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水景中的生态配置

2011-08-15 00:53张学联吴军霞
绿色科技 2011年2期
关键词:组团菖蒲睡莲

张学联,吴军霞

(1.芜湖市皖桥园艺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芜湖 241000;2.芜湖市园林管理处,安徽 芜湖 241000)

1 引言

水是万物之源,数千年来,古人通过对水的体会和认识,形成了以山水为背景的哲学思想,同时把山水理念形象地应用于园林中,产生了多姿多彩的园林水景观。植物是水景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它不仅从色彩、层次等审美方面丰富了水景景观,而且能通过吸收、分解、过滤和转化水体污染物和富营养化物质来净化和改善水质[1]。因此水生植物的这些特点使之成为现代生态水景设计的必需元素。

2 水生植物的概念及分类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体环境中的植物,从广泛的生态角度看还包括相当数量的沼生和湿生的植物。水生植物与其它植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们对水分的要求和依赖远远大于其它各类植物,具有生长速度快、分布广、繁殖快、病害少、用途大等特点。我国水系植物众多,水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仅高等水生植物就有300多种[2]。在园林水景中,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通常将水生植物分为5类[3~4]。

(1)挺水型植物(包括湿生与沼生)。植物的根生长于泥土中,茎、叶挺出水面,绝大多数具有茎、叶之分,直立挺拔,花色艳丽,花开时离开水面。常见的有芦苇(Phragmites comm unis)、荷花(Nelumbo nucig fera)、雨久花(Monochoria korsakowii)、慈菇(Sagittaria sagittifolia)、菖蒲(Acorus calamus)、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花菖蒲(Iris ensata Thunb)、香蒲(Typha orientalis)、水葱(Scirpus validus)、黄花鸢尾(Iris pseudacoru)、溪荪(Iris sibirica)、荸荠(Eleocharis tuberosa)、泽泻(Alisma p lantagoaquatica)、黑三棱(S parganium stoloniferum)、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versicolor)、灯心草(Juncus effusus)、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 欧 洲 芦 荻 (Phragmites australis var.variagatus)、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等。

(2)浮叶型植物。也称浮水植物,其根生于泥土中,茎细弱不能直立,叶片漂浮水面或略高于水面,花开时近水面。常见的有睡莲(Nymphaea tetragoa)、王莲(Victoria regia)、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芡实(Euryale ferox)、莼菜(Brasenia schreberi)、萍蓬草(Nuphar pumilum)、粗梗水蕨(Ceratopteris pterioides)等。

(3)漂浮型植物。根系漂于水中,叶完全浮于水面之上,可随水漂移,在水面的位置不易控制,以观叶为主。常见的有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大漂(Pistia stratiotes)、水鳖(Hydrocharis dubia)、浮萍(Lemna minor)、槐叶苹(Salvinia natans)等。

(4)沉水型植物。此类植物根系扎于泥中,整个植株沉入水中,通气组织特别发达,叶多为狭长或丝状,以观叶为主。常见的有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等。

(5)滨水型植物。其根系常扎在潮湿的土壤中,耐水湿,短期内可忍耐被水淹没。常见的有垂柳(Salix babylonica)、水 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池杉(Taxodium ascenden)、落羽杉(T.distichum)、水松(Gly ptostrobuspensilis)、木芙蓉(Hibiscus muabili)等。

3 水生植物景观配置存在的问题

3.1 应用种类的欠缺

目前可应用于园林绿地中的水生植物种类有限,大多数仅局限于荷花、睡莲、金鱼藻、浮萍、菖蒲、千屈菜、鸢尾等常见的水生植物。缺少季节性观赏水生植物种类,冬季景观效果较差,冬季的水面往往空空荡荡,或枯枝残叶,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必须合理利用现有的水生植物种类,加强抗寒性水生植物种类的开发研究,并加强冬季景观的营造,让人们四季都有景可观。

3.2 物种多样性缺乏

虽然我国水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在景观设计中仍局限在黄菖蒲、千屈菜、睡莲等常用种类的范围内,造成大多数水生植物景观雷同或缺乏特色。

3.3 景观配置单调

水生植物配置大多采用平面上的自然式灵活布局,注重植物群落边缘线的曲折多变,但由于缺乏与高大的湿生乔灌木的搭配种植,水际立面景观效果较差。

3.4 生态功能研究不够

水生植物的生态净化功能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许多地方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体已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杭州长溪公园通过采用水体净化的生态工艺流程和水生植物净化相结合的方法,向人们展示了将浑浊的生活污水转变为清澈见底的景观水体过程。但与此同时,水生植物潜在的生物侵害问题初现端倪,却未引起学术界及园林部门的足够重视。

3.5 管理粗放

在冬季,大多数水生植物生长缓慢,一些挺水、浮水、浮叶植物死亡,其残体容易引起二次污染。在水生植物的生长后期,病虫害发生较严重,而目前在园林植物栽培工作中,对水生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相对滞后,因此对水生植物应加强管理、及时打捞、清运,防止污染与水质恶化。

