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2011-08-15 00:45黄立群
党史文苑 2011年22期
关键词:斗争

黄立群

(中共九江市委党校 江西 九江 332000)

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一贯重视反对腐败,勤政为民,并形成了丰富的反腐倡廉思想。这一思想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廉政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特点

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高度重视党群关系,坚决反对官僚主义。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的高度政治敏感和特有的气魄,在治党建国的长期革命生涯中,始终对反腐倡廉予以特别重视。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为初创的中国工农红军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保证对人民的利益秋毫无犯。1934年1月,毛泽东在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指出:“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反对贪污和浪费的斗争,过去有了些成绩,以后还应用力。”[1]P134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针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新形势,强调要“严肃地坚决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的纯洁性”[2]P793,同党内的腐化思想作斗争。1941年5月,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政治局批准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又严肃规定:“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3]P26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正式宣布把“废除蒋介石统治的腐败制度,肃清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治。”[4]P1278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项基本政策之一。共产党和根据地民主政府应自觉厉行廉洁政治,“艰苦奋斗,以身作则,工作之外,还要生产,奖励廉洁,禁绝贪污,这是中国解放区的特色之一。”[2]P1048这与国民党统治区贪污成风、廉耻扫地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在革命即将夺取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又非常及时地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敲响了警钟:“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4]P1438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强调人民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廉洁的政府。毛泽东在其后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几十年里,一直坚持不懈厉行廉洁政治,并成功地领导了建国后我党反腐败斗争,形成了五六十年代良好的党风、政风和民风。

2.强调廉洁奉公,进行积极的思想教育和思想斗争。注重廉政教育,强化内在约束。毛泽东历来重视人的思想的作用,坚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防患于未然是反腐倡廉的治本良策,提倡经常地对党员和干部进行反腐倡廉教育。一是理想、信念和宗旨的教育。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二是以史为鉴。毛泽东非常重视历史学习,在许多重要会议的讲话中,他都要求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者应当重视历史,懂得历史。1938年10月,他在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把郭沫若的历史论文《甲申三百年祭》规定为整风运动的学习文件。1944年,他在中央党校一部的报告中说:“目前我们就是如何迎接胜利,因此要特别强调两个问题。一是要防止骄傲。骄傲是最害人的,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上了不少骄傲的当。”他在列举了三次失败后,又强调指出:“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要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三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执政之后,毛泽东都保持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良好习惯,并非常严格的要求自己和全党。在延安,他和同志们一道参加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纺纱织布,度过了最困难的岁月,又培育了延安精神。在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在给延安党政军各界的复电中指出:“我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农业合作运动中,毛泽东多次谈过勤俭建国问题。在党的扩大的七届六中全会上他说:“要提倡勤俭持家,勤俭办社,勤俭建国。”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他再次要求全党: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持续的廉政教育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内在约束。

3.坚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形成了清正廉洁的党风和健康向上的良好的社会风气。在毛泽东反腐败思想中,自律是反腐败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方法。而所谓自律,就是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为准绳,增强党性,严于律己。1937年,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指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共产党员应在民族战争中表现其高度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应使之具体地表现于各个方面,即应在各方面起其先锋的模范的作用。……共产党员在政府工作中,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老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1951年春,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组织工作会议,决定对全党的基层组织进行一次普遍的整顿,同时对全体共产党员进行党员标准八项条件的教育。全党的自律,毛泽东堪称典范。在反腐倡廉问题上,毛泽东处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党的宗旨,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他一再拒绝亲友杨开智、毛煦生、李淑一等人进京“谋事”的要求,再三告诫他们“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要服从当地政府的安排,要自食其力。他还将自己刚刚新婚不久的长子毛岸英送到了抗美援朝前线。他自己一生不忘在生活上和思想上与广大群众保持一致,不忘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他从1952年到1962年没做过一件新衣服,线袜子、睡衣都是补了又补。他粗茶淡饭,最好的伙食改善不过是一碗红烧肉。3年自然灾害时期,他为农民吃糠窝头而流泪。自己7个月不吃一口肉,坚持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毛泽东的自律表率作用,对推动全党的自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公正地说,建国初期清正廉洁的党风和健康向上的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的以身作则,是分不开的。

4.探索民主监督之路,开始注重一些制度上的建设。毛泽东主张通过民主制度,建立监督机制,来约束某些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并探索、建立了相应的民主监督机制,努力实现廉洁政治。群众监督:建立和健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使人民真正具有对国家机关人员的选举、监督、弹劾、罢免等项权利;建立和健全了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使之成为党联系各阶层群众的纽带;建立了人民来信来访制度,鼓励群众揭露党员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党内监督:成立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并在 《共同纲领》中规定在县市以上各级政府,设人民检察机关,以监督各级国家机关和公务人员是否履行其职责,并纠举违法失职人员。民主党派监督:他领导创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制定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新闻监督:毛泽东十分重视报纸刊物对党的监督作用。强调“凡是违法乱纪的事例,应在报纸上广为揭露。”毛泽东关于民主防腐、监督治腐的思想,为我们党和政府跳出“执政—腐败—垮台”周期率,找到了基本的途径。

