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新闻的娱乐化

2011-08-15 00:52王辰月
科技传播 2011年14期
关键词:龅牙网络新闻网络媒体

王辰月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3月28日,在网络上,各个论坛、社区、网页铺天盖地的风靡起一张名为“龅牙哥,茫然弟”的照片,不久“龅牙哥和茫然弟”图片已被PS成近40个版本,转发几十万次。还珠格格版龅牙哥和茫然弟、国产007版龅牙哥和茫然弟、葫芦娃龅牙哥和茫然弟、忍者神龟龅牙哥和茫然弟、美少女战士等动漫版龅牙哥和茫然弟……就在大家将这些经典之作遗忘脑后的时候,又有网友曝出由于网络恶搞图片,“龅牙哥”在学校被排挤,心烦意乱,要去跳楼。一则假新闻迅速传播:“龅牙哥”于4月4日晚坠楼死亡。4月7日,“被自杀”的张勇愤怒了,他随即在网上更新了“状态”:“哥没自杀。”当事人的出面澄清终于将这出闹剧画上句号。纵观网媒闹剧,从芙蓉姐姐到凤姐,再到浴室征婚的干露露,这些有人追捧有人鄙夷的“名人”背后总少不了媒体炒作的嫌疑。随着新闻媒介商业化运作力度的加大,新闻娱乐化趋势日益突出,网络媒体由于其特殊的宽松环境,娱乐化现象更为盛行。新闻的娱乐化在以娱乐至死的精神吸引大众的同时,也会由于过分强调娱乐,泛滥成灾而导致了媒体公信力的缺失。网络新闻的娱乐化应当如何把握一个度,即将新闻和娱乐完美结合抢夺受众市场,又能保持媒体基本的职业操守,使之健康发展,成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何为新闻娱乐化

在国内,目前比较流行的新闻娱乐化的定义是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主任林晖教授在《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一文中提出的:综合媒介新闻娱乐化的现象来看,就内容和形式可分为两部分。一方面,娱乐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软新闻的潮流。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另一方面,娱乐化就是媒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尽力使硬新闻软化。在内容上,新闻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技巧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地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2 网络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形式

结合上述,网络新闻在运用娱乐化手段时又具有以下特征:

1)新闻标题的娱乐化

标题中不乏幽默的语句,也通过夸张的的描述吸引眼球,比如说,“李宇春演绎梅艳芳,邓建国拟酝酿惊天大计划”,该标题用“酝酿惊天大计划”这样的字眼,表明该计划的突破性,很能激起读者的好奇心。

标题的口语化和精炼的用语也可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拒为王菲放弃事业李亚鹏复出∶孩子不用我生”,直接引用李亚鹏的原话,即清晰表达意思,有拉近受众与信息之间的距离,口语化的言语都非常经典。

新兴词语的运用和猎奇心态的言语也成功的增加文章的新奇感,名人“劈腿”“恶搞”“内幕曝光”等,这些符合当代年轻人亚文化的语言风格,很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2)新闻内容的娱乐化

网络新闻在内容描写上可谓是极尽夸张渲染悬疑之势能,唯恐没有给受众带来震撼吓如 搜狗新闻“男子穿越高速时被撞飞 尸体被拖行数十公里”一文中,导语这样描述:

一辆吉普车从福建泉州经高速公路开往厦门,车底下竟挂着一个人行驶了二三十公里。令人惊奇的是,该吉普车司机竟也毫不知情。”接下来“一辆墨绿色吉普车停在路边,而在车底,一名大约30岁的男子头部朝外倒着躺在地面,双手张开。”详细描写了尸体的状态“男子其中一只脚被卡在了车底排气管的一个缝隙中。”目击者看到“卡车拖出一条血路”,又以“真相:被前车撞倒被后车拖走”为小标题,详解事故为何会发生,结尾又追加一句“而沈某在打完电话一转身后,发现受害者身体离奇地不翼而飞。”不禁让人脊背发凉。不看明白内容就难解心头之疑。

3)新闻图片的娱乐化

网络新闻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将文字和图片相结合,即弥补了电视新闻对于文字运用的局限性,又弥补了报纸对于图片运用的数量以及色彩局限性。在上述案例中,新闻所采用的配图是一辆卡车下面露出半截尸体,稍有血腥,仅凭此图就勾起了猎奇者的好奇心。

3 网络娱乐化的成因

1)网络媒体自身特点决定了更易表现出明显的娱乐化倾向。网络媒体作为新兴传播介质,范围广,速度快,参与传播人群不固定性等因素,政府在对其进行监管时存在缺陷,导致网络媒体传播氛围较为轻松自由,传播者责任意识淡化,而更多的是倾向于调节情趣;

2)从业人员价值取向。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如从前以揭露社会丑恶、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变成多挣点稿费,对传统价值观念的理解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媒体对信息的采、编、写;

3)受众的接受度和心理机制。由于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受众每天要承担来自多方面的压力,生存和竞争等压力,导致很多人在选择新闻时偏好猎奇并且比较刺激心理的新闻,从中获得乐趣,使身心愉悦,因此从受众寻求快乐、放松的心理机制来看,网络新闻娱乐化是获得注意力的必要条件。

4 结论

网络媒体从业者应当时刻遵循客观性、真实性、社会责任论、塑造公众舆论等新闻意识,牢记媒体是政府的喉舌,加强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 时刻谨记自己的社会公德以及身上承担的重任,恪守在新闻报道中的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1]王琦,项国雄.网络新闻标题的娱乐化趋势.传媒观察,2006(3).

[2]吕吴涛.浅淡网络媒介新闻娱乐化.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12).

[3]吴丽丽,甘莎.谁来为新闻娱乐化埋单.西部科教论坛,2009(6).

[4]马松娟,郭亚婷.试析当前的新闻娱乐化现象.新闻传播,2006(10).

猜你喜欢
龅牙网络新闻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奔跑吧,龅牙君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采写网络新闻要成为“多面手”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网络新闻的交互性应用
如何写好网络新闻
忘掉你的缺点
我家的“龅牙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