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玉传》之人物意象分析

2011-08-15 00:46闫振华
黑龙江史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李益唐传奇神话

闫振华

(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霍小玉传》之人物意象分析

闫振华

(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本文从《山海经》中塑造的简单人物意象出发,以对《霍小玉传》中的人物意象分析为重点,通过对作品中主要人物,如李益、霍小玉等人的意象分析来说明其人物特点和个性,并进一步说明作为唐传奇的代表,《霍小玉传》所取得的成就和创作意义。

发轫;人物意象;才子佳人故事

中国古代小说发轫于上古神话,成书于战国初年至汉代初年的《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保存神话最为完备的一部著作,书中记录的上古神话显示,这一时期小说虽然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但是原始初民已经试图创造丰富的人物意象,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四大神话:《女祸补天》、《后羿射日》、《共工触山》、《嫦娥奔月》。这四篇神话塑造了四种不同的人物意象,前三者可以看做人类英雄的典范,他们代表着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嫦娥奔月》塑造的嫦娥形象,较接近于人类的思维。因为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类对生老病死怀着敬畏的态度,他们惧怕死亡,但却又无能为力,所以就通过嫦娥这一意象来表达他们对生命的渴望。《山海经》之《海外西经》篇塑造了大量的人兽合体的意象,令人惊叹,但是这些神话没有什么情节,塑造的各种人物意象或者是怪物意象并没有多少人类感情,作者只是试图想说明他们的存在而已。魏晋六朝小说在人物意象塑造方面虽然有着某种进步,但是仍以志怪为主。志人小说虽然也涉及人物,但是只是通过人物来表达一种处世态度,在人物意象的塑造方面并没有过多的着墨。但是这些初期的小说在人物意象塑造方面虽然尚未完备,但却是不可或缺的,之后的唐传奇便是在这些简单的人物意象的基础上塑造了更为完备的意象。

小说人物意象塑造真正受到小说家的注意并运用于创作实践便始于唐传奇。“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是时则有意为小说。”(1)早期传奇尚未脱离六朝志怪小说的模式,较少以人物为中心来进行创作。唐传奇经过初唐和盛唐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创作模式。到了中唐,唐传奇终于迎来了繁盛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作家,创作了大量才子佳人型的小说。这些作家将眼光由神话世界转向现实社会,由志怪转向志人,特别是对人物意象的塑造。通过对人物意象的创造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真性情,从而达到反映社会各种制度和思想的目的。唐宪宗元和时期作家蒋防所撰《霍小玉》便是唐传奇之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本文即通过对《霍小玉传》中人物意象的分析并稍加结合其他作品来诠释唐传奇在人物意象塑造方面的特点。

《霍小玉传》中塑造的人物意象主要有四个,这四个人缺一不可,否则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便不复存在,也会削弱了故事的完整性。这四个人物意象分别是:李益,鲍十一娘,霍小玉和黄衫豪客。整篇传奇主要是以这四个人物为中心来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惨的才子佳人故事。

