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

2011-08-15 00:48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1年11期
关键词:村务公开村级犯罪

付 强

(石家庄市桥东区人民检察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新农村建设中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

付 强

(石家庄市桥东区人民检察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作出的战略部署,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直接关系到最广大农民的民生和利益。近年来,随着国家“三农”投入的大幅增加,涉农贪污贿赂犯罪呈增多之势,影响了中央政策部署的落实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一、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贪污贿赂案件的特点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进行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建设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特点是其他各类案件所没有的。要想从根本上预防打击此类案件的发生,掌握其基本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1.犯罪主体以村委会领导班子为主,一把手占大多数。

犯罪主体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多,“—把手”多。调研表明,乡镇站所和村基层组织中的“一把手”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相当突出,是一个显著的特点。在吉林省某地的新农村建设贪污贿赂的调研中,一把手”犯罪达到了立案总数的80%以上。原因就是作为“一把手”,他们有很大的决策权、经济管理权以及财经审批权。

2. 犯罪形式复杂化、手段多样化。

在犯罪形式上,涉农案件由单一型向合伙型发展,共同犯罪现象严重,办一案带一串挖一窝的群体腐败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为了谋取个人利益,利用手中职权,相互勾结,结伙作案,如某市退耕还林贪污、受贿系列案,涉及该市林业局和五个县区林业部门工作人员21人。

3.影响恶劣,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

新农村建设中发生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直接侵害的是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容易诱发农村群众上访,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行使国家职能的公务人员利用职权为自己及亲人谋取非法利益,严重的损害了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增加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容易造成农民的边缘心理,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造成此类犯罪的原因

1.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成员素质不高。

首先,文化素质偏低。目前的村干部很多是农民出身,大多数只有中小学文化水平。其次,法律意识淡薄。相当一部分人员的法律意识较差,对罪与非罪的界限认识不清,错误地认为自己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吃点、占点、捞点”都是正常的,构不成犯罪。

2.我国目前对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项目的执行监督不力。

本来好多为民惠民的政策可以给农民带来很大的实惠,结果政策从中央走到地方,到农民身上,政策的优势好处已经打了不知道多少个折扣,真正应该惠及农村发展的资金项目在中间环节被分流了,只剩下几块鸡肋留给农民啃。

3.制度不健全。

第一,村务公开制度流于形式。第二,村级财务制度不健全。从查处案件涉及的村级组织看,大多数都建立了村务公开制度,但认真落实的并不多,有的村级财务不是按规定时间做帐,而是一个季度做一次帐,或一年做一次帐,有的甚至不做帐,导致村级财务管理混乱,还有的违反财经制度,由一人同时任会计和出纳。

4.村级干部待遇偏低,“不捞白不捞”的补偿心理作祟,是驱使其犯罪的主要因素。

农村基层干部工作量大,工作条件艰苦,尤其是农村征地出让工作情况复杂,而其收入、待遇又相对较低。因此,一部分村级干部心理失衡,想方设法地利用征地出让中管理和监督漏洞进行贪污、挪用等犯罪。

三、如何预防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贪污贿赂犯罪

第一.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出台政策的同时首先考虑到实施的可行性,怎样把最大的实惠给农民,防止政策在实施的中间环节打折扣。其次,加大惠农政策宣传的力度。例如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是一项处于试点阶段全新的惠农政策,因宣传不力,农民对参加农业保险的益处理解得不够深入透彻,农民的参保积极性普遍不高,参保率低。大量剩余的参保指标给“冒保”、“替保”、“虚保”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第二,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一是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坚持村委会集体讨论研究决定的原则,并纳入村务公开制度内容,防止搞暗箱操作。二是完善督促检查制度,对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切实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确保村务活动在“阳光”下规范有序地开展。三是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第三,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警示警醒村级干部。建立村级干部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培训制度,采取以会代训、短期专门培训或轮训的方法,认真抓好村级干部的法律、政策宣传和培训工作的落实。结合一些村级干部发生职务犯罪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增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其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村。

第四,建立统一的职务津贴机制,适当提高村级干部待遇。建议制定标准适当地提高村级干部待遇,解决村级干部生活上的困难,减少部分干部因生活困难造成心理失衡而犯罪。

猜你喜欢
村务公开村级犯罪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把村务公开栏办成“群众监督栏”
Televisions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什么是犯罪?
浅淡农村村务公开工作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让公开成为廉洁村庄建设的主旋律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