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益评价应更多关社会效益和环境与生态效益

2011-08-15 00:52
科技传播 2011年24期
关键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益评价应更多关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与生态效益,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回报不是评价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优劣的主要依据。研究中提出的关键评价指标有利于决策者从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佳方案。

该研究成果刊登于《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第09期,题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益评价的关键指标遴选"。第一作者为重庆科技学院蒋时节副教授。

农村基础设施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996年至2000年中国基础设施年平均增长率为33%。随着城乡统筹改革发展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投资开始向农村地区倾斜,2006年至2008年间大约有643.3亿元和390亿元的中央政府投资用于农村道路和供水设施建设。然而,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种类多、规模小、地域分散,迫切需要一整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选择最优方案,但目前理论上还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践中又往往强调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使得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后评价阶段的评价结果不当。

为了选择关键的评价指标,研究者通过一项以重庆市为主要区域,面向全国的两轮问卷调查。研究首先选出用于评价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指标,这些指标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和生态效益3类,共计23个;然后通过127位专家对23个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打分,再运用蒙特卡洛模拟与模糊数学分析,研究者最终选出的关键指标依次为:就业效果,提供配套设施能力,空气污染指数,地表水污染程度,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安全效益,生活水平及质量,固体废弃物污染程度等八个指标。以上关键指标均为社会效益和环境与生态效益指标,表明经济效益指标在目前基础设施投资评价中不是主要依据,这与目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者对其投资回报要求不高、基础设施投资更多表现为社会效益,以及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援建农村基础设施仅需偿还本金或者贴息等实践基本一致。该论文是相关领域理论研究的开创性工作,为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关键指标的遴选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为类似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更为重要的是,研究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得出的关键评价指标可为实践中的农村基础设施评价提供参考,有利于决策者从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佳方案,更好地利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

猜你喜欢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好刊社会效益高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灰色关联投影理论在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估中的应用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浅析建筑节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