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项目流变——健美操与啦啦操的分化与发展

2011-08-15 00:54王之春苏晓敏
军事体育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项群体操运动员

王之春 苏晓敏

(滁州学院体育学院,滁州239000)

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同属于技能主导类难美项群,从项目的亲缘性不难发现,三个项目之间有特定的渊源关系。健美操和啦啦操是在体操项目在要素上的置换与融入,是体操项目的分化。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竞赛杠杆的推动,使得健美操和啦啦操在动作难度和艺术审美方面向体操发展。通过对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三个项目的渊源进行剖析,对项目的分化与发展的路线及动因进行探析,有助于认识项目的发展规律,对项目的把握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 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的项目起源

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把锻炼身体的一切活动统称为体操。军事和医疗保健的需要是古代体操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战乱频发的冷兵器时代,士兵的身体素质决定着军队的战斗力,因此,军事体操训练就成为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古代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工作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为恢复疲劳和调节情绪,以及与疾病作斗争,创造了许多徒手动作,借以达到强身健体祛病的目的,这些徒手动作成为现代徒手体操的基础[1]。

19世纪的欧洲,先后在法国、德国、瑞典、丹麦、捷克等地出现了各种体操流派。德国人斯皮特为体操动作配曲。丹麦体操家布克创造了基本体操。瑞典体操学派创始人佩尔·亨里克·林强调身体各部位及身心应协调发展,培养健美体态。瑞士教育家雅克·科尔克罗兹设计了一种描述肌肉活动和音乐伴奏相结合的音乐体操。他设计的成套练习是为了通过自然的身体活动来发展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各种体操流派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动作技术为健美操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素材。现代健美操是美国医生Kennth cooper博士为太空人设计的体能有氧训练 (Aerobic)项目,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锻炼心肺机能[2]。后经影视明星简·方达的现身说法,促进了健美操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3]。

啦啦操,通常称为 “啦啦队运动”或 “啦啦舞”,其英文名称为 “cheerleading”。它是一项将竞技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融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啦啦操是融健美操舞蹈、音乐及各种技巧动作于一体的集体舞蹈,注重激情活力和团队精神。啦啦操运动现有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两种形式,表现形式上以街舞、爵士、踢踏舞等多种舞蹈混合组成,或者以托举、叠罗汉、筋斗、抛接、跳跃和转体等难度动作组成。啦啦队创始人是美国大学生约翰尼,有组织的啦啦操开始于1898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进行的橄榄球季节赛中。1980年首届全美啦啦队大赛,标志着啦啦操运动进入了竞技比赛的行列。

随着项目的不断分化与发展,体操逐渐分离出来并向现代竞技性体操演变。在传统的健身健美操的基础上发展出竞技健美操,啦啦操运动也分为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两种形式。三个项目的存在状态体现了普适性和竞技性并存的现实需要。健美操和啦啦操在技术形式上体现了对体操技术的传承,在艺术元素上做了进一步的拓展。竞技健美操的许多难度动作是降低难度的或地面化的体操动作。随着运动项目的发展,体操动作将会更多地被移植到竞技健美操的技术谱系中来。竞技啦啦操与体操的亲缘关系在技术动作上体现得更为明显。竞技啦啦操的技术动作是体操的技术简单化,在翻腾的空间上是低空化,体操的技术动作为竞技啦啦操的技术发展提供了不断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 项目之间的亲缘关系

2.1 肢体语言是共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从竞技项目的项群分类来看,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均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是通过高规格的肢体动作来表现项目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以给人以美的感官享受。竞技体操表现出人体超越自身和操纵器械的能力,给人以惊险性、新奇性和完美性的冲击性感受。健美操在音乐的旋律下凸显健与美的艺术特色,表现出健康积极向上的艺术品质,是技术动作与音乐完美配合的艺术融合,而技巧啦啦操通过技术动作与音乐完美结合,表现出团结、向上、奉献的团队精神,常出现在集体运动项目比赛中。尽管三个项目表达的艺术思想各有特色,但都是通过肢体动作这一无声的语言来表达项目各自独特的魅力。从三个项目的动作形式和特点来看,具有规范性、艺术性、节奏性和高难性。

2.2 共同的项目竞赛组成要素

体操、健美操与啦啦操的竞赛组成具有一致性。在动作表现、音乐的搭配、服饰装扮、场地要求、评分形式以及编排特点上都有相似性,也说明了这三个项目的亲缘关系。

2.2.1 在动作的表现上,肢体动作的规范性,艺术性,节奏性和高难性是三个项目共同的要求。在难度动作的选择上,对动作的数量和难度系数都有严格规定,是裁判评判运动员成绩的重要依据,也是运动员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2.2.2 在音乐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到项目的特点,运动员的特点以及民族性格特点等。在女子自由操,健美操和啦啦操项目中,都要求运动员的动作与音乐完美融合。项目的音乐特点各具特色,体操音乐表现出动作的力量和速度,健美操表现出健与美,啦啦操表现出激情与活力。音乐是艺术表现的灵魂,虽然每个项目的音乐特点不同,但是都要有音乐的伴奏,运动员对音乐的理解并与之完美融合。