4 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生态配置

4.1 根据水位的深度选择水生植物的品种

不同生长类型的水生植物有不同适宜生长的水深范围,多数水生高等植物分布在100~150cm的水中,挺水及浮水植物常以30~100cm为适,而沼生、湿生植物只需20~30cm的浅水即可。从景观效果的角度考虑,根据水生植物对水深的不同要求,在水中放置高度不等的水泥墩,再将植栽盆放在墩上。常见的水位为30~100cm的植物有荷花、芡实、睡莲、芦苇、伞草、千屈菜 、黄菖蒲、水葱等;水位为10~30cm 的有荇菜、菖蒲、凤眼莲等;水位为10cm以下的有燕子花、花菖蒲、石菖蒲、溪荪等。另外,也可以参照这样2个准则,栽种后的平均水深不能淹没植株的第一分枝或心叶;一片新叶或一个新梢的出水时间不能超过4d[5]。

4.2 根据水域面积大小进行水生植物的配置

宽阔水域的水生植物配置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主要考虑远观,植物配置注重整体大而连续的效果,水生植物应用主要以量取胜,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觉感受。如睡莲群落、荇菜群落、千屈菜群落,或多种水生植物群落组合式。

小面积水域的水生植物配置主要考虑近观,其配置手法往往细腻,更注重植物单体的效果,对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有更高的要求,适合细细品味,同时注重水面的镜面作用,故水生植物不宜过于拥挤,以免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透视线。如挺水植物黄菖蒲、水葱等多以多丛小片状植于池岸,倒影入水,自然野趣,疏落有致。水面上适当点植睡莲,丰富了景观效果。水面上的浮叶及漂浮植物与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当,否则易产生水体面积缩小的不良视觉效果,更无倒影可言。因此,将水生植物占水体面积的比例控制在不超过1/3是比较适合的[6]。

4.3 根据水域的形式进行水生植物的配置

园林中的水景一般以两种形式出现,自然河流和人工溪流。自然河流两岸的水生植物通常以条带状的形式设计,所用的植物品种需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以体现节奏与韵律,切忌所有的植物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河道两岸的水生植物可设计为黄菖蒲、菖蒲、再力花组团;黄菖蒲、芦苇、蒲苇组团;慈姑、四叶萍、黄菖蒲、美人蕉组团;芦竹、水葱、黄菖蒲、花叶芦竹、美人蕉、千屈菜、再力花、睡莲、野菱组团;水葱、黄菖蒲、海寿花、千屈菜组团;黄菖蒲、菖蒲、香蒲、水葱、睡莲组团;水葱、海寿花、睡莲、再力花、野菱、水鳖组团等。

人工溪流的宽度、深浅一般都比自然河流小,一眼即可见底,硬质池底上常铺设卵石或少量种植土,以供种植水生植物绿化水体。此类水体的宽窄、深浅成为植物配置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一般应选择株高较低的水生植物与之协调,且体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只起点缀的作用。一般以菖蒲、石菖蒲、海寿花等,3~5株一丛点植于水中块石旁,清新秀气,雅致宁静。或与岸边植物如金丝桃黄色的小花相互映衬,在水面上形成清晰的倒影,增加了水体的层次,将溪流与植被融为一体。对于完全硬质池底的人工溪流,水生植物种植一般采用盆栽形式,但存在着容器清晰可见的缺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观效果。针对此类现象,可以借鉴目前国外将盆嵌入河床中来隐藏容器的做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痕迹,体现水生植物之美。

4.4 根据不同的水生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

水生植物种类繁多,在选择时要充分了解各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特性,注意植株大小、色彩搭配与植株的观赏风格等协调一致,以及与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在配置时需注意水面上浮叶植物、漂浮植物与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当。挺水植物只能配置在深1m之内的浅水中,使植物挺出水面。如黄菖蒲、花菖蒲、千屈菜等;浮叶植物可延至稍深的水域种植,叶漂浮在水面上点缀水景,如萍蓬莲、荷花、睡莲、铜钱草等;漂浮植物全植株都漂浮在水面或水中,配置起来会比较灵活,如水浮莲、浮萍等;沉水植物的根着生于水池的泥土中,其茎叶全可浸在水中生长,如金鱼藻、苦草等。这类植物点缀几缸或几盆,置于清澈见底的小水池中,再养些观赏鱼类,更增添几分生动与情趣。

[1]谢凌雁,林 萍,张鸣灿,等.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水体植物景观对比[J].北方园艺,2010(6):134~137.

[2]付延军,贺 坤,张志国,等.山东省水生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研究[J].北方园艺,2007(1):139~141.

[3]田志平,罗建让.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6):180~182.

[4]李玉萍,孙丽娟,武文婷.水生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配置[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8,24(4):83~88.

[5]瞿春燕.水生植物在生态居住区中的配置应用[J].园林,2008(11):52~ 54.

[6]吴彩芸,夏宜平.杭州园林水景的水生植物调查及其配置应用[J].中国园林,2006(1):83~88.

猜你喜欢
组团菖蒲睡莲
“快递阿姨”组团送快递
喜欢组团捕猎的恐爪龙
睡莲盛放
用菖蒲水洗头(环球360)
社会力量如何“组团”——蓝田推行“六融六共”
室雅菖蒲清
睡莲
“水草精英”菖蒲
兵器组团“打雪仗”
养菖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