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的历史考察

2011-08-15 00:48张凌林黄翠芳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1年11期
关键词:基层组织支部党组织

张凌林 黄翠芳

(中共启东市委党校 江苏启东 226200)

基层党建的历史考察

张凌林 黄翠芳

(中共启东市委党校 江苏启东 226200)

基层党建科学化是一脉相承的历史课题。文章立足党史文献,通过对基层党建概念的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演变的历史及不同时期基层党建思想的历史考察,以史为镜,以求更好地服务我们今天的基层党建工作。

基层党建;概念;实践;思想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团结和凝聚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组织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必须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

一、基层党建概念的提出

基层党建,就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包含了两个概念,一是党的基层组织,二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党的基层组织”这个概念是在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通过的修正《党章》将“党的基层组织”单独列为第六章。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就对党执政以后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作了说明:

党的基层组织,按照人数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党员超过100人的,可以成立基层党委会,下设若干总支部或支部;第二类是党员超过 50人的,可以成立总支部委员会,下设若干支部;第三类是党员不足50人的基层组织,可以成立支部委员会,下设小组。

基层组织的任务:企业、农村、学校和部队中的党的基层组织,应当领导和监督本单位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的工作;机关中的党的基层组织,应当对于机关中的每一个党员的思想进行监督。

邓小平在报告中还进一步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基本纽带,经常检查和改进基层组织的工作,是党的领导机关的重要政治任务。”[1]党的八大对党的基层组织作出了重大修改,将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首先是因为当时国家的状况完全不同了: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已经实现了空前未有的国家统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其次是因为党的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党已经成为执政党,在全部国家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党的组织分布到全国每一个城镇和县区,每一个重要的企业,并且分布到各个民族;党员的数目已经有1073万,比七大时增加了八倍,比1949年建国时增加了近两倍,而且多数党员都在各级国家机关、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中担负了一定的工作。

以党的文件明确提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个任务,是在1989年8月28日党的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

《通知》提出要“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础,在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从党在企业中的基层组织、党在高校中的基层组织和党在农村乡镇中的基层组织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出了重要论述。

十三届四中全会的通知表明,党在改革开放初期在政治、经济上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二、基层党建的实践历程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它进入中国社会的契机是当时的仁人志士为探求救国救民道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源自我国国情的需要,因此它的传播道路是自下而上的群众路线。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它的成长道路也是先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然后才有全国性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1921年建党,虽然组织比较严密,但基层组织并不完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候,全国代表党员人数才50多人。中共中央局下面仅设组织局和宣传局两个部门,下面有上海共产党,北京、湖北、广东、山东及湖南的共产党小组,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东京共产党小组等8个地方组织,基层组织没有。[2]

到1922年党的二大召开时,全国党员人数已接近200人,大会还通过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章程《中国共产党章程》。《章程》较为完备的规定了党的四级组织系统,分别为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区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和支部。《章程》规定:农村、工厂、铁路、矿山、兵营、学校及其附近,“凡有党员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组,每组公推一人为组长,隶属地方支部”,“各组组织,为本党组织系统,训练党员及党员活动之基本单位,凡党员皆必须加入”。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和决定国共合作问题,但是大会特别将关于党的基层组织的规定修改为“凡有党员五人至十人均得成立一个小组”,“一地方有十人以上,经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许可”,可以“推举三人组织该地方执行委员会,并推举候补委员三人”。

中国共产党于1925年1月11日在上海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讨论通过的《对于组织问题之决议案》。《决议案》针对过去党在组织上的缺点,强调“我们党的基本组织,应是以产业和机关为单位的支部组织,至于在小手工业者和工商业的办事人中,不能以机关为单位组织支部时,则可以地域为标准。支部的工作,不能仅限于教育党员,吸收党员,还应在群众中进行宣传,帮助其组织俱乐部、劳动学校、互助会”[3]。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明文规定建立党的基本组织以基层生产单位和地域划分两种情况相结合的标准,并提出了“支部”这个概念。

1926年1月29日,中央组织部发出第二号通告,要求“加强支部工作与组织统计工作等”,同年7月的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文件中《组织问题决议案》再次强调了“支部的意义与工作方法”,认为“支部是按照社会的生活而精密分划的”,要使支部在这些社会组织或区域里发挥出自身的核心作用,才能接近群众领导群众,并提出了“一切工作归支部”的口号。[4]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湖北武昌召开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专列“党的支部”一章,作为“党的中央机关”、“省的组织”、“市及县的组织”及“区的组织”之下的党的基层组织,并明确规定,“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是党与群众直接发生关系的组织”。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仍在坚持“城市中心论”,但是这次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决议案》对支部生活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概括:“支部是党的命令传达所和宣传机关”,“没有支部生活,没有支部的中心工作”,“没有支部生活,便产生不出干部人才”,“没有支部生活便没有党内生活的基础,也就没有无产阶级党的基础”。[5]

在此之后时期里,党的组织建设经历了李立三、王明两次“左”倾冒险主义的挫折,直到遵义会议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最终取得胜利。1937年开始,中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刘少奇做《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报告根据马列主义建党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经验,对党的组织建设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报告第七部分为“关于党的基础组织”,重申了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支部的问题,基础组织的构成“按自然地、居住的或工作的情况,划分小组”;基础组织的任务是“使人民群众与党密切结合起来”。可以看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在七大时期已经初步建立,这是党在长期处于农村和革命战争年代进行的艰辛探索之后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理论创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也由此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党的建设也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1956年9月八大以后,党和国家经历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文化大革命两个时期,在这期间,尤其是九大至“文革”期间,虽然每一次修改的《党章》都保留了“党的基层组织”这一章,但是党的基层组织基本瘫痪,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偏离了正常轨道,出现了重大挫折和偏差。