2.2.3 对服饰装扮的严格要求是难美项群区别于其他项群的重要特点。难美项群的服饰具有蕴藏美以及衬托美的作用,且有严格的性别特征。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运动员的服饰有塑形美体的视觉效果。在色彩上力争光鲜亮丽,吸引观众和裁判的眼球。男性服饰凸显出肌肉和力量,女性服饰勾勒出曲线和美感。服饰被运动员赋予美的灵魂,给运动员、观众和裁判员以美的感受和无形的视觉冲击。

2.2.4 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对训练和比赛场地有严格的规格要求,不仅是对技术动作空间区域的约束,也是对运动员安全的有力保障。体操的自由操场地、健美操与啦啦操的场地有很大的相似性,场地由比赛区和安全拓展区构成,且对场地的材质有较高的要求,比赛区是有弹性的平坦区域,运动员在方形的比赛场地内完成动作,对完成动作超越赛场边线将进行相应的扣分。

2.2.5 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的评分方式为主观性评分,通过裁判员的专业评判对运动员的场上表现进行区分。体操裁判的评判内容主要有动作难度系数和动作艺术编排完成情况;健美操裁判的评判内容主要有艺术、完成和难度的评判;而啦啦操裁判的评判内容主要有编排、完成情况、表演情况及总体印象的评判。裁判对项目的评判要素是基本一致的,裁判员的评分采用给分制与减分制,是难美项群的评分特点之一。受体操项目启发,在竞技健美操和技巧啦啦操比赛中,动作的记录采用速记符号来表示。

2.2.6 三个项目在编排上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在保证完成难度动作的同时,要保障编排和完成时的艺术分值不降低。三个项目在编排时要考虑成套时间、音乐和难度动作的选择,同时要考虑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和技术特点,以更好地与音乐结合。和体操项目一致,在竞技健美操和技巧啦啦操比赛中同样承认难度组合的加分,编排能很好地体现教练员的智慧和运动员的特点。

2.3 项目评判美学要素的一致性

三个项目具有共同的美学要素,表现出各自的美学特色和观赏性。美学特质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裁判员评判的重要依据。其美学要素主要有形态美、动作造型美、难度美、节奏美、情绪表现美和服饰美。

2.3.1 形态美是难美项群表达美感的要素之一,是项目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运动员不仅有娇美端庄的五官,还要具有匀称的体型,身体比例协调,线条明晰,体现男性的阳刚与女性的柔美。

2.3.2 动作造型美是运动员水平的直接体现,是裁判员的重要评判对象。通过高标准的肢体动作或造型来表现美的技术特征,体现了力量,速度,柔韧,协调和灵敏,以及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意志力。

2.3.3 技术的高难美是三个项目竞赛取胜的重要保障,动作的难度是裁判员评分的重要尺度,是项目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在难美项群中,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动作的难度层次,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提高观赏性,以满足观众追求感官刺激的心理需要。高难的动作给人以独特的心理冲击和非凡的心理体验,已经成为一种美的心理体验。

2.3.4 运动员在完成难易相间的动作和连接时,常会表现出快与慢、疏与密、屈与伸、高与低、动与静等变化,这是动作节奏美的表现形式。呈现出特殊的动作美感和艺术冲击力,需要运动员对项目特点的充分认知和对动作或音乐的熟练把握才能够表达出合理的艺术节奏。成套动作都是以动作的连续变化来构成的,每个动作在不断的变化流动中展现出其结构特征,动静结合的节奏感所形成的反差,具有十分强烈的审美效果[4]。

2.3.5 情感表现美是难美项群的特色,能给观众和裁判员留下良好的总体印象,体现出运动员良好的艺术修养。运动员在入场前表现的自信和得体的装扮透露出的气质,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和美的享受。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表现出的谨慎,执着,失败后的坚毅,以及比赛结束时的礼貌与谦恭,自信或遗憾都强烈地影响着观众的情绪。让观众的情感自始自终都随着运动员的场上表现而波动。

2.3.6 服饰美是美感体现的重要一部分,通过服饰的色彩搭配以及协调装扮不仅可以提高动作的整体美感,还可以吸引裁判和观众的注意力,进而提高整体艺术影响力。英国美学家威廉·荷迦兹认为波状线和蛇形线是最美的,他把波状线称为 “美的线条”,蛇形线称为 “富有吸引力的线条”。服饰的光鲜艳丽给人强烈的感官刺激,通过束身的服饰充分体现人体曲线美,突出男性发达的肌肉线条,展现女子身体的生理曲线,突出运动员的青春活力。一般说,垂直线给人以坚硬、庄严、高昂的感受,曲线给人舒展、柔和、流畅的感觉[5]。因此,束身的服饰所体现的就是这种波状曲线美。

