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自积淀 深化于贯彻 发展在创新——论警营文化的传承与培育

2011-08-15 00:54欣秦
科技视界 2011年25期
关键词:警营建设文化

刘 欣秦 佳

(1.重庆警官职业学院 中国 重庆 401331;2.重庆市公安局政治部 中国 重庆 401331)

警察队伍的建设依靠铁的纪律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队伍内涵的养成来自于文化的营造。警营文化代表着世界警察所特有的文化,归属于世界文化之内,其造诣之深,又独立并凸显于世界各类文化之林。

警营文化的发展致力于警务工作开展的平稳高效,变革即来源于日常工作的日新月异,警察工作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发展,社会功能的逐渐完善,社会文化随之渐现成熟,当代警营文化给予了警察职能更深刻的内涵,调节了警察工作内外的形式,丰富了警察工作的涵义。

1 警营文化的根基

所谓警营文化,是指公安系统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积累、发展起来的,并被全体公安系统成员认同并恪守的行为准则和思想道德准则,是全体公安成员在日常警营生活中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管理方式和心理活动的总和,也是公安系统所有成员在公安系统一直以来的发展中,在历史的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建设警营文化,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根基的建设在日新月异的现代愈显重要。一直以来在警营文化的建设中,各方的公安人员不仅仅是注重其过程或是成果,同时也注重于警营文化的根基巩固,加强根基的牢固,才能更好、更快捷、更高效的开展警营文化的建设工作。

建设警营文化,首先要重视为警精神的培养。作为警察,浓厚的“警察精神”必不可少,这种精神是建立在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之上,源自于长期以来的从警之路,富含人民警察职业的特点,拥有崇高的理想境界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追求。“警察精神”在日常工作中体现为“忠于职守、敬业奉献、不怕牺牲、积极进取”。在培养好了每位公安人员警察精神的情况下,建设先进警营文化的工作便会更有效的推行。

其次,“为警信念”的培养在警界极为苛求,要快速高效的建设好警营文化,警察信念的“养成”教育必不可少,作为人民警察,作为法律的捍卫者和执行者,面对社会对象的多变、身处环境的复杂,尤指警察工作面朝黑暗背对光明的特殊环境,坚定正义的使命感、牢固树立“用实际行动履行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用生命保护社会的和谐安宁、人民的幸福安康”的信念,铭记信念可使熄灭已久的斗志和逐渐麻木的神经在每日平淡的工作中被瞬间爆发的力量唤醒,平淡的生活依然可以唤起灵魂深处那了不起的传奇。

长久以来,警营文化的积淀对警营文化未来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公安系统由之前的军警不分,到如今拥有高素质警务技能的专业人才及过硬专业技能的公安队伍,这其中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和渐进的历史过程,其间,警营文化也得到了不断的沉淀。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长时间的积淀,所以警营文化具有如此多的功能与内涵,警营文化不仅仅能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培养民警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主体意识、形象意识,增强警察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文化造诣的深入是外界给予警界的评价与警界自身内在驱动力的自我评价,在相互作用下使得警营文化的根基不断牢固,枝繁叶茂的文化氛围散发出的魅力影响着全社会。

九月十一日晚,湖南卫视《封面》栏目中,一位深圳的心理学医生谈到:我最为警察感到感动的不是他们破了多少案,不是他们加了多少班,不是他们在打入心理求助电话时的嚎啕大哭,而就是他们往往在电话的那头突然终止嚎啕大哭,转而用一种平静的语气跟我说“医生,我要走了,要出任务。”他们在职责和情感之间的选择是义无反顾的,他们马上就调整自己的心态,投入工作,甚至是面对牺牲。

2 警营文化的传承

警营文化的营造与培养在乎于教育,立足教育,传承优良,发展深造,公安院校在其中承担中流砥柱之用。

千锤百炼出警营,万古流芳书华章。

重庆警局关于警营文化的建设在国内首屈一指,重庆唯一的公安院校,重庆警官职业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民警察,称为重庆警局人才的摇篮,通过开展“警营文化建设”等有利于学院发展的文化生活,让预备警官们更加热爱这份神圣的职业。

泼墨流云绘山河,大笔如椽谱新篇。

一幅幅传神的绘画作品,一张张饱满的书法题词,是把警院人的精气神装裱其中,文化环境的营造虽只通过简易的装饰表达,却彰显出了预备警官的朝气蓬勃和献身公安事业的一腔热血。传承的是警营文化,延续的是重庆警院预备警官的优良作风。

