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2011-08-15 00:54徐惠芬
科技视界 2011年25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大学信息化

徐惠芬

(鲁东大学 山东 烟台 264000)

0 引言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类在进化;观念在更新,世界在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个人电脑为操作工具,互联网为运行平台,数字化为技术特征的信息化时代。教育部高教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提到:“大学英语课程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大学英语教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革命促使外语教学法进入了一个后方法时代:当代信息与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下文简称ITC)的发展在全球引发了教育信息化热潮。在这种宏大背景之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外语学界也不例外,英语教师更是首当其冲。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演变而来,对其进行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如今,信息素养已成为国内外现代教育技术专家重要的研究课题。Zurkowski(1974)第一次提出了“信息素养”的定义,他强调信息素养是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普遍认可的“信息素养”的定义是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在其发表的信息素养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即信息素养是人们能够充分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能力。

1 理论背景

“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理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克林顿政府宣布,“美国将实施一项永久地改变美国公民的生活、工作和沟通方式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柯有安,2007)。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不但是“信息高速公路”理念的倡导者、也是这个术语的创始人之一、更是美国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计划的坚定支持者。 (Eliot,1994/2007)

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总统克林顿根据“美国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Presi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visory Committee)的调查建议,从美国信息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大了政府投资的力度,支持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方面的长期技术研发工作(The White House of the Press Secretary,1998)。 新世纪以来,“信息高速公路”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传播与认可,并极大地促进了全球信息化的传播与发展,信息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作为一个新元素,信息已经和物质、能量一起,构成了自然界三大要素,“相应的有三类学科:物质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郭广灿,2005:116)。信息化对于新时期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显然是一个挑战。

2 大学英语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面对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的学生群体,作为语言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改革成败的关键。许多研究表明: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英语教师能有效地将ICT与英语教学结合,创造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促进语言的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

信息素养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能力 (critical literacy for the 21 century)(Bruce 2008:7)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教育兴国的国策,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2002年以来,教育部分别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扩展项目”,旨在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鼓励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这两个教学改革项目明确提出了“立体化”、“分级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改革思路。 因此,无论是从教学改革发展和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角度,还是从教师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信息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3 大学英语教师信息能力的内涵

Doyle(2008)在《国家信息素养论坛最终报告》中指出,一个具备信息素养的人应该具备分辨、获取、评价、组织、整合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余胜泉(2004:18)指出信息能力包括“信息工具的使用、识别和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和传递信息的能力。”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师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可细分为以下五种类型的信息能力:获取、处理、整理、沟通和研究精神。

3.1 获取能力:是指运用ICT获取大学英语教学资源的能力,包括信息的检索和下载。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资源,如何快速、高效、准确地获取这些资源是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的信息能力。Google并非只是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它还是一个资源检索工具、语言学习工具、词典、资源库,更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老师,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Google的高级搜索技巧。

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师还必须学会通过一些专题性教学资源网站和一些相关软件或工具获取并下载相关英语教学资源。

3.2 处理能力:是指运用ICT对大学英语教学资源进行加工的能力。因为大部分语言教学素材是非语境化的,必须首先对其进行加工,将其转换成符合自己教学特色的教学素材,如加工后图像、音视频能为英语教学提供更贴切、真实的输入,使学生对此更感兴趣,英语教学的效果也更为明显。为此,大学英语教师需要熟练掌握一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如Microsoft Word、Cool Edit、Total Recorder、Total Video Converter、Photoshop等,才能对教学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加工。

3.3 整理能力:是指运用ICT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资源进行收集、组织、整理和储存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对网络资源的获取、管理与应用水平已成为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应适应时代变化、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网络资源的管理。除了传统的资料保存工具,如移动硬盘、U盘和DVD光盘等,网络硬盘、网络收藏夹、网络笔记本等,也越来越多的被使用。

3.4 沟通能力:是指运用ICT与专家、同行及学生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经验沟通交流的能力。网络交流打破了地域或时间的限制,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简单、快捷。利用ICT进行的跨时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是理所当然应该掌握的技能。目前,网络交流软件或平台包括QQ、MSN、BBS、博客等。

3.5 评价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是学习外语的积极性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紧张热烈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3.6 研究能力:是指运用ICT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能力。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作为高校教师,除了完成应承担的教学任务外,还需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所以,研究型也是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的特色,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掌握现代化的高速快捷的信息与交流技术,要不断跟踪国内外最新技术,获得反馈信息;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此外,不断跟踪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会议,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课程体系的修改提供依据,使自己成为掌握现代信息与交流技术的专家型、通才型和智慧型人才。

4 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主要是指运用ICT的能力,即获取,处理,整理,沟通,评价和研究能力。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信息化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教师自身信息素养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保证,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培养终身学习、反思实践、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全面掌握和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当然,随着网络技术、信息与交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英语教师信息能力的内涵也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改革的潮流。

[1]黄维跃.信息时代高等教育须着重提高学生信息素养[EB/OL].http://www.pep.com.cn/xgjy/gdjy/gjyj/xxh/200807/t20080704-482677.htm,2009-03-14.

[2]Zurkowski P G.The Information Service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and Priorities[M].Washington,D.C: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1974.

[3]Doyle C S.Outcome Measures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Final Report to the National Forum on Information Literacy[EB/OL].http://eric.ed.gov/ERICDocs/data/ericdocs2sql/content-storage-01/000019b/80/13/2c/6e.pdf,2008-10-08.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大学信息化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