“文革”结束以后,党的十二大在十一大基础上对党的基层组织进行了与时俱进的论述。十二大结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基层党组织的任务和领导体制作了新的规定,如规定“企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委员会,和不设基层委员会的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领导本单位的工作”。党的十三大将十二大党章中“工厂、商店、学校、机关、街道、人民公社、合作社、农场、乡、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的规定,修改为“厂、商店、学校、机关、街道、合作社、农场、乡、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这两次修改,一次是出现“企事业单位”这个名词,一次是去掉了“人民公社”这个名词。新的社会基层单位的出现和旧的社会基层单位的退出,就标志着我们党的建设事业伴随着党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和不断发展完善。

十四大后,基层党组织建设再次受到重视,明确规定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坚持民主集中制等四项基本要求。十四大将党的基层组织分为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等几种类型,规定在这些基层单位,“凡有党员三人以上”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并提出了基层党组织的八项任务,对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作了界定。

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了部署,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目标。《决定》的第三部分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标题,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各自特点做好工作,努力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的战斗堡垒;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和管理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标志着我们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国际上各种政治力量斗争错综复杂,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日趋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党对自身提出了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新要求。

十五大基本延续了十四大关于基层组织的论述。到十六大的时候,党的基层组织的构成有了新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基层党组织由此增加了“社会团体”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中的党组织这两个类别。十六大还特别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作了专项论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标志着党的基层党建又一次取得了新进展。

十七大报告强调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地位,指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6]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并隆重提出,是对世情、党情、国情深刻变化的清醒认识,反映了党对巩固执政地位、坚持长期执政的深刻自觉。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稳步前进,基层党组织的单位形态和地域形态也逐步发生变化,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也逐渐出现跨行政、跨地域的按照产业分布、经济关系而设置的新形式。

三、基层党建思想的传承创新

中国共产党有着悠久的重视基层党建的传统。党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诞生,在如火如荼的国家建设时期成长,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成熟,90年的伟大历程积累了宝贵的基层党建思想。这些凝聚了全党集体智慧的基层党建思想,突出体现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身上。

1、毛泽东的基层党建思想。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认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在红军连队中建立了第一批党支部,他首创将“支部建在连上”,作出了“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7]的重要论断。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关于基层党建最重要的论述。此后,“支部建在连上”逐渐在各地、各条战线上推广。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毛泽东更加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以他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作出了进一步的思考。这些思考主要有:党的八大正式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概念,这是党章对基层党组织这个概念的首次界定;对基层党组织的成立、组织形式、任务、职责等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加强了对基层党组织的整顿,等等。

总体上看,毛泽东的基层党建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邓小平的基层党建思想。邓小平是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参加者,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同时又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因此,邓小平的基层党建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和思想。邓小平一直坚持认为:“提这样口号,那样口号,这样方针,那样方针,只有有了基层工作,有了经常工作,才有希望落实。”[8]1980年,邓小平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再一次提到改革基层党组织的领导问题,认为基层党组织应该把大量日常行政工作、业务工作,尽可能交给政府、业务部门承担。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给党带来的影响,深刻总结党自身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明确提出了“执政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党, 执政党的党员究竟怎样才算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深刻命题,对党在基层组织中如何体现党的领导问题作了深入思考,并把基层党建问题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执政党建设联系在一起。

概括而言,邓小平的基层党建思想具有浓厚的改革色彩,反映了我党基层党建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新觉醒。

3、江泽民的基层党建思想。20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以江泽民为首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执政党建设和基层党建进行了新的探索。江泽民的基层党建思想主要有:一是高度重视基层组织的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江泽民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努力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带领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街道社区、社团和社会中介组织党的建设的工作力度,不断拓宽工作的覆盖面。”[9]二是要重视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建党工作。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要“理直气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都要在企业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三是重视社区党的建设。强调社区党建工作要从城市社区的特点出发,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区服务、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来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四是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要面向新的社会阶层,必须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从而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概括而言,毛泽东的基层党建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大胆创新,邓小平则将毛泽东的基层党建思想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而江泽民则把邓小平的基层党建思想发展到更加完备。

四、基层党建历史考察的现实意义

建党90周年以来,我党的基层组织从无到有,我党的基层党建思想在实践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对基层党建的历史考察,以史为镜,对我们今天的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要紧扣时代主题,坚持与时俱进。90年来,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基层党组织作出了不同的界定,对基层党组织的任务作出了不同的定位,由始至终都非常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凭借着牢固的基层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要善于总结和运用国际国内两方面的经验。在90年的建党历史中,我们的党在基层组织建设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失误,但是我们不害怕曲折,我们善于总结经验,不光善于总结自身的经验,还注重总结和借鉴国外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因此最终能够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三,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始终坚持基层组织在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功能。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和群众最接近的组织,长期担负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声音的重要使命,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所在。

参看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53.

[2]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 中国共产党建设全书,第4卷[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18—25.

[3]中央档案馆.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380.

[4]中央档案馆.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182.

[5]中央档案馆.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453.

[6]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

[7]毛泽东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5—66.

[8]邓小平文选,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6.

[9]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10.

张凌林(1984—),男,湖南怀化人,苗族,哲学硕士,中共启东市委党校校长助理,主要从事党史与党建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黄翠芳(1961—),女,江苏启东人,汉族,历史学学士,高级讲师,中共启东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主要从事党史党建研究.

猜你喜欢
基层组织支部党组织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清华党组织公开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党的基层组织
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基层组织建设始终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
支部园地
进一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