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所应具备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文化水平,警务技能以及心理素质,纪律作风,身体状况等,是公安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

精神文明的建设,凝聚警心,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高素质的公安队伍才能印证 “管得住自己,镇得住坏人,帮得了百姓”的精神,才能为人民的利益保驾护航。

警队某位英雄人物感慨“如果说警察是一个集体,政治就是集体的灵魂,装备和设备就是我们的骨骼和肌肉,文化则是支撑我们肢体循环的血液。”因此在坚持政治建警,依法建警,从严治警的基础上还需加强警营文化的教育,从而提升整个公安系统的思想素质和战斗力。把精神落实到生活中来,促使各项工作的进程,对内要做好沟通,在服务百姓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人民警察的优良作风,深入了解百姓,努力建立好警民团结的友好关系。

“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文化就是用于在潜移默化中提醒人,鼓励人,塑造人。警营文化的核心就是民警的价值观,它以一套自成体系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正确思想意识,使民警产生一种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最后到质的变化,把精神变物质,把物质变实践。

建柱部长强调:“不学习,知识就会老化;不学习,思想就会僵化;不学习,能力就会退化”。纵观全局,思想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方面,它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重庆市警局警营文化的九个长廊沙龙,四个论坛沙龙和三条文化长廊,详细地讲诉了警察的历史革命,涵盖自然,人文科学的发展,足以体会到它的博大精深。通过发展沙龙和长廊,在优美的环境中体悟历史长河的风雨征程,畅想未来警察的发展方向。

警营文化的建设润物细无声,似秋花照水,弱柳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人民警察的思想行为。“文化育警,文化强警”在已有的基础上总结,创新,发展,浓郁文化氛围,树立良好风气,建设精英警队,将警营文化推向另一个高峰!

3 打造与传统文化相承接的警营文化

警营文化,是警察职业发展过程中,在警察群体中形成的,带有警察独特风格的文学艺术,文明礼仪,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评价体系,工作理念,文化环境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一切有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活动,对于促进队伍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鼓舞士气,保证队伍高度稳定和旺盛战斗力的有效手段,那么,精英文化的未来走向会是怎样的?

“关乎人文,可化成天下”,文化的作用就是滋养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素质,蕴含先进思想文化生活,能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归根到底,先进的警营文化是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无形的陶冶和影响下,要使警营文化“化作春泥更护花”,就要把警营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成一种品牌文化。

警营文化的建设,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增强部队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是满足警察知求,审美,娱乐,健身,成才等多方面的有机统一,是增强队伍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要想把警营文化打造成品牌文化,首先就应该从形式上品牌统一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传统文化为根本,建立健全的警营品牌文化的运作的机制。近年来,重庆市警局以凝聚警心、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抓手,帮助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举办沙龙文化,开展“唱读讲传”,承办国际国内大型会议,增进文化交流等活动,养成民警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公安机关综合能力建设的功能和作用。

加强警务人员对警队的认同感,归宿感,安全感,提高警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建立健全矛盾疏导、化解机制,从未雨绸缪的角度上实现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警队,从实践上让每位民警明白警营文化是一种人性化的品牌文化,让他们从行动上认同并共建先进警营文化。

党的十七大会议提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构建和谐警营文化也将是品牌警营文化建设的未来走向。

要引导用和谐眼光看待问题,用和谐思维分析问题,用和谐方式解决问题,不断促进公安队伍内部和谐,积极从传统文化汲取和谐思想营养。孔子说:“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说:“万物负阳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还要积极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把和谐警营文化的建设逐渐内化为全警得到的养成,精神追求,行为方式,全面的融合,多层次的塑造。积极营造和谐的思想文化氛围。使和谐警营文化真正是“大家”之文化而不是小家之文化。

摒弃“重业务化,轻警营文化建设”的思想,因地制宜做到推进业务与文化建设融合,把真正的警营文化建设成为一个同政治建设具相同高度的品牌文化。

[1]黄金宝.加强当前警营文化建设中的几点思考[J].中外企业家,2009(7).

[2]李永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要发挥重要作用[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工会论坛,2006(3).

[3]莱州论坛[OL].http://www.laizhoub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5575&highlight=.

猜你喜欢
警营建设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长航南京:开展“萌娃进警营”消防开放日活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警营情怀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