作品开始便向我们展示了李益这么一个才子形象。说他:“以进士及第”、“少有才思,丽词嘉句。”一开始就在人们心中形成了这么一个才貌双全的意象,可谓完美。但是作者笔锋一转:“每自矜风调,思得佳偶,博求名妓,久而未谐。”这句话一方面丰富了李益的形象,他虽然是个才子,但却有点傲慢,有些得意忘形。他也是一个风流才子,同时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士人的心态。也为下文霍小玉的出现设下了伏笔。这里初步向我们展示了李益的个性特点,可以用“恃才傲物,风流倜傥”八个字来概括,这样便初步勾勒出了其意象。因为他“久而未谐”,所以便自然的引出了关键性的人物,鲍十一娘,她这个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少了她,故事情节便不会发展下去。她是个什么人物呢?文中说到“故薛驸马家青衣也,折券从良,十余年矣。”所谓青衣,汉代以后指身份低下的人所穿的衣服,即是下人的代名词。她“性便辟,巧言语,豪家戚里,无不经过。”从这几句话中我们便可以勾勒出她的形象:一个曾经做过下人而又巧舌如簧的妇人,结交了很多权贵之人。因为李益经常给她些恩惠,所以鲍十一娘便将霍小玉介绍给了李益。鲍十一娘在这里扮演的角色有点类似于《水浒传》中的王婆,不同的是,王婆这一人物形象在作品中是个彻头彻尾的坏人,最后也受到了惩罚。而鲍十一娘虽然也结交权贵,但作者在她把霍小玉介绍给李益之后便让他退到幕后,显然有他的一番用意。篇幅短小也许是一个原因,但我想,作者在这里要塑造的便是这么一个穿针引线的人,她的作用不大,但却缺少不得。至少在唐代社会,这种人还是比较常见的,替人牵线搭桥,并不违法,也不会受到人的谴责。霍小玉是作品中出现的第三个人物意象,也是主要的人物意象。身为霍王故女的霍小玉颇受作者赏识,作品中写道:“资质秾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短短16字,便将其姿态和性情展现在读者面前,她既不缺乏女性的妩媚,又具备大家闺秀的资质。这样一个女子李益怎么会不喜欢呢?

于是两人见面之后便两情相悦,霍小玉说:“见面不如闻名。才子岂能无貌?”此反问句体现霍小玉虽是一个至情之人,但却贵于含蓄。李益则不同了:“小娘子爱才,鄙夫重色。两好相映,才貌相兼。”作品一步步地揭示了李益这一人物意象的复杂性,有才是一方面,风流倜傥是一方面,但其言语之间也透漏了其真性情:“重色。”这也为他日后抛弃霍小玉作了铺垫。霍小玉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从她对李益所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因为李益因为色爱,所以她怕被抛弃。而李益却巧舌如簧,许下一番盟约。谁料李益回家之后,其母亲已经为他订下婚约,李生不敢违抗母命,便和霍小玉断了来往。从这里可以看出,李益是个因为孝顺而软弱的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逡巡不敢辞让。”这是他性格的一个弱点。

黄衫豪客的出现好像是一个转折点。当霍小玉伤心欲绝之时,他的出现犹如天降,使读者感到了一丝希望。他也把李益带到了霍小玉的身边,然而,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作为一个侠士,他的任务便是扶助弱小,他只能将李益的人带到霍小玉面前,但却不能使他回心转意。而至情至性的霍小玉也没有给他回心转意的机会,她悲痛欲绝的喊出:“我为女人,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如此!……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至此,霍小玉这一人物意象塑造的便彻底丰满了,她是一个才女,是一个至情至性而又刚烈的女性。霍小玉死后,李益果然遭到了报应,出现了一系列怪异的现象,如陌生男子向他妻子招手又突然不见了等等,看起来好像是有走向了志怪小说的老路,实则不然。作者是想借这些幻想来进一步塑造李益的形象,连同之后的杀妾等事情,塑造出李益生性多疑的性格特征。至此,李益这一人物意象的塑造也已完成。比起黄衫豪客和霍小玉来,他的性格特征是复杂多变的:温文尔雅,巧舌如簧,性格软弱,尊敬母亲,省心多疑。这些复杂的性格特征,或者说性格特征的两面性,使得李益在处理事情是容易犹豫不决,从而造成悲剧的发生。

通过这些人物意象的塑造向读者展示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正是作者想要达到的目的。这篇传奇也获得了成功,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注释: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汪辟疆校.唐人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程毅中.唐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0.

闫振华(1986—),汉族,安徽临泉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2009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猜你喜欢
李益唐传奇神话
爱情神话
太阳能光伏暗管排水系统能力提升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凉月如玉亦如霜
凉月如玉 亦如霜
从唐传奇到电影的文本变迁
唐传奇中男性书写下的女性形象
唐代侠义小说中的自由精神与文人人格追求
“神话”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