3 项目分化与发展的基本路线

体操项目技术的不断发展,场地器材材质的改革,以及竞赛杠杆的推动,使得高难的技术动作对练习者的体能要求更为严格。非正常体位的惊险技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体操场地保护设施的高标准形成了经费的高投入,造成场馆的投放较少,进一步限制了练习群体的再扩大,并随着高新科技与科研人员的投入增加,体操技术难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而进入技术动作的逐渐完善阶段。体操项目的高难性,高投入,低产出,高风险性使得项目的普及开展缓慢。体操练习群体进一步萎缩,并最终形成了当前精英化的项目局势。

随着人们对运动项目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对体育明星崇拜的激情淡化,不再甘于只作为一名观众。于是,对参与其中做出种种努力,在对母项某些特征传承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创新,如对动作的技术难度做出适应性调整,改变动作的结构特征及完成的空间位置进行简单化处理,并注入新的艺术元素,进而形成一个崭新项目的艺术特色。促进项目分化的动因是多元的:其一,市场的开放性对多元文化艺术形式的追求。市场的开放性加快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于是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6]。作为大众审美文化的新兴运动项目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必然伴随物,它的兴起及其明显的市场优势对主流文化提出了一种 “挑战”[7]。健美操和啦啦操的发展是市场的选择,它满足了人们健身、审美、娱乐和猎奇的心理需要;其二,审美观念的改变对艺术多样性的审美渴望。在开放性的审美结构中,对传统的文化和审美结构与形态或接受或包容,同时又对经典文化艺术提出挑战,解构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8]。其三,项目生存发展对艺术多样性的追求。竞技体操的高难度、高规格和高投入形成的 “曲高和寡”,使人望而却步;而广播操的模式化和单调性使人兴趣寡然。处于体操和广播操之间的健美操和啦啦操项目给健身需求的人们更多的选择。练习者能够在感受运动带来快乐的同时融入音乐的旋律,在轻松的氛围中达到参与、健身、娱乐的多元目标。创新后新项目可参与度提高吸引了更多的练习者,进一步促进了项目的分化,使得体操项目的精英化向健美操和啦啦操的大众化分化局势的形成。

人们追求战胜对手的心理促使项目的竞争加剧,健美操和啦啦操不断增加的练习群体,促使项目自身向更高的平台提升。竞赛是项目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竞技比赛的竞争性使得练习者不断优化技术动作,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战胜更多的对手。作为难美项群,加大动作难度,完善动作规格是取胜的不二法宝,而作为源头项目的体操无疑为健美操和啦啦操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创新的思路和源泉。审美时尚的变迁往往呈现为周期性的循环回复的状态[9]。健美操和啦啦操在难度和美学层面上的要求不断发展,有向竞技性体操发展的现象,是审美主体对普适性的操化动作适应后提出的更高要求,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追求。随着项目的开展和训练水平的提高,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健美操和啦啦操在技术上的难度上和艺术性向体操项目回归,并由最初的大众化项目向精英化发展,从而可能削弱其大众性,及影响普及和健身功能的发挥。

4 结论

4.1 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在起源与分途上有特定的渊源关系。艺术表现形式、项目组成要素和项目美学要素的一致性体现了项目之间的亲缘关系。

4.2 项目的发展体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分化,再从大众化向精英化发展的基本路线,分化体现了多样性与娱乐性,而发展是完善和提高后的返归本原。

4.3 市场的开放性、审美观念的改变和项目的自身发展是多元文化追求下项目分化的重要动因,促进了项目的多元化发展,而制胜规律和审美回归是促进健美操和啦啦操项目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1]黄汉升.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41~342

[2]任秀琪.艺术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运动项目的比较 [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7

[3]http://wenku.baidu.com/view/09557336eefdc8d376ee3276.html?from=related&hasrec=1

[4]刘玉金,等.竞技体操动作难度与美感之间关系的审视 [J].福建体育科技,2005

[5]刘庆青.论健美操的审美因素及其构成法则[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1998

[6]http://baike.baidu.com/view/686298.htm fr=ala0-1

[7]王楠.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及特征[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

[8]李倍雷.当代审美观念的变化对辽宁油画的影响 [J].艺术广角,2007

[9]潘智彪.审美社会学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194

猜你喜欢
项群体操运动员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项群训练理论的广泛应用
运动员知识能力培养的项群特点
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思维体操
技战能主导类轮换攻防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思维体操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