5.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严惩贪污变质分子。毛泽东一向主张从严治党。对于党员干部中的消极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严厉惩处,决不手软。早在1929年12月,由毛泽东起草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决议案中就明确规定:“如政治观念错误,吃食鸦片,发洋财及赌博等,屡教不改的,不论干部及非干部,一律清洗出党。”1937年10月,延安抗大发生了黄克功逼婚杀人案件,毛泽东及时致信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指出:“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由于环境的变化,在党和政府中都出现了一些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经不起资产阶级思想作风侵蚀,“许多人陷入了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泥坑。”于是,毛泽东严肃地向全党指出:“必须严重地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注意发现、揭露和惩处,必须当作一场大斗争来处理。”1952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了由毛泽东亲自起草的 《关于反贪污斗争必须大张旗鼓进行的指示》,果断发起了以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官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三反”运动。在运动中,毛泽东要求各级党委发动群众、敢打“老虎”,将群众所痛恨的违法乱纪分子加快惩处和清除出党组织,“轻者批评教育,重者撤职,惩办,判处徒刑,直至枪毙一批最严重的贪污犯。”特别是处决原天津地委和行政公署主要负责人刘青山、张子善的行为,充分反映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从高级干部抓起、敢于碰硬、从严治党的决心和魄力。在处理刘青山、张子善一案时,时任天津市委书记,刘、张二人的老上级黄敬曾托薄一波向毛泽东求情,希望考虑他们在战争年代曾出生入死,有过功劳,是否给他们一个改造的机会。毛泽东回复说:“正因为他们俩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黄敬同志应该懂得这个道理。”[5]P152据统计,在这次反腐败斗争中,有23.8万人被开除党籍,对犯有严重贪污行为的罪犯,判处有期徒刑的9942人,判处无期徒刑的67人,判处死缓的9人,判处死刑的42人。

二、毛泽东的反腐倡廉思想现实价值

毛泽东的反腐倡廉思想,是留给我们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中可以得到很多启示。今天,我们正处在改革创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一样,也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要充分估计到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腐败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既是一种世界现象,也是一种中国现象。新时期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党心、民心、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严重政治斗争。开展反腐败斗争,说到底是要在新形势下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更好地担负起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因此,党要经受长期执政的考验,就要抓住反腐败这个重要环节不放松。要充分估计到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党内腐败现象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的解决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幻想通过几次“彻底”行动就会把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扫除干净。在取得一些成效后不能有丝毫懈怠,要作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打算,要警钟长鸣。同时,惩治腐败要态度坚决,措施严厉。要像毛泽东处理张子善、刘青山案那样,立场鲜明,雷厉风行,决不姑息养奸,否则将贻害国家和社会。

2.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反腐败斗争中,要正确处理反腐倡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使反腐倡廉工作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决中国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社会的其他问题,才能为反腐倡廉构建强大的经济基础,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同时,腐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敌。它既是对社会主义原则的背叛,也是对市场经济体制和秩序的破坏。只有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才能为经济体制改革扫清障碍,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把“十二五”规划落到实处。因此,必须坚决纠正把反腐败与经济建设、深化改革对立起来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切实克服“一手软、一手硬”的倾向,做到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坚持不懈。

3.要加强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化轨道。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指出,“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我们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保证。”党要依照党章党规治党,国家要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党和国家都要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制度要具体,操作性要强,防止流于形式。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法规制度,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的要求,保证全党监督制度的统一性、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各级党政部门也要根据自己工作的特点,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部位和环节,制定和落实防治腐败的规章制度。惩治腐败,要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任何腐败分子,不论其职务多高,权力多大,都要彻底查处、严惩不贷。

4.要以党的领导干部为重点。邓小平多次指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要以身作则。实践证明,从党内抓起、从高级领导干部抓起,是反腐倡廉的正确途径。近年来,党内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有时情况还日趋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当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和领导者治党不严,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从党内制度建设的情况看,还没有完全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机制,越是高级干部越缺少有力的监督和管理。因此,要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要有力打击各种腐败现象,使腐败分子受到严厉惩治和震慑;才能有效地做到“关口前移”,牢固树立起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而要“管住干部”,从严治党,首先要在思想上必须从严要求。所有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党的先进性,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其次要在组织纪律上必须严格管理。任何党员干部都不能游离于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之外。对于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对那些顶风违法乱纪,极端奢侈腐化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查处。

[1]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党史教育参考资料(第 8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毛泽东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斗争
传承统一战线法宝之斗争艺术
美中摩擦可能会破坏与气候变化做斗争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如何打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进攻仗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涉台外交斗争述略
志愿军战俘在美军集中营的斗争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
建国初期剿匪斗争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