。现残余的混凝土基础是安装带锯机的机座,大小不一,共7座,东西方向排列。

8.铁力大二火锯遗址。位于铁力市铁力镇东岗社区,铁力林业局工业园区(原铁力林业局木材加工厂)内。现存钢筋混凝土烟囱座子一座,直径3.1米,残高6.6米,7处混凝土厂房基础埋在地下0.2米~0.5米处。

二、侵华日军木材加工厂建立的时间与原有规模

侵华日军木材加工厂建立的时间,一般是在1936年至1941年之间,其中有的工厂从筹建到开工时间很短,近一年左右,如浩良河火锯厂。有的时间跨度很长,达5年左右,如铁力大二火锯。这是因为虽然都是日军操控,但并不是一个部门主办的,如浩良河火锯厂是由日本合同株式会社筹建,铁力大二火锯是由位于长春的大二株式会社主办的。此外还有位于间岛省(今吉林省)延吉县龙井镇的小松林业株式会社,位于大连的“满洲国东洋林业株式会社”东洋林业株式会社(老板秋田),“满洲制材株式会社”,驻哈尔滨的日本关东军等。

原有规模,这些加工厂占地面积一般在两万至四万平方米左右。工厂外观大致由原木楞场、动力车间、锯木车间、成品露天仓库、修理车间等组成。规模大一些的工厂还有日本人所用的办公楼、宿舍、浴池、岗楼等,如浩良河火锯厂。设施一般有蒸汽机1台至2台,带锯机1台至8台不等,圆锯若干台,锅炉等。

每个工厂日产量木材分别为150立方米,70~80立方米不等。其规格、用途不一,其中有修建铁路所用的枕木、军用木材等。如神树制材场,1939年通往神树的铁路线正式通车以后,驻哈尔滨的日本关东军在神树开设木材加工厂,使用蒸汽机专门加工军用木材,规模较大,当时有蒸汽机所用的大烟囱,上面还写有“驻哈尔滨关东军神树木材加工厂”字样。

这些工厂工人数量一般在100余人至300余人不等,工厂管理实行把头制。掌柜的(厂长)、账房先生(会计)都是日本人,如铁力大二火锯有5个日本人和3个中国人负责管理。

三、观点与总结

1.这些遗址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的罪证。仅从现调查到的加工厂遗址的规模及在桃山至浩良河140公里长的范围内的数量就达8处,即可看出日寇在小兴安岭掠夺森林资源的态势。自1933年5月日本关东军侵入铁力,6月侵入汤原之后,于1934年由南至北开始了对小兴安岭大好森林资源的掠夺。被掠夺的地区是:铁力、桃山、双丰、朗乡林业局、带岭、南岔、金山屯、西林、美溪、翠峦、乌马河、友好等区(局)。《汤原县志》记载:“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后,快速对本县森林资源就想疯狂掠夺,至1936年在汤原林区共砍伐木材285.3万立方米。”(当时小兴安岭南部大部分地区归汤原县管辖)日寇野蛮掠夺的罪恶行径,令人发指。

2.这些遗址是日本帝国主义残酷压榨盘剥中国劳工的罪证。从1934年至1937年,日本侵略者抓劳工达8000余人。据曾经在火锯厂当过劳工的老人回忆:“日伪用刺刀和皮鞭强迫中国工人劳动,每天劳动达十二小时,微薄的工资经过层层的克扣也所剩无几了。”“当时在大二火锯干活的力工(这些人被叫做小票),就像在监狱中的囚犯,哪里还被日本资本家和把头当人看哪!每天要干十六、七个小时的活。这么长的劳动时间,一个小票才挣二角二分钱,有的小票才挣一角八分钱。扣去伙食费,一分钱也别想见着了。”

3.这些遗址的调查发现为研究小兴安岭的早期林业开发沿革提供了实物资料。日寇投降后的1945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一部分木材加工厂是在原基础上建立的,即有着沿用关系,对此应该如何看待呢?事实上这些加工厂无论从筹建到生产过程,都凝结了中国劳工,包括中国技术工人辛勤的汗水与智慧。这是我们自己的工厂,因此没有必要回避。

这些遗址是宝贵的,应该予以保护甚至修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这些遗址,后人可以看到和了解我国林区过去的多个侧面。

[1]《伊春革命斗争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出版

[2]《伊春工运大事记》黑新出图(89)254号

[3]《浩良河制材工人同日伪斗争的几个片段》《伊春文史资料》(第一辑)

[4]《铁力大二火锯始末》《伊春文史资料》(第一辑)

[5]《铁力市文物普查档案》

[6]《伊春市志》

[7]《铁力县志》

[8]《南岔区志》

[9]《汤原县志》

万大勇(1955年生),男,黑龙江汤原人,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黑龙江伊春文物管理及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侵华日军伊春神树
侵华日军第十八师团南京大屠杀罪责再考证
黑龙江伊春:守着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
论中国抗战诗歌中的侵华日军形象
侵华日军化学战对作战进程的推进作用
神树
神树
日本侵华期间对东北农村劳动力的掠夺及其特点
寨神树的儿女
多彩伊春
混入社交圈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