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后勤设备管理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2011-08-15 00:54房财福
科技视界 2011年25期
关键词:后勤污水处理医疗

房财福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1 医院后勤设备管理的内容与特点

医院后勤设备是保障医、教、研活动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也是构成医院基础质量的基本要素。它不仅具有为医疗活动提供条件保障的能力,而且还有为病人和医院职工提供生活服务的能力。因此搞好医院后勤设备的管理,发挥后勤设备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更好地为医、教、研服务,为病人和医院职工服务,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医院后勤设备的范围,主要有供水设备(包括上水,下水和污水处理等设备)、供电设备(包括变压器、配电、自备发电机组等设备)、供热设备(包括锅炉及其配套设备等)、供冷设备(包括制冷,空调及其配套设备等)及医疗气体、净化、通讯/声像、洗涤、交通运输等各项设备。

医院后勤设备的特点主要有:

1.1 保障性医院后勤是医院总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为医疗业务活动提供条件保障,属于医院的支持系统。因此医院后勤设备管理应树立整体性观念,即树立以医疗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把服务于医疗和病人的需要作为它的管理目标。后勤设备保障性高,要能满足医院随机性、时限性、应急性特点的客观要求。从保障性高这一特点出发,在医院后勤设备管理上要求做到:

①医院后勤各项设备的配置应与医院的任务,规模,科室设置和诊疗需要相适应;②医院后勤设备的配置除考虑保证正常需要外,尚应考虑应急储备条件,如应有备用发电机组,备用上水、储水设施,备用锅炉等;③要有一支训练有素,既能保证设备的正常维修,又能作出快速反应投人急修的工程技术队伍;④应当建立和健全值班制度,严格岗位责任制,做到坚守岗位,随叫随到。

1.2 技术性

要改变长期以来认为后勤部门是一个非技术性部门的陈旧观念。医院后勤设备具有较高的技术性、专业性。如医院的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采暖制冷系统、供氧供气系统、传呼系统、采光照明系统、空调净化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交通运输系统、消防系统等各项设备管理,无不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它涉及到物理、化学、电子、电气、机械、建筑、自动化、卫生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因此要做好医院后勤设备的管理,如果没有一支多学科的工程技术队伍,难以适应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技术性这一特点出发要求医院后勤设备管理上做到:①要重视建设一支工程技术队伍。这支队伍在智力结构上要具有适应医院需要的各类工程师。在智能结构上要重视动手能力,在人员结构上要注意高、中、初级比例适当,即不但要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也要有各类中专、技校的中级技术员和各种工种的熟练工人,只有人员结构合理,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人力资源的整体效应;②要重视后勤设备的更新和改造,保证后勤设备技术的先进性,以适应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

1.3 安全可靠性

医院后勤设备影响面大,因此安全要求高。如用电安全、用水安全、用气安全、锅炉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不仅关系到全院正常工作的运行,而且关系到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从这一特点出发,在管理上要求做到:①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制定安全操作规范,对新进人员要进行安全操作教育;②后勤各项设备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修,均应制定必要的安全标准;③要建立定期维修、检查制度,以保证各项设备的完好性。如建立设备的保养制度和“四定”制度(定岗位职责,定操作规程,定专人负责,定期检修)。

1.4 经济性

医院后勤设备既具有生产性的一面,又具有消耗性的一面。要做到投入少,产出多,提高后勤设备的经济效益,应是后勤设备的一个管理目标。为此,要求做到:①要加强设备的计划配置和合理配置,避免由于配置不当而造成大机小用或闲置不用;②要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通过对设备的技术改造或增加必要的附属设施,做到一机多用,挖掘设备的潜在功能,如锅炉系统增加余热利用的附属装置后,可以充分利用余热水,即可解决沐浴用水;③要重视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修,提高设备的自然寿命,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④要重视节约能源,节约燃料和原材料,节约业务费岗出,尽可能地减少投入,降低医疗成本。

2 目前医院后勤设备管理的主要方法

事实上,医院后勤设备管理与圆疗设备管理的基本方法应该是近似的。由于我国有些医院的后勤设备不在医疗设备管理科室管理,而单独成立后勤设备科或机械动力科管理,因此往往医疗设备的一套管理体制无法在后勤设备管理上得到实施。鉴于医院后勤设备对全医院医疗的保障作用,因此这些设备的管理同样应强调安全、可靠和有效性,只不过后勤设备安全保障的具体手段不同而已。如后勤设备中的锅炉,氧气/氢气等危险气体的输送、存储设备都需要严格的安全保证措施,制冷设备(系统)、供水/供热/供电系统的设备均需要实行设备的预防维修,以确保设备一直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这些后勤设备的预防维修中也应包含计量(如压力锅炉的压力表、氧气瓶压力表等)、定期检测、外观检查、日常点检等手段,当然后勤设备的定期检测方法与医疗设备有所不同,医疗设备强调安全与性能检测,而一般后勤设备强调故障的诊断检测。

3 医院后勤设备管理趋势

医院后勤设备管理是医院后勤工作的一部分,经过近几年来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尝试,医院的后勤设备管理模式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初步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3.1 “剥离”模式

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卫生资源,根据各自的特长,脱离医院母体,建立经济上相对独立核算的经营服务公司或后勤服务中心。例如上海瑞金医院、金山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等医院污水处理由这样的公司负责。这种模式与改革前不同,其特点是:首先,不再是事业型后勤服务单位,而是经济上相对独立核算的社会经营实体;其次,不再是封闭的供给福利型服务模式,而是实行以合同为规范的有偿服务模式。

3.2 “托管”模式

聘请社会上专业服务有限公司。如长征医院以前污水处理由该医院院务部营房办管理,现委托上海西部长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浦南医院原先污水处理由院总务科管理,现委托光华服务产业有限公司管理;中美儿童医学中心则采用单项目委托金桥开发区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首先,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其次,把社会能够承担的服务项目还给社会,依靠社会上专业服务公司的力量来改善医院污水处理的管理;再次,完全按照市场化手段来运作。

3.3 “集团化”模式

根据自愿、公平、竞争、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共同得益,通过资产重组,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或采用股份合作制形式。有多家医院的后勤部门与本医院分离,原先各医院的后勤人员也从他们各自医院“剥离”出来进入新建制的公司,各医院则以付账的形式,从该公司获得多项服务。例如在污水处理服务中,上海北联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是由市七医院牵头和高桥、凌桥等5家医院的后勤部门建成的,与医院相分离的,且又与专业的经营公司共同出资、以股份制合作形式组建的公司,这些医院的污水处理交由北联综合服务公司管理。另外,还有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市胸科医院等5所医院联合组建的“上海市卫生第一物业服务中心”。这种模式的特点为:首先,是医院与社会企业联合办后勤的社会化企业,由医院产业公司与社会上专业的经营公司共同出资,以股份合作制形式组建;其次,是大医院和小医院联手建立的后勤服务公司。

[1]袁丽艳.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医院效益[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09.

猜你喜欢
后勤污水处理医疗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后勤服务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涌浪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后勤服务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