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理论贡献探析

2011-08-15 00:45许会明
党史文苑 2011年22期
关键词:执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

许会明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153)

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就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实现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所提出的一系列正确理论观点和所作的经验总结。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国,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以后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

一、丰富了马列主义政党理论,是马列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在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理论方面论述较少。列宁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尽管十分丰富,但没有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这个根本问题作出圆满的解决。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和执政党建设思想同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经验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内容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执政党建设理论。

第一,解决了在执政的条件下如何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毛泽东指出,首先必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其次,必须坚持党的阶级基础,严格党员标准;再次,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能做官老爷。

第二,解决了执政党建设的主要任务问题。执政以后,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也要相应的变化。毛泽东提出了党的中心任务是实现工业化,使中国由一个农业大国变成工业大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出政治要落实到业务、落实到生产等主张,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的正确主张。

第三,初步解决了党的建设中民主集中制问题。毛泽东提出,在执政的条件下,必须自觉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才能避免执政党犯错误。根据新的实践经验,毛泽东把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具体化,提出了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上级和下级、少数和多数、个人和组织的关系的原则。

第四,提出了加强党风建设,反对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思想,提出了从严治党、惩治腐败现象的思想和措施。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告诫全党要防止滋长骄傲自满、不求进步、贪图享受的情绪,防止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并把拒腐防变的方针付诸于反腐斗争的实践,领导全党成功地进行了“三反”和整党整风运动,保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执政党清正廉洁的形象。

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基础

毛泽东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奠定了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执政党建设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一,继承了毛泽东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并且提出了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作为党的建设的战略任务。江泽民在《论党的建设》一书的开篇中就指出:“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党,不可能是先进的党;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拒绝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的人,就不会有真正的党性,就没有资格存身于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行列。”[1]P10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2]P509他还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大批同志,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且能够运用这一理论去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就会大大提高。”[3]P118

第二,继承了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必须致力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江泽民指出:“经济是基础,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4]P210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提出了“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P483

第三,继承了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思想,提出“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持政令畅通;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全党同志都要增强民主集中制观念,党的领导干部要做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模范。在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江泽民总结指出:“我们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就是要努力在全党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6]P515

第四,继承了毛泽东“执政党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的思想,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江泽民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共产党员要倾听群众呼声,关系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第五,继承了毛泽东关于执政党要防止和惩治腐败的思想,提出了“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反腐败斗争要旗帜鲜明,锲而不舍。江泽民强调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反腐败,把端正党风和加强廉政建设作为大事来抓、抓出成效,以取信于民。他强调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惩治腐败,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江泽民指出:“总之,要针对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具体体制、制度和薄弱环节,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 ”[7]P479

三、探索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指南

在探索执政党建设理论的过程中,尽管毛泽东晚年的理论和实践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但总体来说,毛泽东的执政党建设理论是正确的,对我们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高执政能力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首先,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建设的许多精辟、科学的论断具有永恒的历史价值,至今仍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其次,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建设的失误和教训给我们探索新时期执政党的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如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执政党的领袖与群众的关系,反对个人崇拜的问题,等等。在这些问题上,我们有过严重的失误和深刻的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较好地处理这些问题,与我们深刻总结了之前的教训是分不开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错误和失败教育了我们,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探索为我们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用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紧紧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着重从思想和作风、体制和机制、方式和方法、素质和本领等方面加强和改进,为我们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毛泽东强调,必须紧密联系党的政治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去探索党的建设的原则、方法和途径;要根据不同阶段党的任务的变化,适时确定党的建设的重点和主题,采取正确的步骤,把党的建设落到实处。毛泽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执政党建设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的科学精神等等,都给我们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示。○

[1][2][3][4][6][7]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执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